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括的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时为何能当上主将?

赵括的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时为何能当上主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9 更新时间:2023/12/31 13:26:45

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吧,它讲的就是赵括的故事。

秦国赵国相战,秦国放出流言,说比起廉颇,他们更加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真的将廉颇换下,派赵括去往前线。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史记上提到,赵括对自己的学识很自信,认为天下就没有能够阻挡住他的人。

对这个人选最不满意的并不是赵括的什么敌对,而是他的父母。父亲说他是纸上谈兵难成大器,母亲亲自劝谏赵王,让他另选他人。

面对种种意见,赵王却不为所动,仍不改变人选。

结果,在赵括的领导下赵国大军输得一干二净,整整四十万大军落入贼营。

最后,这场失败还直接导致了赵国实力实力大减,一举被秦国将领给占领了。

父母不认可他,敌人看不起他,但赵王却坚定不移地用他,还将四十万大军放心的交给他,历史上真实的赵王真的有这么蠢吗?

赵括实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赵括是不是真的没有实力。

公元前280年,赵奢奉命兵临齐国麦丘城下,但齐国与墨家弟子联手,让赵国处在了不利之地。

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是赵括提出了建议。他让老爹先不要急着进攻,趁着大家养精蓄锐的时候,派人混进麦丘城内,一探虚实再做计划。

赵奢按照儿子的想法,在城内抓来了几名俘虏,果然打听到一条重要消息,麦丘城内已经没有粮食了。

这时儿子赵括继续建议,我们可以主要采用攻心的方法,扰乱城内民心,然后再攻城,可以最大化地减少损失。

于是让父亲将抓到的俘虏放了回去,另外还派手下往麦丘城里面不断的丢粮食。

城中饥饿的百姓和士兵也是顾不了许多,见到粮食就开抢,甚至还出现了自相残杀的现象,搞得城内一片混乱。守城将领不堪其扰,写信给门口的赵军说,要打就打,别乱耍花样。

赵括听闻又献一计,让父亲一定要守好营帐,将麦丘城好好包围住,城内必定不攻自破。

结局果真如赵括所料,还不等赵军有什么行动,只见城内百姓已经将守城将领给杀了,自愿打开城门迎接赵奢他们进城。

从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看出,赵括也是有点本事的,不仅在这一战,后来,在于秦国的阏与之战中,赵括也是立功不小,给出了许多不错的提议,使得赵军大获全胜,也让赵家父子二人的名声威名远扬了。

赵国的几元大将,李牧的才能还尚未被挖掘出来,而廉颇主要擅长防守,不善于主动进攻,这样也无法扭转战场的事态。剩下的一些小辈都是跟着廉颇做事的,相比之下善于布阵谋略的赵括就成了不二人选。

本来赵王就有了自己的定夺,再加上秦国放出的流言,赵王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了。

纵使他是目前唯一最好的选择了,但面对的质疑多了,甚至还有来自赵括父母的阻挠,难道赵王自己就不会产生怀疑吗?那我们就得看看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赵孝成王

很多人都觉得赵王没有能力,关于长平之战上的失误,赵王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点,便是发起长平之战。上党地区,秦国向韩国“讨要”了良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将它拿下,足以证明上党之地对于秦国来说是有多么重要。

而赵国此时想要拿下这个地方,就像是从老虎嘴里抢吃的,你说老虎会放过那人吗。

第二点,就是在长平之战的决策。赵国明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太好,秦国也不可能放不下上党,他还派出使者主动示弱。对方对于势在必得的东西又怎会因为对方一个示弱而拱手让人呢?

这政策,反倒是赵王自己给自己挖坑了,秦国利用这个机会,表现的十分殷勤,对赵王的使者照顾得十分周到,这让周围的国家都误以为是两国修好了,谁也就都没想着要给赵国支援。

这也就导致赵国苦苦等不来援军,一人受着秦国欺负。

第三点就是轻信秦王的流言。正是流言让赵王临阵换将,将廉颇换成了赵括。其实这个决定也有一点赌的成分,毕竟派去廉颇,最后的结果大家猜都能猜得到。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想到当年自己的父亲通过赵奢获取了信任,自己为何不能够相信赵括,让他为自己带来幸运女神的光顾呢?索性就将四十万大军统统交给他和命运了。

赵括虽然有些本事,但无奈与他少了点实战的经验,而赵成王又急于求成,为了拼的最后一线生机,孤注一掷主动出击,结果最后并没有赌赢。

还是斗不过老狐狸,秦国白起和昭襄王,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什么风雨场面没见过。他们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城府深似海,而赵王和赵括不过都才三十来岁的小年轻,怎么算得过他们呢。

标签: 赵括战国

更多文章

  • 魏国将领王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基,三国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今山东省招远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从目前能够掌

  • 北宋宰相韩缜简介: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韩缜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是真的吗 他们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谋士

    对曹操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到底有几大谋士?五大谋士分别是谁?都说曹魏前期有五大谋士,可实际上这种说法的原型只是把对曹魏的建立有巨大贡献的五个人放在一起讲,并不是什么现在所说的五大谋士。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宰相朱敬则的一篇文章: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

  • 崇祯自杀前都没有修建皇陵 死后是怎么葬到十三陵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皇陵

    对崇祯和皇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一说到明代,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明代是汉人王朝最后的高光时刻。明代的经济水平鼎盛时期可以不输于唐代,军事力量也足以和汉朝相媲美。但是最令大家对明代有好感的,还

  • 刘备占领益州后,为什么向孙权示弱?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三国

    刘备占领益州后,为什么向孙权示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蜀主刘备,一直是三国话题的一个热门人物。对于这位枭雄,不少读者也对他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他雄才大略,是当世唯一堪比曹操的枭雄;反对者亦执己见,觉得刘备假仁假义,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演员。可不管怎么说,刘备能白手起家,创建出

  • 从袁绍手下大将到投靠曹操,朱灵后来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三国

    从袁绍手下大将到投靠曹操,朱灵后来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发生在关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徐晃、朱灵、马超和曹操。原文如下:却说曹操料马超可以计破,乃密令徐晃、朱灵尽渡河西结营,前后夹攻。一日,操于城上见马超引数百骑,

  • 历史上朱棣与徐皇后之间的感情如何?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一生拥有过的女人还是挺多,但大多数人只认识个徐皇后。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洪武九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大婚,迎娶魏国公徐达长女徐妙云,这一年朱棣17岁,雄姿英发,徐妙云15岁,贞静文雅。(关于徐皇后的名字,史书并未记载,本文采纳普遍认可的徐妙云)朱棣与徐妙云

  • 三国时期田豫的实力如何?他为何要投降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豫,三国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良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三国志》中记载: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田豫:堪比赵云的大将东汉末年时,群雄争霸,最终魏蜀吴得以三分天下。许多名满天下的英雄豪杰纷纷投奔三国诸侯。

  • 拓跋太兴:京兆王拓跋子推之子,他担任了哪些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拓跋太兴,北魏

    拓跋太兴(?~498年),字太兴,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孙,京兆王拓跋子推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袭封京兆王,拜长安镇都大将,任内贪污受贿。太和十四年,削除官爵,起为秘书监。太和二十年,还复前爵,拜统万镇都大将,封西河王,授夏州刺

  • 拓跋云:景穆帝拓跋晃第八子,廉洁谨慎,留心狱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云,北魏

    拓跋云(446年~481年),字岱,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母为孟椒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平五年(464年),封为任城王,出任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尉)、中都坐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