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武帝临死前为何诛杀卫氏一族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武帝临死前为何诛杀卫氏一族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4/1/14 16:07:23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子夫卫青家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班固的“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可知,汉武帝时期之所以强盛与他任人唯贤有着重要的关系。汉武帝时期两次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名士。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卫青、霍去病在被重用之前都是奴仆,就连皇后卫子夫在入宫前都只是平阳公主府上一个不起眼歌女。

卫子夫替汉武帝刘彻生下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将他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替汉武帝多次出征攻打匈奴,打下了漠北之战的胜仗,在如今看来,卫氏一家的名声并不比汉武帝低。即使卫氏一家劳苦功高,为何晚年的汉武帝,不再宠爱皇后卫子夫,甚至下令诛杀卫氏一族呢?

公元前139年,18岁的汉武帝刘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在祭祖回宫的路上,路过平阳公主家,他决定顺道进去看看姐姐。平阳公主替弟弟刘彻找来了十多位悉心打扮的姑娘,然而刘彻一个也没有看上。古代帝王都有一边吃饭喝酒,一边欣赏歌舞的习惯。在吃饭之余,府上的歌女开始献唱,其中一位气质非凡的姑娘一开口便吸引住了刘彻。

刘彻回宫之时,也将这位姑娘带回宫中,这位姑娘就是人们熟悉的卫子夫。皇帝的后宫自古以来就不缺美女,卫子夫被带回宫中一年后才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并怀上了孩子。当时的皇后陈氏,数年下来肚子都没有任何动静。她听说卫子夫怀孕之后,满怀嫉妒地派人去刺杀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刘彻知道以后大发雷霆,不仅呵斥了皇后,还提拔了卫青以及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公元前130年,皇后陈氏因膝下无子而请人实施巫蛊之术,祸害他人。此事很快被传入皇帝耳中,事情水落石出之后,他废掉了陈氏并将其驱逐出宫。与此同时,刘彻却对卫子夫宠爱有加,废掉皇后之后的半年,卫子夫又有了身孕。

公元前128年,28岁的刘彻迎来了卫子夫替他生下的第一位皇子刘据。在历届皇帝中,这样的年龄才有了儿子,也算是“老来得子”了。正所谓母凭子贵,有了儿子的卫子夫很快便被册封为皇后,刘据在七岁时也被册封为太子。

卫氏一族因卫子夫开始显贵起来,但他们并不与其他外戚不同。他们的地位都是凭自己的战功获得的,并不单单依靠裙带关系。刘彻派卫青率兵出征,冷静勇猛的卫青在龙城之战中凯旋而归,凭借战功被刘彻封为长平侯,还迎娶了公主为妻。之后他再次北上,歼灭匈奴敌军数万。在漠北之战中,虽然汉军也有不小的损失,但是卫青也挫杀了匈奴军队的主力。

这几次战役的胜利,为汉朝边境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霍去病是卫子夫姐姐的儿子,是她的外甥,更是西汉的民族英雄。霍去病最有名的一战当属河西之战,这一战不仅杀了几万匈奴,更重要的是,此战之后,匈奴再无机会侵犯西北边境。

西北边境的驻军数量锐减,也使得全国上下的赋税减轻。此外,河西之战也打下了通往西域道路的基础。遗憾的是,霍去病英年早逝,23岁就因病去世了。卫氏一家封侯的就有五人,更有娶公主的卫青,当皇后的卫子夫,朝堂之上卫氏的势力不容小觑。

这些庞大的势力姓卫不姓刘,怎叫刘彻不担心。晚年的汉武帝一心迷恋修道,巫蛊之祸卫氏一族连坐数人,卫子夫也逐渐失宠。于卫子夫品行良好,操持后宫也从未惹出祸端,刘彻虽不如以往那般宠爱卫子夫,但还是很尊重她。

巫蛊大祸刘据也未能独善其身,至此,他也做了31年的太子,经历了漫长的考验。最是无情帝王家,只要刘据一日未称帝,这么多年的等待都将付诸东流。至高无上的皇位让人虎视眈眈,刘据也因此有了很多的敌人。最终刘据中了圈套,被传言起兵造反。刘据面对眼前的困境,骑虎难下,不得已之下当真起兵抵抗。卫子夫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要帮衬刘据,谋反失败之后,卫子夫无颜面对皇上,在宫中自杀了。

卫子夫从一个歌女成为皇后,活脱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卫子夫改写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她对汉朝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卫氏一族虽为外戚,但对汉朝国事从不置身事外,屡立战功,重创匈奴,使得汉朝在危难之中平稳脱险。汉武帝的成功离不开卫青、霍去病,霍光更是在汉武帝病危时临危受命辅佐幼主。

