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仅用四年时间就推翻建文帝的统治,朱棣是如何做到的?

仅用四年时间就推翻建文帝的统治,朱棣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83 更新时间:2023/12/31 11:25:13

明朝有两位称祖的皇帝,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是明成祖朱棣,二人都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元璋本身的讨饭经历无疑是传奇,本人更是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夺取天下。他的儿子朱棣丝毫不逊色于老爹朱元璋,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并不是顺位继承的,朱元璋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他来当皇帝。他一直隐藏着自己夺储的真实想法,为了躲避朝廷怀疑一度装疯卖傻降低身价。他的演技心机毫无疑问为当时代的佼佼者,能以八百士兵夺天下可见一斑。

011:朱棣是心机极深的政治天才,通过装疯麻痹朝廷

朱允炆起初准备对叔叔燕王动手,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南京城里面传出一首歌谣。名为”莫逐燕“,这三个字也很好理解,就是不要去招惹燕王。这首歌谣很明显是有人故意捏造的,这个时候从北京城中传来一个消息,燕王朱棣突然病情加重。

朱棣很明显在装病,企图通过这个方式来麻痹朝廷,实际上他还有一块心病,想当初他的父亲朱元璋去世后,身为儿子的朱棣想前往京城奔丧。到了淮安被一个校尉拿着朱元璋的遗诏给堵了回去,意思不让这些儿子前往京城吊丧。信中让朱棣不要吊丧,可没有让朱棣儿子不能去。燕王三个儿子相继前往南京吊丧,如果朱棣要起兵必定要考虑三个儿子的感受。要知道朱棣27岁以后便失去了生育能力。

此时朱棣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对抗朝廷,黑衣宰相姚广孝继续为他出谋划策。有这么一个故事,朱棣部下当时找来了一个人能掐会算。朱棣为了试探他特意伪装成一名卫士,跟自己手下的一个人到不远处的客栈去喝酒,让人把这位算命的人带来了。他的名字叫袁拱,结果他一眼就认出了朱棣。说他跟别人不一样,有着天子之气。

之后还来一个算命道士名叫金钟,二人一起住到了燕王府上,跟身边的卫士在那里闲聊起来。对他们说道:“你们跟着燕王,日后一定能够封侯,封公,反正前途不可限量。”藩王出身的朱棣城府极深,既要有这个故事来美化自己,又不能让消息走漏出去。于是让人把这两个人赶出去,二人之后成为了燕王身边的重要谋士。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这一年过去了,第二年就是建文元年。朱允炆为了加强对北平燕王的控制,不断往北平调官员。这名官员名叫陈瑛,曾经担任过山东按察使。朱棣认为他可以为自己所用,结果拿金钱去贿赂他,没想到他还真就上钩了。没过多久陈瑛便被革职查办,朝廷一看派什么人都不放心。

三儿子成为了自己的唯一心结,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现如今我的病情加重,甚是想念我的三个儿子,能不能把他们三人放回来。”朱允炆身边的猪队友黄子澄说:“那就把他三人放回去,这样可以让燕王放松警惕,便于对付他。”等到兄弟三人和平回到北平后,坚定了朱棣对抗朝廷的信心。

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朱棣内部出现了一点问题,王府里的护卫军官互相之间关系比较要好。造反这种事情朱棣也不能去公开,有三个关系特别的军官,有两个人已然进入到造反队伍当中。碰巧那一天晚上二人喝醉酒,便酒后吐真言。结果那个人很不高兴,向朝廷举报那两个军官。结果朝廷下令把他们二人抓起来杀掉,朱棣一看事情败露,没有办法只能装疯。

他装得比较彻底,大街上也去抢别人的东西吃,整个北平的人都知道朱棣原来疯掉了。朝廷为了监视燕王曾经派了两名官员,一个叫布政使张莴,另外一个叫都指挥使谢贵。他二人跑到燕王府见到燕王,看到眼前一幕顿时吓傻了。那时正好是夏天,酷暑难耐。竟然裹着厚被子围在一个火炉子里一直喊冷。

022:朝廷眼线尽数被诛杀,八百士兵夺取北平了不起

此时燕王府手下的一个低级军官被派到朝廷去办事,朝廷听说这个情况,立马让人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这个人没有骨气一下子便招供了,燕王朱棣造反的事实被诉说出来。朱允炆心想不能再等下去了,更黄子澄齐泰二人商议派一个军官前往北平抓燕王。

这个人叫张信,并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他的父亲早年曾经跟随燕王出征,回来对燕王评价很高,认为这个人一定能够成大事。恰好张信这个人非常相信老爹的话,朝廷命令又不能公然违抗,所以只能选择站在朱棣阵营。

张信来到燕王府中求见朱棣,没有想到第一次被吃了闭门羹。眼看朱棣的情况越来越危险,张信很是着急。这个时候他灵机一动,叫了一顶妇女才能坐的娇子去后门求见朱棣。

朱棣看到这个三次被吃闭门羹的张信,很是惊奇。起初还对他搪塞装疯,等到张信把实话说出来的时候,久经沙场的朱棣选择了相信他。便说道:“救我全家者,将军也。”张信的叛变无疑决定了朱棣造反的实施,省军区司令公开选择叛贼阵营跟朝廷作对。

