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渊在面对玄武门之变时 李渊为什么不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李渊在面对玄武门之变时 李渊为什么不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玄武门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渊作为李世民等人的父亲又是唐朝的皇帝,面对手足相残的时候,李渊为何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件极其惨烈的事,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准备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到达离玄武门不远的临湖殿时,察觉有异,立刻掉转马头向外奔逃。李世民及其部属哪能容他们逃走?冲出来杀向二人,李世民亲手射杀长兄李建成,李元吉则倒在尉迟恭的铁鞭之下。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骨肉相残,朝野动荡。唐高祖李渊一日之内痛失两子,悲伤得无法言语。

那他为什么不能阻止呢?是能力问题吗?我认为不是,而是他想不到李世民会这么做。

玄武门之变是一件突然发生的兵变,没有经过长久的谋划,三天之内就计划好了,非常地快速,消息的范围也控制得很好。

六月初一“太白经天”,按照古代星象家的理解,这代表着“变天”,当权者即将发生更替。据史料记载,李渊因此猜疑李世民,再加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有针对李世民的举动,秦王府的幕僚们便劝李世民发动兵变,以武力手段夺取政权。

初一定下计划,初四就实施了。筹谋的周期太短,降低了泄密的可能性。倘若事前有一点预兆的话,别说身为皇帝的李渊,就是李建成或李元吉,也未必不能反杀李世民。只是大家都想不到,因而被李世民钻了这个空子。

不过,哪怕不是在这一天,李家三兄弟也迟早要反目。他们是同母所生,按理来说感情应该很好。也的确如此,李建成和李世民很长时间内都是好兄弟,但权势让人面目全非,也让人忘却兄弟之情。

后世的史书虽然对唐太宗李世民各种歌功颂德,但李渊最喜欢最看重的儿子却不是李世民,而是长子李建成。

李建成小名毗沙门,自幼聪慧,又极有责任感,担得起大事。李家是陇西的望族,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的时候,李世民跟在他身边。李建成则带着族人们居住在河东,秘密结交有才能的人,暗中培养李家的势力。

李渊对李建成看重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李建成不到太原的时候,无论裴寂、李世民如何劝说,李渊都不同意起兵。后来李建成到了,也劝说父亲时机已到,李渊这才举起了义旗。

建立唐朝之前的很多战役,李建成都立下大功。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不下于李世民,平定西河时,往返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非常高兴地说“用这样的方式打仗,可以横行天下”,当即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予他极大的军权。

只是建立唐朝之后,李渊认为长子已是皇太子,国之储君身份贵重,不宜再上战场,李建成才由武转文,研究治国之道,李渊也给他“实习”的机会,很多事情都征求他的意见。

也正是因为李建成退出前线,李世民才能有这么大的军功。按照李渊的设想,未来长子为帝王,次子手握重兵,维护兄长的统治,这天下就稳了。但李渊没想到,人是会变的。

当李世民军功越来越大的时候,他逐渐不满足了,他的部将们也不满足了。是做秦王的部将好,还是做太子的部将好?答案很明显。

虽然李渊特许李世民自置官署,开“天策上将军府”,但这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两年,秦王府制造了杨文干事件,诬赖李建成勾结庆州都督杨文干,筹集军械打算谋反。这杨文干也的确反了,李建成百口莫辩。

李渊很生气,派李世民去平叛,还允诺回来就让他当太子。但说是这么说的,最后李渊还是选择维护李建成,只说兄弟不睦,骂了两人一顿,流放了东宫和秦王府的一些属下。

此事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虽有矛盾,但大家还是兄弟。此事过后,那是真成仇人了。李建成看出了李世民一心取代自己,两人无法共容;李世民则看出了无论发生什么事,父皇都会站在长兄那边,想让父皇换太子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能靠自己了,于是有了两年后的玄武门之变。

当事实既成,李渊再伤心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总共三个活着的嫡子,两个死了,要是再治罪活着的这个,江山难道交到庶子或侄子手里?不可能。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李世民才敢行此险招。

但是,虽说玄武门之变能成功是因为太突然,但李渊也有责任。如果他不是一味和稀泥,而是早点打消李世民的野心,或者限制他的军权,不给他那么多的权力,兄弟之间未必会到这一步。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姚崇是何形象?他的一生做出了什么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在武则天面前直言武则天执政期间,曾重用酷吏周兴、来俊成、索元礼等,他们诬告风起,大兴冤狱,弄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后来这些酷吏因犯罪被诛。武则天似乎意识到了问题

  • 白起被赐死之后 秦王又是怎么对待白起的后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起,秦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后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白起被秦王赐死之后,白起的子女结局是什么?他们又去了什么地方?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又是怎么被对待的?在史记中,没有关于他子女的记载,甚至白起的出生日期,在书中都没有提到,只知道他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前294年,那是他当上左舒长攻打韩国的

  •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放过老八老九 雍正为什么会放过十阿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为什么会放过十阿哥,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晚年时期发生九子夺嫡,在经过一些列的争斗中最后是雍正上位,十阿哥作为当初的对手,雍正为何会放过他?中国的皇位争夺战,一直都是历史上可圈可点的终点,很多改变历史轨迹的大事,都是从皇位争夺开始。而在我国历史上,最后

  • 晋文公重耳是如何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他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重耳,晋国

    乱世中怎样的人能算得上强者?是继承皇位,是得道多助,是留名千古。因为医疗条件的落后,古人的寿命不长,想要成为强者,首先要保证自己在乱世战时活下来,这需要些许谋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晋文公重耳的相关故事,他是如何在乱世中成为强者的呢?晋文公重耳,他的性格很好,喜爱结交朋友,那时的

  • 拥有数十万军队,李自成究竟是怎么失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清朝

    拥有数十万军队,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李自成,为什么没能坐稳太和殿那张宝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自成当上紫禁城的新主人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据说北京城破前,丞相牛金星专门向李自成提出:入城欲定天下,必须约束士兵,不得残暴百姓,且以辞职相要挟。李自成因此下令:“敢有伤人及

  • 古人打仗都是打赢才要赏赐的 王翦打仗为何先要赏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王翦

    还不了解:王翦打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都是打完仗之后才要封赏的,王翦打仗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王翦打仗前为什么先要恩赐?王翦对自己的实力有那么自信吗?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沙场征战杀伐中,涌现出了四大名将。他

  • 正史中记载的四大单挑王分别是谁?实力最强的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秦朝

    在古代战争中,一般是不会出现双方大将单挑的,尤其是两方军力差不多时,哪方士气高,哪方就能取得胜利。而大将单挑无异于先把底牌摊开让对方看,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将单挑的事情很少发生,并不是说一次都没有,我们翻阅二十四史,就能找出其中记载的四位“单挑

  • 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要赵括买单吗?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括,战国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失败,背后也藏着另外一场

  • 刘焉逝世后,他的4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范,汉朝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便向朝廷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后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兴平元

  • 楚国将领养由基一生有何故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养由基,春秋

    百步穿杨出自《史记·周本纪》、《战国策·西周策》,意思是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朝著名诗人纶的这首《塞下曲》,描述的是飞将军李广,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