卫青、霍去病、霍光能在朝堂之上一展宏图离不开卫子夫的成功。汉武帝在晚年之时,心思不再朝政,只想长生不老,做了不少糊涂事。卫青去世之前,无人敢构陷太子刘据,但他病逝之后,众人纷纷觉得太子失去了庇护,才有人一心想害太子。卫青病逝,卫子夫自缢,卫氏一族自然下场凄惨。巫蛊之祸皇帝信了谗言,卫氏家人几乎全部被杀,他们的势力发展起来被打击和削弱是必然的。

卫氏一族建功立业,但最后也都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宁杀错,勿放过,这样的宫廷斗争屡见不鲜。纵然如此,也不能否认汉武帝所做出的功绩。尤其是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

参考资料:

《后汉书》

标签: 卫子夫卫青

更多文章

  • 雍正当初对年羹尧那么好 年羹尧怎么就突然失宠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年羹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年羹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最初雍正究竟有多重视年羹尧呢?我们看看他给年羹尧写的圣旨就知道了,准确来说这不像圣旨,更像家书:圣旨一:西宁兵捷奏悉。壮业伟功,承赖圣祖在天之灵,自尔以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够

  • 清朝第一位公主东果格格,她的一生有哪些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果格格,清朝

    你知道东果格格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清朝共经历十二位帝王,排在第一位的,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清太祖”,谥号“高皇帝”。努尔哈赤的长女,即清朝第一位公主。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东果”,虽然在历史中不是非常出名,却在她的时代经历丰富,称得上传奇人物。东果出生在公元157

  • 在蜀汉灭亡之际,全力抵抗无奈还是没能阻止国灭的人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姜维,三国

    蜀汉后期的三位老将,见证了蜀国的灭亡,结局却各不相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灭蜀之战中,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

  • 甘宁文武双全,为什么没成为东吴大都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宁,东吴

    甘宁随孙权破黄祖,跟随周瑜破曹操与乌林,救孙权与濡须,更有百骑劫曹营的壮举,被孙权称之为如同曹操手下的张辽。不仅如此,甘宁还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将军。诸葛亮有个天下三分理论,其实,甘宁有一个天下两分理论,而这个理论要比诸葛亮的还要早,只不过由于刘备的出现,而后形成了事实上的天下三分,甘宁的这个设想和鲁

  • 名将阎行与岳父韩遂分道扬镳,到底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行,东汉

    韩遂长期割据西北,和羌人友善,是西北比较有势力的军阀之一。所以,尽管他屡屡反叛朝廷,三国早期的当政者也对他无可奈何,只能是拉拢羁縻,即便是曹操下决心将西北军阀一锅端,韩遂也还是成了漏网之鱼。但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独立,在西北自成体系的诸侯,女婿阎行竟然要杀了他。那么,韩遂和女婿阎行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中

  • 赵高当初连胡亥都能杀害 子婴年纪轻轻是怎么除掉赵高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高,子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高和子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始皇嬴政消灭六国统一中原后,为了了解全国的真实社会情况,于是经常到处巡游,然而在沙丘他却一命呜呼,嬴政的去世非同小可,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密谋篡改诏书,赐死了太子扶苏和手握兵权的大将

  • 苏克萨哈敢和鳌拜当面力争,但结局为何确实很悲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克萨哈,鳌拜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紫禁城。顺治帝遗命由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由于玄烨时年仅有六岁,顺治遗诏以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对权力的争夺中,这四个顾命大臣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拐点。四大辅臣之中,索尼已经老迈,为了保全自己

  • 胡亥连兄弟姐妹都敢下手 胡亥为什么不杀子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亥,子婴

    对胡亥和子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子婴,不在秦二世杀戮名单里。相反,他是秦二世要拉拢的对象。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秦始皇死于沙丘,秦二世担心诸公子、大臣不服,遂采纳赵高之计,“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开始了对贵臣、公子的屠杀。在胡亥回到咸阳前,除了处死扶苏外,

  • 和硕端柔公主作为雍正的养女之一,她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硕端柔公主,雍正

    雍正皇帝一共有三位养女,分别是和硕淑慎公主(生父理密亲王胤礽)、和硕和惠公主(生父怡贤亲王胤祥)、和硕端柔公主(生父庄恪亲王胤禄)。这三位公主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但要说她们之中最为刁蛮任性且个性鲜明的就是和硕端柔公主,虽然她的封号里有“端柔”(估计是雍正帝希望她性格变得温柔一些)二字,但她的性格和

  • 汉元帝刘奭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导致西汉逐步衰落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元帝,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元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之子,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是个好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汉宣帝开创的中兴大业,开启了汉朝由盛及衰的道路。1.糊涂天子,逼死老师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以外戚史高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