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胤禵作为雍正的亲兄弟 雍正登基后为何要囚禁他

胤禵作为雍正的亲兄弟 雍正登基后为何要囚禁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19 4:32: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和胤禵,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雍正登基后,在亲弟弟胤禵没有犯下严重过错的前提下,褫夺其爵位,定下十四条大罪,且终身圈禁在景山寿皇殿中。

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登位,胤禵才被释放,届时他已48岁。释放后的胤禵万念俱灰,很少与外人往来,所谈者,非禅即道。

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初六,胤禵带着无限的悲愤和忧伤,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雍正与胤禵本是亲兄弟,为何最后雍正当了皇帝却如此对他?

雍正,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母乌雅氏。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胤禵降生,生母也正是雍正的生母乌雅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莫说皇室子弟,就是寻常富户人家也能娶得三两房小妾,生下众多子嗣。

因妻妾成群,男主人所孕育的子女,大多根据其生母,分为一房、二房、三房;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比同父异母的兄弟从血缘关系上更加接近,彼此也更为亲密。

然而,清代后宫规定,凡没有晋升妃位者诞下的男婴,将交由正统皇后或太后抚养。

所以按照规矩,雍正降生时,其生母乌雅氏没有资格抚养他,由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

诞下雍正不久后,乌雅氏生下了皇六子胤祚(早夭),随即被康熙册封为德妃。生下胤禵时,乌雅氏早已地位尊崇,因此胤禵就由她亲自抚养,雍正则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雍正11岁时,孝懿仁皇后去世,康熙就把他交与太子胤礽抚养。过了几年,雍正自立门户。可见雍正与胤禵虽是亲兄弟,但彼此没有生活在一起,自然没什么感情。

后来太子胤礽数次被废,“九子夺嫡”的大幕被拉开,身处漩涡之中,雍正哪里还管得上兄弟亲情呢?

还有一点,康熙在位时继承人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储君之争便十分激烈,胤禔、胤礽被削爵监禁。诸皇子都暗中结党,争夺皇位。

其中“八爷”胤禩党(成员包括胤禟、胤禵)权势最大。康熙就曾申斥胤禩妄博虚名,钻营储位,被夺爵治罪,后复贝勒爵。

太子再废,胤禩转而支持胤禵营谋储位。甚至当胤禩被革除贝勒爵位,圈禁起来时,胤禵和“九爷”胤禟挺身而出,在康熙面前为胤禩担保,说好话。

盛怒的康熙欲拔刀欲砍胤禵,幸亏“五爷”胤祺将康熙拦了下来。

对于最后荣登大宝的雍正而言,亲弟弟胤禵一直支持自己的死对头胤禩,甚至不惜顶撞皇阿玛。这二人虽有亲兄弟之名分,但着实过于疏离。

从相关历史文献来看,刚刚即位的雍正,其影响与号召力远远不如其他皇子。

其中,尾大不掉的“八爷党”最令雍正忌惮。虽然胤禩已经退出政治舞台,可胤禵,即“十四爷”一直被大家视为康熙的接班人。

康熙驾崩前夕,“八爷党”对胤禵可谓倾其所有,就想让他步入东宫。

平心而论,当时的胤禵的确有这个资本。康熙十七年(1718年)十月,胤禵由贝子授王爵,被皇阿玛任命为抚远大将军。

同年十二月,胤禵誓师出发,开始了他坐镇青海、建功立业的辉煌的戎马生涯。

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崩于畅春院,胤禵已然成为一方诸侯。

他手中掌管着西北数十万大清八旗精锐,还有年羹这样的骁将辅佐,朝中“八爷党”是他的喉舌盟友。

有这样的阵容实力的胤禵,谁又能想到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哥居然能成为新一任皇帝?

若我们是雍正,刚刚登基后,面对这一切棘手问题,最先要解决哪一个? 答案肯定是先解决那些刺头,巩固自己的位置。

倘若亲弟弟胤禵能审时度势,不与自己为难,老老实实镇守边疆,雍正或许还能看在血缘关系上网开一面。

但是,从胤禵此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根本不服这个亲哥。

雍正登位后,立即命辅国公延信驰驿赴甘州军营,接替胤禵管理大将军印务,又行文川陕总督年羹尧协理军务。

胤禵接到诏旨,迅速赶回北京。雍正命其先拜谒梓宫,他径赴寿皇殿康熙灵柩前哭拜,恰好雍正也在那。

既然雍正已经成了皇帝,照惯例,胤禵要先向新皇磕头,但胤禵又怎能咽得下这口气?无奈之下,只得含恨忍辱,远远地向皇兄叩头,但不愿表示祝贺。

雍正极为恼火,不久雍正就将胤禵的王爵削去,只保留了贝子名位。

雍正元年三四月之交,康熙灵柩送至遵化景陵,胤禵抗奏不服,不愿下跪,后被雍正勒令看守景陵,李如松专门监视他(等同软禁)。

雍正四年六月,胤禵被定下14条罪状,说造言谋反,不即首告。后来胤禵没有像几个哥哥那样被摧残致死,只是被圈禁起来。

由此不难看出,雍正必须要在自己即位后,对这个亲弟弟痛下毒手。

一来可以立新皇威严,二来彻底解决其他反动势力,三来还能控制西北军权,简直一箭三雕。

帝王家哪里谈得上亲情血缘?按照胤禵当时的权势与所作所为,他能苟且抽身,已属幸运了。

参考文献:

[1]范金民.康熙十四子-胤禵[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2):213-215. DOI:10.14182/j.cnki.j.anu.1991.02.014.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乾隆对张廷玉抄家后 乾隆最后为何还给他配太庙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廷玉,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和张廷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不过并不是任何时候

  •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抄家 最后查出来的钱都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抄家

    你真的了解清朝皇帝抄家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处罚腐败的手段,抄家在封建社会长期存在。抄家的内容包括对罪犯的财产收没,家庭和家族人命运的判定。历史发展到清代,腐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程度,抄家案件更是常见,最有名的莫过于嘉庆对和珅的抄家。但值得一提的是,

  •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强,汉朝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杨贵妃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铁铉,明朝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 的内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铁铉,又被人们尊称为“铁公”。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地抵御了燕王朱棣的多次进攻。铁铉的辅政,对于巩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最后兵败被俘,但其表现出来的忠君事

  • 吕布败后张辽、高顺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曹操活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辽,三国

    关于三国猛将吕布的故事,或许世人听闻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张辽和高顺都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投降曹操之后,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逍遥津一战,以七千人打败孙权十万大军,率八百敢死队,杀的孙权十万大军溃不成军,张辽甚至一度冲到了孙权面前,

  •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桑弘羊,汉朝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 54 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

  •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

  •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三国

    在古代,军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根本,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最著名的大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刘封、廖化、王平等人,他们都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勋。刘备手下这些将领之中,谁才是实力派,谁真正有兵权呢?兵权,也就是意味着能调动军队,

  •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一件事为何结果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韩信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韩信做了同一件事,结果完全相反,一个安天下,一个失人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和韩信实际上是一对生死冤家。当年韩信落魄,被项羽看不起的时候,是刘邦拉了他一把,让他做的大将军。后来刘邦彭城之战惨败后,韩信又拉了刘邦一把。韩信被刘邦任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