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选不擅长军事的蒋琬接班,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选不擅长军事的蒋琬接班,是为什么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4/1/23 14:11:17

诸葛亮生前,曾经对刘禅有过交待,希望以后由蒋琬继任。蒋琬虽然没有直接担任丞相一职,最初也没有开府,但无庸置疑,蒋琬就是蜀汉国的宰相,第一执政大臣。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三国还处于交战状态,作为执政者,军事才能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当时的蜀国,军事才能最强的当属魏延。如果说魏延只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不适合做执政的宰相,那么,诸葛亮身边还有一个杨仪。杨仪是诸葛亮的随军长史,职务和蒋琬相当,资历还要早于蒋琬。杨仪跟随诸葛亮行军打仗,筹划调度颇使诸葛亮称心。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他人而是选择蒋琬接班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蜀国的政权性质,让诸葛亮必须选择荆州人

刘备建立的蜀汉国,最早是从刘璋手里夺来的,而和他一道夺取政权的骨干班底,除了他的一班老兄弟,基本上都是荆州人士。当关羽张飞等人去世以后,荆州人士的整体地位有所上升,他们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必须要重用这部分人,否则,这个政权就有可能在内部分裂,这就是诸葛亮要选择蒋琬的首要原因。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那魏延、杨仪也同样具备条件,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选择他们当中的一个呢?这就说到了团结问题,蒋琬比他们两人当中的任何一个更有能力团结人。杨仪是随军长史,长期跟随诸葛亮征战在外,军队的约束调度,后勤保障事务都交给杨仪,而杨仪的办事能力和效率,很是令诸葛亮满意。战时国家,军事优先,杨仪又在诸葛亮身边,按理杨仪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但杨仪这个人却“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根本没有宰相度量。杨仪首先是刘备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但他却同自己的上司尚书令刘巴搞不到一起,一度被刘备降职。诸葛亮用他到前方,他又和魏延搞不到一块儿,这就是诸葛亮不敢用他的地方。三人当中魏延职务最高,但魏延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对于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没有多少表现,不是丞相最合适的人选。尤其是,这个人冒险意识过强,诸葛亮不可能把整个国家交给他去弄险。这样一比较,蒋琬最能团结人。有一个例子,诸葛亮曾经推举蒋琬为茂才,蒋琬却辞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和廖化等人,不管这些人是资历比蒋琬深还是其他什么,说明蒋琬还是懂得谦让的。

在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国,能团结人比其他方面的才能更为重要,何况蒋琬的才能一点也不差,否则,诸葛亮也不可能推荐他为茂才。

蜀汉国需要政策调整

诸葛亮没有将权力移交到身边的大将和长史手上,而是交到了后方的行政人员,也说明了他在考虑自己身后蜀国政策的调整,这就是由军事第一转变为以行政促进军事的发展。这从他最后的命令和蒋琬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在前线期间,诸葛亮感到“病困”,他所做的最后一事是部署大军撤回到国内,并安排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这种安排,那么大军就自行先撤。实际上,这是逼迫主战的魏延必须撤兵,因为如果他不撤兵,孤军留在魏国境内是难以成事的,也就是让魏延知难而退。

蒋琬接替诸葛亮以后,四年后才进驻汉中,而即便是到了汉中,他也没有出秦川,由长安进攻洛阳的打算。他先是考虑走水路袭击魏兴和上庸,在众人一直不看好的情况下又提出蚕食西凉,蒋琬一生大将军大司马都干过了,就是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如果不是诸葛亮的遗愿,他为什么要安排一个军事不是强项的人接任?

