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献帝主动禅让皇位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多活14年?

汉献帝主动禅让皇位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多活14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3/12/21 4:13:29

汉献帝主动禅让皇位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214年,曹操派兵闯入洛阳皇宫,没等汉献帝反应过来,曹操的兵马已经以迅雷之势抓捕了伏皇后和她的两位皇子。随后,两位皇子被曹操强行毒杀,伏皇后则被幽闭致死。看着自己的两位嫡子死在面前,汉献帝吓得魂飞魄散。这件事,对汉献帝的一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后多年,汉献帝一想到此事,都战栗不已。汉献帝终于明白,自己此生注定无法摆脱曹魏家族的控制,也为他以后的禅位埋下伏笔。

从公元196年曹操入主洛阳,到伏皇后被杀,中间相隔18年,这些年,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在表面上,曹操对汉献帝还是十分尊重的,为何这一次会闯宫幽禁皇后,杀死皇子呢?归根结底,还是伏皇后一族触犯了曹操的底线,让曹操怒不可遏。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汉献帝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是汉灵帝的庶妃,刘协刚出生不久,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杀,汉灵帝为了保住刘协,便将儿子托付给董太后照顾。

8年后,汉灵帝驾崩,朝廷陷入混乱,何皇后所生的嫡子刘辩被立为新帝,史称汉少帝,但董太后的族人董卓随后入宫,控制住了局面,董卓废掉汉少帝。因为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董卓认为刘协和自己会比较亲近,所以立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

汉献帝9岁登基,自打登基起,从未当家作主,先是董卓篡权;董卓被灭后,将李傕郭汜占领长安;直到汉献帝16岁,又被曹操控制。汉献帝和曹操最初的关系十分微妙,曹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汉献帝拥有帝王的名分,二者相互依存,保住了暂时的平安。但随后,曹操和汉献帝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曹操只是想借汉献帝的名,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而汉献帝若想成为真正的皇帝,就要尽早摆脱曹操对自己的控制。

公元200年,汉献帝写下衣带诏交给心腹大臣董承,董承是汉献帝后宫董贵妃的父亲,担任车骑将军,手握兵权,是汉献帝能够联络到的最有实权的大臣。董承知道,要扳倒曹操,以他一人之力很难办到,于是私下联络刘备吴子兰、王子服等人,打算结盟一起诛杀曹操。只可惜衣带诏计划并未成功,就被曹操发现,曹操因此诛杀诸位参与者,唯有刘备领兵在外,逃过一劫。

衣带诏事件爆发后,汉献帝十分惶恐,伏皇后为了替丈夫保住汉室江山,便和汉献帝商议,暗中写信给父亲伏完,请伏完暗中联络有志之人,铲除奸贼曹操。不曾想,伏完作为外戚,胆小怕事,不敢作为,最终惶恐而死。

14年后,伏皇后当年的计划被曝光,虽然伏完已经死去,但曹操仍然大怒不已,他打算给汉献帝一点颜色看看,于是派兵闯入皇宫,幽禁伏皇后,并且当众鸩杀伏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

对于曹操来说,没有什么比当众杀死汉献帝的儿子最具威慑力了。而汉献帝,从此之后,噤若寒蝉,再也没有联络外臣来对抗曹氏家族。

在东汉,皇帝若想立足于朝堂,大多依仗三种势力,即外戚、权臣和宦官。当朝堂上一方势力较强,对皇权产生威胁时,皇帝就会拉拢其他两方来对抗第三方。从本质上讲,外戚也罢、权臣也罢、宦官也罢,之所以会如日中天,是因为他们能借着东汉皇权来掌控军队,掌控生杀大权。但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是个例外。

曹操虽然是权臣,但他是独立于东汉皇权之外的。换句话说,曹操的势力,是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曹操麾下的将士,除了曹操无人能驾驭。即使汉献帝能杀死曹操,他也控制不了局面,也摆脱不了自己是傀儡皇帝的命运。因此,汉献帝若想反曹操,实际上是一个死局。

也许汉献帝彻底明白了上述道理,也或许是汉献帝真的被曹操所威慑,在汉献帝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十分安分。而曹操也十分“厚道”,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

作为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并非不想振兴汉室,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想通过衣带诏来改变自己的傀儡命运,想通过伏皇后父女来诛杀曹操,但他都失败了,而且还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因此,他不得不妥协。

作为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只可惜孙刘联盟,最终只能天下三分,曹操屈居江北。以曹操的作为,他是有能力取代汉室的,但曹操没有这么做。因为对于曹操来说,取代汉室,只是虚名而已,他作为汉朝的臣子,还是从一而终的好。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对于曹丕来说,他父亲是汉朝臣子,他不是。所以,取代汉室的机会已经成熟。曹丕多次暗示汉献帝,应该主动禅让。汉献帝放眼望去,整个朝堂都是曹氏父子的人马。

人人都在等着自己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汉献帝知道,他若禅让,或许还能善终,若不识趣,则尸骨无存。有人说汉献帝禅位是主动的,也有人说是被逼的,实际上,即使曹丕不逼他,他也别无选择,所以只能主动。汉献帝连续禅让了3次,曹丕“推辞”了三次,最终接受了禅让。

在交出皇位的前一天,汉献帝刘协含泪祭告宗庙,主动交出玉玺。从此之后,东汉再无汉献帝,东汉的江山,终于摆脱“名存实亡”的状态,变成了“名实俱亡”。

曹丕登基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建立汉朝宗庙,继续汉朝礼仪。曹丕激动地对汉献帝说:“我跟你一起享受天下。”14年后,汉献帝去世,善终,魏明帝曹睿甚至为汉献帝举办了天子的葬礼。从这一点来说,汉献帝算是结局较好的亡国之君。

有人认为,汉献帝之所以要主动禅位,是因为他禅让与否,都不会影响结果。不管他是否禅让,曹丕会称帝。因此,汉献帝才选择主动禅让,至少,他的选择,让自己多活了14年。笔者不禁发问:汉献帝主动交出了东汉皇位,就只为自己多活了14年吗?到底值不值得呢?

