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庆继位后还有一个太上皇 两人真的是父慈子孝吗

嘉庆继位后还有一个太上皇 两人真的是父慈子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3/12/30 8:45:10

嘉庆帝中年继位,可后面还有太上皇乾隆,父子俩关系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手握天下至高权力的皇帝呢?清朝乾隆帝在位晚年,碍于面子又好大喜功,于是决定禅位给自己的儿子颙琰,颙琰即历史上的嘉庆帝。

虽然改朝换代了,可执掌大清江山半个多世纪的乾隆还活着,这个时候国家大事谁说了算?我想还是这位太上皇。根据史料的记载,嘉庆帝以仁孝著称,对于隐藏在幕后的老爹那是毕恭毕敬,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恨不得去问一问,生怕做错了事情。

表面上看着真的是“父慈子孝”,堪称天下臣民的榜样,那么事实上,嘉庆帝对父亲乾隆有没有怨言和抵触情绪呢?

一、两个皇帝的怪时代

1、留了一手

乾隆在当皇帝的第60个年头,眼看就要打破爷爷康熙帝在位61年的记录了,这可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的独一份,乾隆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喜欢给自己立牌坊表功绩。

于是灵机一动,决定把这个“最美”的称呼继续留给爷爷,提前禅位给儿子颙琰,这在当时自然是一桩美事,歌功颂德的官员还不少,可谁也没想到,这乾隆帝实在太能活了。

乾隆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能让自己博得一个孝顺的名头,二是自己的做法是效仿舜,可以留名青史。由此可以看出,他禅位的本质是不单纯的,所以对于权力的留恋也是必然的。

图片:乾隆退位后与和珅交谈剧照

乾隆一心想做“十全老人”,什么事都如此任性,可就苦了儿子嘉庆了,为了把皇权抓在手中,禅位之前乾隆就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首先,他规定在退位后,军国大事还是要“躬亲指教”,美曰少让儿子犯错误。

其次,他还是对外自称“朕”,下达的命令还是为“敕旨”,更要命的是,他要求所有来京官员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请安,并且请示恩训。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甚至细节到了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这些都在昭示着一件事——我乾隆还是最高的统治者。

图片:退位后乾隆依然大权在握剧照

2、我就是个“好孩子”

老爹这么做,让血气方刚刚刚当上皇帝打算一展宏图的嘉庆帝咋办?表面上看自己是一国之君,可手里没有一丁点帝的实权,这苦找谁说?只能往肚子里咽。

在乾隆帝当太上皇的几年里,宫廷里就有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天早上皇帝起来就要去给老皇帝请安,之后回到乾清宫批奏折,之后再拿去给老皇帝看一遍。

也就是说,嘉庆帝在登基的前三年时间里,虽然会按照皇帝的规矩去做一些事情,但没有一件最后是自己拿的注意,也不会完全自己去下达任何一道旨意。

嘉庆帝也对得起自己“孝顺”的美名,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秉承了一个原则:要听父皇的。除此之外,嘉庆帝也扮演了一个十分合格的秘书形象。

根据朝鲜史料记载,当时的乾隆出行,嘉庆帝都会老老实实的陪伴在一旁,目光自始至终都不离开父亲,如果乾隆笑了,他就跟着笑,如果乾隆不高兴,他就会十分惶恐。

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和现在一些只会给领导溜须拍马的人一个样?总之,嘉庆帝对老爹是十分恭敬的,就像老百姓说的,绝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二、嘉庆帝的内心感受

1、老爹太厉害

那么乾隆和嘉庆父子真的是“父慈子孝”吗?大慧看来未必,大家其实都知道,乾隆晚年的头号宠臣是和珅,嘉庆帝在登基之初不只是对老爹毕恭毕敬,对和珅也是十分客气,主要原因还是和珅这个人太能琢磨透乾隆了。

这个时候又有了个怪现象——每天上朝的时候,乾隆身边都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嘉庆帝,另一个是和珅。虽然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但是嘉庆帝并不这样想,自己是一国之君,理应什么事情说了就算,而不是要靠老爹,更不能是靠着权臣和珅。

