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大封诸侯王的同时,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刘邦大封诸侯王的同时,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1/26 1:31:54

汉六年正月,也就是公元前201年,刘邦听取了谋臣田肯的建议,封远房堂弟刘贾为荆王,弟弟刘交为楚王,长子刘肥为齐王,拉开了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序幕。到了高祖十二年,现存的同姓诸侯王共九个,包括齐王刘肥,楚王刘交,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燕王刘建等。其中七个是他的儿子。

刘邦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是在分封异姓王之后。他已经意识到异姓王不可靠,会威胁皇权,引起国家的动乱。问题来了,异姓不可靠,同姓就可靠吗?历史上同室操戈、祸起萧墙的事还少吗?难道刘邦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答案是刘邦也意识到了。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后,曾让人给刘濞相面,知道刘濞的面显反相之时,他心里就有点后悔,但一国之君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于是就拊着刘濞的背说:“五十年后东南地区有人叛乱,不会是你吧?天下刘姓一家人,千万不要谋反!”

虽然明白同姓王也不可靠,但当时的形势,异姓王、六国旧贵族、匈奴等各种势力并存,政权很不稳定,必须要有人手握重权,镇守一方。把镇守重权交给刘姓子弟总比交给外人放心吧?所以,刘邦决定分封同姓王。后来的事实证明,同姓王在维护政权稳定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反叛时,荆王刘贾和楚王刘交皆全力攻击,刘贾还以身殉汉。同姓王还和功臣集团互相牵制,形成了权力的平衡。后来功臣集团的陈平、周勃、灌婴等发动政变,诛灭诸吕后,并未谋权篡位,取代刘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畏惧齐楚等同姓诸侯王势力。

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刘邦就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牵制。首先是委派官吏担任王国相(前期称相国,后称丞相、相),行使治理、监督之大权。如刘肥封齐王,曹参被委派担任齐相国,刘如意封赵王,周昌被委派担任赵相国。

这些中央委派的相国,第一要职是辅助诸侯王治理国家。曹参任齐相国,向当地的长老诸生请教治国谋略,他听取了盖公“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言论,用黄老之术治齐,使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还有一个重要职责是监督诸侯王。在当时的王国,相国统领众官,总理王国纲纪,行政权、军事权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诸侯王自己并不直接掌权。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襄准备起兵向阙,但王国的兵权掌握在齐相召平手中,召平听到齐王准备发兵诛吕,就派出士卒围住齐国王宫。后来中尉魏勃欺骗了召平,逼得召平以死谢罪后才取得了兵权。

汉帝国对同姓王的牵制措施之二是移民关中。经过连年的战争,即便是作为京城的关中地区,人口也比较少。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将六国贵族后裔,如齐国田氏、楚国昭屈景诸氏等,以及豪杰名家,共计十余万口人迁徙到关中。随同人口的迁徙的,还有他们几代积聚的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样做,既增强了汉帝国中央的综合实力,又从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削弱了诸侯王国。正如娄敬所言:“国家太平无事之时,可防御匈奴;如果有诸侯王叛乱,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征伐,这就是强本弱末之术。”

牵制措施之三是除关用传。这里的“关”是指环绕关中的五关,即扞(hàn)关、陨关、函谷关、武关、临晋关,以及“诸塞之河津”即关中与关外的水路交通要津。“传”即身份证明,“除关用传”即出入关津检查身份证明的制度。根据当时律令,关中人员、物资、马匹等出入关津要严格登记审查,严禁关中人、财、物流往诸侯王国;在汉与诸侯王国的边境线上设亭障,驻士卒,严防死守,防止“诸侯”侵犯汉境和汉人外逃,禁止“诸侯”男子娶关中女子为妻,严防“诸侯”间谍进入关中等。

牵制措施之四是广置侯国。刘邦在分封诸侯王的同时,还分封了大量的列侯。截止高祖十年九月(公元前197年),现存侯国102个,有89个可推知大致的方位,其中58个侯国分布在赵国、齐国、楚国、荆国四个同姓诸侯王国境内,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分封侯国就意味着要把这一县的治民权和财税收入划给列侯,这无异于变相的削地。境内如此多的侯国,使诸侯王国“跨郡连城”的地域优势大大削弱,而且因为列侯都是能征惯战的功臣,极大的牵制了诸侯王。

当然,这些在当时非常有效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措施没能很好地执行,有些则因为政治斗争而有所增损,更因为施政者的治理理念的不同而对政策的调整,后来诸侯王国还是日益强大,严重威胁皇权,最终还在景帝年间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这不能归咎于刘邦,毕竟此时他已去世40载。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李靖原本是隋朝将领,但为何却成了凌烟阁功臣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靖,凌烟阁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唐时期杰出军事家、名将,临汾郡公李诠之子。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不知为何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兆惠病逝后,前去吊唁的乾隆临走前留下自己的荷包是什么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清朝

    兆惠病逝后,前去吊唁的乾隆临走前留下自己的荷包是什么用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因为他的好大喜功导致清朝的边疆并不宁静,但最后都被乾隆一一平定,因此他自称有“十全武功”。正是因为乾隆朝边境战争频发,所以诞生许多能打仗的功臣。例如傅恒、阿桂、海

  •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选择最年幼的继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但他最终选择了最小的刘弗陵作为继承人。这不是因为刘弗陵多出类拔萃,而是因为汉武帝实在别无选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

  • 从默默无闻到皇太后,赵姬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姬,秦国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份当上皇太后宝座的女性。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姬,出身于富商家庭,但因灾难所迫当了歌舞

  • 先偷袭益州后打汉中的路线对刘备来说,有何利益?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公元211年,刘备在发法正的的邀请下入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法正在来到蜀汉后,他与庞统劝刘备趁此机会占据益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留下诸葛亮与关羽等人守荆州,他则率领一万士兵入蜀。随后,刘备屯兵于葭萌关,但他却一直没有攻打张鲁。后来刘璋发现张松谋反,于是杀

  • 明朝开国将领丁普郎的身上发生过哪些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丁普郎,明朝

    丁普郎为朱元璋麾下效力的3年时间里,创造的“逆天”纪录,至今无人能破。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一、黄陂农夫,义举骁将丁普郎,湖北黄陂人,本是农民出身,如果不是遇到元末大乱,他或许一辈子都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引领丁普郎改变命运之人,就是徐寿辉。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发

  • 历史上司马光砸缸是怎么回事?他救的那个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光,宋朝

    司马光砸缸出自于《宋史》。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司马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池在光山做县令,光山位于现在的河南。因为是在光山出生,所以司马光就被取名光。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据说六七岁就能熟练背诵

  • 李渊在面对玄武门之变时 李渊为什么不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玄武门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渊作为李世民等人的父亲又是唐朝的皇帝,面对手足相残的时候,李渊为何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件极其惨烈的事,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准备诛杀

  • 唐朝宰相姚崇是何形象?他的一生做出了什么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在武则天面前直言武则天执政期间,曾重用酷吏周兴、来俊成、索元礼等,他们诬告风起,大兴冤狱,弄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后来这些酷吏因犯罪被诛。武则天似乎意识到了问题

  • 白起被赐死之后 秦王又是怎么对待白起的后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起,秦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后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白起被秦王赐死之后,白起的子女结局是什么?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又是怎么被对待的?在史记中,没有关于他子女的记载,甚至白起的出生日期,在书中都没有提到,只知道他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前294年,那是他当上左舒长攻打韩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