若汉献帝不主动禅让,任由曹丕屠戮,东汉末代帝王,是否能被历史记载一丝风骨呢?

实则不然,若汉献帝真的不主动禅让,不仅仅是自己和子孙会遭到曹丕屠戮,那东汉皇室和宗庙也不会得到曹魏的尊重,汉献帝丢失的将不再是自己的性命,他丢失的,将士整个东汉的尊严。

汉献帝刘协,一生从未主动,唯有禅让皇位的时候主动过,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懂。

标签: 汉献帝汉朝

更多文章

  • 如果这个人不死,司马炎还敢称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三国

    一、曹操的三大污点皆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占尽了先机,但前提是,必须要能“震住天子”才行。为此曹操可谓费尽了心机,并不惜为此留下了三大污点。一、杀董贵人。由于汉献帝不甘被曹操玩弄股掌之间,便通过董贵人的老爸,车骑将军董承,秘密联络反曹势力,可惜事情败露。当时正是曹操跟袁绍大战官渡之前,曹操为了震慑汉

  • 刘邦和朱元璋相比 两人谁更加强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的能力,论全面、体魄、武力、反应,毕竟是个皇帝,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是很强的,然而他所谓的“能力强”也仅仅是在有些方面有些强而已。所以刘邦也就不是能力强者。朱元璋,虽然他不善于写诗,不善于耍酷,但是论起工作能力绝对是历史级别的,你

  • 在万历中年时期,为何说李敬妃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敬妃,明神宗

    李敬妃是明神宗万历中年时期最宠爱的妃子,也是南明永历皇帝的祖母。为万历皇帝生下皇六子朱常润、皇七子朱常瀛,被册封为敬妃,还曾发愿刊刻佛经一部。她在生产皇七子后第十一天因产疾而薨。万历非常伤心,将她两个孩子交给中宫王皇后抚养,追封她为恭顺荣庄端靖皇贵妃,按照嘉靖皇帝沈皇贵妃的规格为她办理后事,又厚赏为

  •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真的跟孙权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真的跟孙权有关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樊城之战,虽然关羽曾一度击败了于禁率领的七路大军,并因此威震华夏,但在此之后,孙权派出吕蒙白衣渡江,从而截断了关羽的退路,而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击败后无路可退,只能在麦城选择突围,打算

  • 汉武帝临死前为何诛杀卫氏一族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子夫,卫青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子夫和卫青家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从班固的“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可知,汉武帝时期之所以强盛与他任人唯贤有着重要的关系。汉武帝时期两次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名士。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卫青、霍去病在被重用之前都是奴仆,就连皇后卫子夫在入宫前都只是平阳公主府上一个不起眼歌

  • 雍正当初对年羹尧那么好 年羹尧怎么就突然失宠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年羹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年羹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最初雍正究竟有多重视年羹尧呢?我们看看他给年羹尧写的圣旨就知道了,准确来说这不像圣旨,更像家书:圣旨一:西宁兵捷奏悉。壮业伟功,承赖圣祖在天之灵,自尔以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

  • 清朝第一位公主东果格格,她的一生有哪些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果格格,清朝

    你知道东果格格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清朝共经历十二位帝王,排在第一位的,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清太祖”,谥号“高皇帝”。努尔哈赤的长女,即清朝第一位公主。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东果”,虽然在历史中不是非常出名,却在她的时代经历丰富,称得上传奇人物。东果出生在公元157

  • 在蜀汉灭亡之际,全力抵抗无奈还是没能阻止国灭的人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姜维,三国

    蜀汉后期的三位老将,见证了蜀国的灭亡,结局却各不相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灭蜀之战中,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

  • 甘宁文武双全,为什么没成为东吴大都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宁,东吴

    甘宁随孙权破黄祖,跟随周瑜破曹操与乌林,救孙权与濡须,更有百骑劫曹营的壮举,被孙权称之为如同曹操手下的张辽。不仅如此,甘宁还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将军。诸葛亮有个天下三分理论,其实,甘宁有一个天下两分理论,而这个理论要比诸葛亮的还要早,只不过由于刘备的出现,而后形成了事实上的天下三分,甘宁的这个设想和鲁

  • 名将阎行与岳父韩遂分道扬镳,到底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行,东汉

    韩遂长期割据西北,和羌人友善,是西北比较有势力的军阀之一。所以,尽管他屡屡反叛朝廷,三国早期的当政者也对他无可奈何,只能是拉拢羁縻,即便是曹操下决心将西北军阀一锅端,韩遂也还是成了漏网之鱼。但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独立,在西北自成体系的诸侯,女婿阎行竟然要杀了他。那么,韩遂和女婿阎行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