嘉庆帝继位的时候正值盛年,年富力强,热血澎湃,自然不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年龄,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他还是选择了隐忍,因为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乾隆在众多儿子中选择了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只要乾隆还活着,那么就依然有再选择别人的可能性存在,至于和珅,也是短期内不能动的,因为乾隆对他的信任远超其他人,甚至凌驾在自己之上,惹怒了和珅,自己在老爹那里讨不到半点好处。

图片:嘉庆帝看着和珅剧照

2、翻身做“主人”

还有一点也是嘉庆帝很担心的,乾隆帝虽然还活着,但80多岁的年龄在那里放着,时不时的就犯糊涂,还说不清话,这一旦要得罪了和珅,搞不好和珅就会以太上皇的名义搞出点什么名堂来,到时候悠悠众口,可不是什么好事。

换言之,如果和珅说自己领会了太上皇的意思,要换新皇帝,估计到时候局面就不是嘉庆帝能够控制住的了。因此,这个时候嘉庆帝唯一能做的,只有是韬光养晦。这样才能让乾隆放心,让和珅满意,让自己的皇位稳如泰山。

嘉庆4年正月,他终于苦尽甘来,89岁的乾隆一口气没上来驾崩了,随后嘉庆宣布亲政,而第一件事就是抄没和珅家产,宣布其20条大罪,这是什么呢?明摆着就是宣泄自己三年以来的不满和怨恨。

图片:和珅被抄家剧照

综上所述,嘉庆帝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对乾隆帝毕恭毕敬,不能排除有孝顺的一方面,但大慧认为,更多的还是为了让乾隆满意,让政局稳定,属于一种典型的“忍气吞声”。

面对乾隆的专断以及和珅等人的嚣张跋扈,身为皇帝的嘉庆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下过了3年之久,大慧想,他心中对老爹的那点感恩戴德也早就磨没了,剩下的只是不满和怨恨。

标签: 嘉庆和珅乾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生活条件那么好 他们的寿命为何那么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皇帝,寿命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寿命为啥那么短,这3个重要原因很关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在古代一直都是人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坐上皇位的那些皇帝们过的日子,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舒适,甚至连寿命也会变得很短,我国从秦始皇起到清朝结束,一共有过4

  • 曹操的疑心病那么重 曹操为什么会相信黄盖诈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黄盖

    对曹操多疑,为什么还会相信黄盖的诈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历史故事我们很熟悉了,而其中的赤壁之战也是家喻户晓。然而三国历史中还是有很多让人不解的事情,例如曹操为什么会相信黄盖的诈降呢?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他之所以相信黄盖的诈降有两方面的原因

  • 程咬金作为唐朝时期的名将 历史上的程咬金究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程咬金

    还不知道: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真实的历史上到底啥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隋唐演义》这部影视作品中,程咬金做梦学会三板斧,靠着一些小聪明和运气,在乱世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同时,也做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 陈群: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竭忠尽职,为曹魏做出突出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群,曹魏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

  • 历史上曹操一生征战无数,那他屠过哪些城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下,曹操被塑造成一个奸诈、狠毒的奸雄形象。可以说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被黑化的了,但是为何罗贯中要黑化曹操,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记载曹操或者曹操的授意下曾经五次屠城,可谓残忍好杀,甚

  •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

  •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的

  •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咸丰帝,清朝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外人看来,皇帝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可以说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但不可否认,皇帝确实又是个“高危职业”。细数封建

  • 杜夔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夔,曹魏

    杜夔[kuí],字公良,河南人,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他无所不能。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继承复兴了前代古乐,并有所创新。仕于曹操、曹丕之世,以通晓音乐称于世。早年任雅乐郎,汉中平五年(188

  • 曹魏五子良将中能,正面打败关羽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魏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是非常厉害的,相比蜀汉的五虎上将,统兵能力上,更多人倾向于五子良将。众所周知,五子中的徐晃曾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关羽,事实上,徐晃作为生力军,救援樊城,是以逸待劳,击败数月疲劳作战的关羽军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