听到张信讲的实话,他立刻起身把谋士姚广孝等人召集在身旁商议靖难大事。这个时候张莴谢贵二人在燕王府周围部下重兵,就是等进去抓人。这个时候北平府邸不过区区八百人,其他大部分护卫都被朝廷找机会尽数给调走了。朱棣手下的名将张玉朱能则指挥着他们,无不以一当十。

王府外边的朝廷军队知道里面没有好事情,张,谢二人带着朝廷的指令来抓王府的官员。你把你王府的官员全部公开出来,只留下你朱棣和自己的家人,相信也不能蹦跶多久。二人准备带着军队浩浩荡荡进去,没想到到了王府门口便被堵住。明朝制度规定明朝官员没有藩王指令不能随意出入王府。张谢二人想想也是,稀里糊涂进入到了燕王府中。

这二人进去之后朱棣立马准备了一桌宴席来招待他们,等到酒过三巡宴席都吃完的时候,得知外面的军队四鸟兽散。朱棣让人把新鲜西瓜摆上桌来,大家拿起西瓜啃食起来,朱棣吃了一口欲吃又止,对周围的人说道:“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也知道和睦相处。我身为太祖高皇帝的儿子,想要过安生日子都不让,都是被这些人给害的。”

说完便把手下的西瓜往地上一扔,这其实就是一个暗号。四周暗藏刀斧手把张谢二人抓起来,话说完已经意识到上当,可惜为时晚矣。朱棣当即下令把这二人杀掉,另外朝廷暗藏在王府里的眼线也被朱棣一一清除,就这么点人,可不能动摇自己的军心。

经过一晚上的时间,北平九门被朱棣所攻克,八百壮士夺北平九门成为军事史上的奇迹。之所以能在这么快的时间攻占北平,主要有几点原因。首先是朱棣在北京二十多年,力量早已根深蒂固,朝廷对他的力量估计不足;第二燕王准备充足,这八百人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燕王做事情非常果断,更朝廷犹豫不决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管是谁只要犹豫造反统统该杀;最后一点朝廷用人不当,张谢二人草包无疑;陈瑛也好,张信也罢统统被朱棣所收买。

结束语:综上所述朱棣能够当皇帝夺天下那是真有实打实的实力,等到宁王的投靠让朱棣更有把握,此时的他力量已然跟朝廷相当。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便推翻了建文,当上了皇帝,其22年时间里的光辉路程足以证明他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

标签: 明成祖明朝

更多文章

  • 霍光身为权臣死后能位居麒麟阁首位是为何?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元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霍光乃是汉昭帝至汉宣帝前期的重要权臣,乃是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作为汉武帝临终前的托孤重臣,霍光虽然在汉昭帝至汉宣帝前期独揽朝政,甚至做出了一些出格之举,但却并

  • 历史上霍光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如何成为权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霍光,汉朝

    权臣,指的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有些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起霍去病,在中国那可是无人不知家喻户晓的人物,虽戎马七年之短,但其初战就功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封狼居胥”更是让“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虽然霍去病英年早逝,但他取得的成就却受到万世敬仰。身为

  •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同入后宫,同样得到盛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飞燕,赵合德

    封建社会帝王的后宫中,有数不胜数的美女,我们所熟知的有妲己,褒姒,息夫人等等,她们或美丽贤惠,或心肠歹毒,对当代皇室的兴衰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亦是如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飞燕,原名【赵宜主】西汉山西人氏,据说她和妹妹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

  • 三国时期臧霸在曹魏是何地位?一生有何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臧霸,三国

    谈到三国,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曹操一手创立的曹魏集团。东汉末期曹操集团能够统一北方,成为后来三方势力中最为强大的存在,离不开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做法。在曹魏政权的文臣武将中,有一人的地位要略高于五子良将,他虽然存在感不高但曹操父子却一直对他器重无比,最后还得以善终配享太庙,这个人便是臧霸。臧霸,生

  • 赵括是千年背锅侠?赵括其实不算是“纸上谈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括,背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括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括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之间烽火连天、图谋天下。自商鞅变法以来,西垂秦国日益强大,并逐渐东出函谷、虎视群雄。相较而言,曾经强盛的楚、齐两国在争霸过程中接连受挫,国力

  • 赵括的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时为何能当上主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括,战国

    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吧,它讲的就是赵括的故事。秦国赵国相战,秦国放出流言,说比起廉颇,他们更加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真的将廉颇换下,派赵括去往前线。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

  • 魏国将领王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基,三国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今山东省招远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从目前能够掌

  • 北宋宰相韩缜简介: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韩缜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是真的吗 他们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谋士

    对曹操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到底有几大谋士?五大谋士分别是谁?都说曹魏前期有五大谋士,可实际上这种说法的原型只是把对曹魏的建立有巨大贡献的五个人放在一起讲,并不是什么现在所说的五大谋士。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宰相朱敬则的一篇文章: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

  • 崇祯自杀前都没有修建皇陵 死后是怎么葬到十三陵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皇陵

    对崇祯和皇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一说到明代,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明代是汉人王朝最后的高光时刻。明代的经济水平鼎盛时期可以不输于唐代,军事力量也足以和汉朝相媲美。但是最令大家对明代有好感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