蒋琬更容易为刘禅所接受

刘禅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皇帝,他的弱势并不是像汉献帝那样受到控制成为傀儡,而是能力所致,也就是本身平庸又自甘平庸。诸葛亮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皇帝是很容易被人控制的,所以他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还要多一层考虑,那就是为刘禅考虑,要为刘禅所接受。他自己的权力很大,但他不能保证其他人就没有野心!权臣大多有一个特点,有功了就要控制皇帝,有过错就要找人顶罪。相比较而言,蒋琬更能够为刘禅所接受。如果换做是魏延或者是杨仪就很难说了。蒋琬是诸葛亮的留守府长史,和宫中打交道的事务多,就程度而言,刘禅也是了解蒋琬多一些。

当然,蒋琬的能力也是毋容置疑的,在诸葛亮驻军汉中期间,蒋琬能够“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也在实际上履行了一个后方丞相的职责。

刘禅这个人作为皇帝乏善可陈,但他最大的幸运是执政大臣都无二心,即便是姜维那般不自量力一心想建功的人也是如此。应该说,这都是得益于诸葛亮的培养和选择,蒋琬是他指定的,费祎姜维难道就不是诸葛亮有意培养的吗?蒋琬执政,是蜀汉国政治最稳定的时期,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对蜀国的另一项重大贡献。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于谦对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还把他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镇,于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祁镇和于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不少忠臣都死在了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可以说令人惋惜。比如说明朝时期的于谦。于谦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有再造之功,但还是被明英宗给冤杀了。明英宗明明知道于谦功在社稷,为何还是执意要杀了于谦?正统十四年,位于北方的瓦剌人出

  • 北宋宰相章惇被骂作奸臣,是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章惇

    章惇,出身于浦城的一个官宦世家,父亲章俞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他性格豪爽、率真,相貌俊美,行为举止文雅洒脱。学问方面,他善于写文章,才识超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2岁那年,章惇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由于其族侄章衡考中状元,他耻于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诰

  • 魏晋名臣鲁芝有何过人之处,能呗司马懿赏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鲁芝,晋朝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这直接影响到了曹魏甚至三国的历史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的部下,要么被

  • 诸葛亮费尽心机除掉张颌后 诸葛亮为什么马上后悔还说自己中计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张颌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和张颌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用计除掉张颌,诸葛亮在除掉这个对手后,诸葛亮为什么会后悔不已,诸葛亮说的中计又是怎么回事?张郃在曹操手下效力多年,是魏国为数不多活得较长的大将之一,他不仅善于领兵作战而且对于曹魏集团也是忠心耿耿,因此深受重用。张郃曾经率领大

  • 徐士林:乾隆的老师,死后百姓穿孝为他送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士林,清朝

    他是乾隆的老师,被誉为“忠孝性成”楷模,死后百姓穿孝为他送行,此人就是徐士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徐士林是山东文登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听到隔壁私塾传来读书声,徐士林很是羡慕,便跪在母亲面前,恳求入学读书。徐士林27岁中举,29岁

  • 战国时期将大秦压制数十年,魏文侯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文侯,战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魏文侯为姬姓魏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大业的奠基人,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三家分晋”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内忧

  • 樊於期为何会与嬴政结仇?他为何自刎?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樊於期,战国

    樊於期,战国末期将领,他本是秦国将军,为什么会跟嬴政结仇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影视剧《大秦赋》中,赵姬男宠嫪毐起兵造反,樊於期奉命留守咸阳,他拼死守卫章台宫,救下秦始皇嬴政的长子扶苏。但是当嫪毐之乱平定,嬴政从雍城返回咸阳后,樊於期却不见了踪影。因为他担心嬴

  • 司马徽是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有两人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司马徽

    还不了解: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为什么失败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足够的帮手,才能够开创一番事业。尤其对于打天下的皇帝,身边更是聚集了文臣武将。三国时期,蜀汉开创者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

  • 李自成进入皇宫后都做了哪些事情?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个男人是历史上登基最迅速,退位最仓促的皇帝,只做了一天的皇帝,过了一把皇帝瘾。他从进入北京到被迫撤退,只有四十二天。他就是倾覆了大明的“闯王”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他究竟做了什么,为何刚

  • 楚悼王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悼王,楚国

    楚悼王,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楚声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1年。楚声王六年(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主要成就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前后不过八年左右的光景,却使楚国从一个贫弱挨打的大国,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