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不知道朱允炆去了哪里吗 朱棣为何四处派人寻找

朱棣不知道朱允炆去了哪里吗 朱棣为何四处派人寻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1/2 4:06:48

朱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去哪里了,朱棣其实心知肚明,可朱棣为何还要四处寻找?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中,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当时明代官方是认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这一说法的。也就是说,朱棣对外宣称的,就是朱允炆自焚而死。

但是,后世有很多民间记载,说朱棣实际上并不了解朱允炆究竟到哪里去了,他甚至也在到处寻找。以至于他派郑和“七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夸耀明代的国力,开展明代与海外的交流合作,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朱允炆)

那么,朱棣究竟知不了解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朱棣是了解的。

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记载的都没错,朱允炆确实被焚烧而死了。只不过,朱允炆被烧死,很有可能并非自焚,而是被朱棣烧死的。或者说,朱棣先派人杀掉朱允炆,再制造自焚现场。

为什么说这火,很有可能是朱棣放的呢?

首先,朱棣必须让朱允炆死。

朱棣打了四年的仗,终于才打进京城。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自己当皇帝。

如果朱棣打进南京城的时候,发现朱允炆端端正正坐在皇帝宝座上,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如何自处?他不可能直接上去,把朱允炆拉下来,自己坐上去吧?

可能那时候,他唯一能做的,还就是让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他当辅政大臣。然后再想办法,慢慢让朱允炆“暴死”。但是那样一来,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获得“权臣”的名声。同时,朱允炆“暴死”,他肯定脱不了谋害的嫌疑。再说了,就算朱允炆死了,皇位也不一定就是他的,他还得扶持朱允炆的儿子当傀儡,这样又得再想办法让朱允炆的儿子“禅让”。

这个过程,多么煎熬和愁心。哪有直接让朱允炆在兵荒马乱中死掉方便啊。

所以,无论如何,朱棣要搞死朱允炆。

(朱棣)

其次,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

为什么我们说,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朱棣之所以能够打进南京城,是因为有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给朱棣开门。

事实上,整个“靖难之役”,朱棣一直打得不顺畅。毕竟只是一个偏师,要想对抗中央军,本来就是很困难的。要不是最后姚广孝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别去攻城拔寨,直接杀到京城,拿下京城,一切都解决了。朱棣要不这样做,很难说他能取得胜利。

但是姚广孝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其实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不能旷日持久打京城。因为一旦这样做,全国各地勤王的大军,早就赶到了。那时候朱棣被内外夹攻,他照样无法成功。所以,必须要不费什么劲就能打进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内应。显然,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就是朱棣发展的内应。

这两个人,既然能做朱棣的内应,自然会听朱棣的话,先把朱允炆杀掉。同时为了掩人耳目,再制造自焚现场。

(靖难之役)

既然朱允炆很有可能是朱棣杀掉的。那么,朱棣有没有四处寻找朱允炆呢?

我认为,朱棣肯定也在这么做。

有人可能就奇怪了,既然朱棣已经杀掉朱允炆,为什么他还要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呢?

我认为,朱棣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是想掩人耳目。

皇宫中放的那场大火,虽然很巧妙,但就像上面我们说的那样,其实还是经不住推敲的。如果这件事,让民间反复推敲,必然有人会把朱棣放火烧死朱允炆的事情记载下来,这对朱棣显然是不利的。

要想不被议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装出不了解朱允炆下落的样子。注意,必须是装出。如果认可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么朱棣就坐不稳皇位;如果认可朱允炆被烧死,那么朱棣会被怀疑是凶手。唯有表面上认可朱允炆被烧死,暗地里派人去寻找,同时又把这种寻找故意泄露出去,才能让朱棣既能坐稳皇位,又能摆脱放火烧死朱允炆的嫌疑。

可见,朱棣的这一招,实在是心机深沉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标签: 朱棣朱允炆

更多文章

  • 司马攸:晋景帝司马师的养子,被大臣排挤出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攸,西晋

    司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 ,西晋宗室、书法家,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

  • 历史上真实的越王允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允常,春秋

    允常,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春秋末期,吴、楚、越三国在江南掀起争霸风云。楚国皆因楚平王丧失人伦,导致了奇才伍子胥为报仇雪恨,东入吴国,获吴王阖闾重用,又得兵圣孙武相助,最终吴军连败楚军,深入楚境,攻破楚都,伍子胥鞭毁楚平王尸,使吴国的国威达

  • 历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为父报仇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楚国人,也是吴国的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东周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周天子威严扫地,中央没有集权之力,天下诸侯为权为名为利,兼并互攻,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常态。在当时的长江以南有实力的主要诸侯国有三,其一便是政治中心地处荆襄之地的楚国,也称荆国,国都在郢都

  • 李忠:唐高宗李治庶长子,他为何被废黜太子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忠,唐朝

    李忠(643-664年),字正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母为宫人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生于东宫,初封陈王,拜雍州牧,过继给王皇后。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失去太子之位,降封梁

  • 珍妃作为光绪皇帝的妃子 慈禧为何如此讨厌这个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珍妃,慈禧

    还不了解:珍妃和慈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什么厌恶珍妃?若是光绪帝掌权,珍妃或将成为一代“权妃”。珍妃,光绪帝最喜爱的后妃,在清末历史上留下诸多传奇色彩,或许世人心中的珍妃——柔弱无助、却深明大义,她因支持光绪变法遭到慈禧嫉恨,被打入冷宫幽禁多年,八

  •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何进,汉朝

    提起来三国时期的诸侯,最出名的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势力集团。汉末以来就面临着朝局动荡战乱纷争的局面,尤其是在经历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势力集团,凡是有些名望和实力的诸侯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官

  • 古代冷宫是什么地方 妃子被打落冷宫过得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妃子

    古代后宫妃子被打入冷宫究竟能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的君主专制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皇帝服务的,后宫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年轻的女孩在小小年纪就被招进宫中做了宫女或者妃子,然而成为皇上的女人并不是只有荣华富贵。一旦她们犯错或者惹怒的皇上,

  • 钟会造反时实力那么强 钟会最后为什么还会输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钟会,司马昭

    对钟会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钟会反叛后,实力强大,但是为何还是败于司马昭?三国后期,曹魏实力已经非常的强势,但是横亘在他们面前最后的事情就是灭蜀吞吴,而在这个时期,曹魏最为厉害的名将谋士大概就是钟繇(曹魏三公之一)之子钟会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在历

  • 司马昭比司马师还要有野心 司马懿为何不把大权交给司马昭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还不了解: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为何要把大权交给平庸的司马师,而不是更具野心的司马昭?嫡长子继承制是礼制、法制、士族政治的根本司马懿代表的势力,实际上就是士族势力,司马家族依靠士族的力量取代曹魏,就不得不遵守这其中的规矩。曹丕代汉,陈群

  • 黄损:南汉时期官员、诗人,辞官后隐居以诗酒自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汉,黄损

    黄损(889—948) [3] ,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官员,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从小性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