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朱棣与徐皇后之间的感情如何?有何故事

历史上朱棣与徐皇后之间的感情如何?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3/12/31 13:43:35

朱棣一生拥有过的女人还是挺多,但大多数人只认识个徐皇后。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洪武九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大婚,迎娶魏国公徐达长女徐妙云,这一年朱棣17岁,雄姿英发,徐妙云15岁,贞静文雅。(关于徐皇后的名字,史书并未记载,本文采纳普遍认可的徐妙云)

朱棣与徐妙云大婚

徐妙云很早就入宫侍奉马皇后,与朱棣早已有了感情基础,徐妙云在著作《劝善序》中写道:“吾孩提时,太祖见之,指谓我先人曰:“卿不杀人,最有阴骘,是女必贵。其以为吾儿妇,宜善视之!”徐妙云小的时候,朱元璋就和徐达提了亲,要她做自己的儿媳妇。

在她的另一本著作《内训序》中也有写道:“蒙先人积善余庆,夙被妃庭之选,事我孝慈高皇后,朝夕侍朝。”徐妙云10岁左右就被召进皇宫,侍奉马皇后,马皇后把她当作准儿媳妇教导。

婚后朱棣和徐妙云的感情非常好,根本容不下别人插一脚,这一点从朱棣的子嗣就可以看出来。朱棣一共有9个儿女,前7个均是徐妙云所生,其他两个在史书中并未记载生母。

洪武十年,长女永安公主在南京出生;

洪武十一年,长子朱高炽在凤阳出生;(此时朱棣和一众皇子被朱元璋安排到凤阳“体验生活”)

洪武十二年,次女永平公主在南京出生;

洪武十三年,次子朱高煦在北平出生;(这一年朱棣就藩,举家迁往北平)

洪武十五年,三子朱高燧在北平出生;

洪武十七年,三女安成公主在北平出生;

洪武十八年,四女咸宁公主在北平出生。

婚后八年,两人养育了7个孩子,在这期间朱棣没有和其他任何一个女人生下孩子,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徐妙云身上。

朱棣徐妙云全家福

朱棣夺取天下的贤内助

靖难之役最凶险一战是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围攻北平,此时朱棣正带着精锐北上解“永平之围”,留下世子朱高炽守城,在这场至关重要的“北平保卫战”中,徐妙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堪称将门虎女。

朱高炽不善于军事,而徐妙云作为徐达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对排兵布阵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太宗实录》记载,守城期间,“虽事总于世子,亦多禀命于后云!”表面上朱高炽是总负责,但是很多大事都会禀告徐妙云,由她做决策。

不仅如此,南军攻城最激烈时,城中守军严重不足,徐妙云穿上战甲,亲自动员城中妇女,带着她们走向城头一起守城,硝烟弥漫之中,一抹亮丽的娘子军在北平城头绽放,极大鼓舞了士气,硬生生把50万大军阻在城下,坚持到了朱棣回防。

后来徐妙云回忆这段经历,颇为感慨,“吾母子留北京,敌兵围,将校士民之妻皆穿甲胄,挟矢石,登城列阵,协力一心,以死固守,及内难平。”永乐五年徐皇后薨逝前,牢牢抓住朱棣和朱高炽的手,嘱托他们不要忘了北平城头守城的将士妻女,一定要优待她们!

徐妙云不仅帮着守城,她还是朱棣的智囊团,特别是朱棣兵败撤回北平时,她用妻子的温柔安慰之余,还从旁出谋划策,“上举义靖内难,后所赞画,多协上意。”当真是朱棣的贤内助!

从相夫教子到母仪天下

至高无上的荣光

朱棣登基后,同年册封徐妙云为皇后,朱棣对她的爱意和尊重在册后大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曾经规定,册立皇后无需颁布诏书,也不用告祭太庙,然而朱棣却公然“违背”了老爹的命令,在奉天殿(后来改名太和殿)为徐妙云举办了盛大的册后大典,然后命人到承天门(即天安门)向天下人宣读册后诏书,典礼结束后,朱棣牵着徐皇后一起到奉先殿(太庙)向列祖列宗,向朱元璋告祭。

还有一个小细节足以体现朱棣对徐皇后的尊重,朱元璋马皇后的皇后玺印上雕刻的是龟,而朱棣为徐皇后准备的玺印上改成了盘龙!

皇后作为国母,最尊贵的时候莫过于朝廷命妇入宫朝拜之时,这也是皇后是否受宠的标志。徐皇后在位5年,在坤宁宫接受命妇朝拜的次数高达数十次,特别是她的生日千秋节,朱棣一定会在坤宁宫设宴,让徐皇后接受朝贺。

都说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深,马皇后在位十余年,在坤宁宫接受朝贺的次数却不及徐皇后,更别论后来的皇后了,很多不得宠的皇后连朝贺都免了!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重,太医束手无策,朱棣急得自学医术,却未能挽回,临终前徐皇后恋恋不舍,劝告朱棣要广纳贤士,与民休息,告诫皇太子朱高炽要虚心学习,还不忘交代朱棣重视孙子朱瞻基的学习,“此孙远大之器,幸善视之!”

徐皇后薨逝后,朱棣痛哭失声,“后崩,上哭恸,群臣奉慰!”他为徐皇后举办了远超皇后规制的葬礼,朱棣下诏,命各地藩王遣使入京祭拜,“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诣思善门外哭临毕,行奉慰礼!”一连三日均是如此。

同时命文武百官斩衰二十七日,素服百日,丧服分为五等,斩衰为最高等,由逝者至亲穿戴,文武百官为徐皇后斩衰二十七日,这种礼遇只有马皇后与之相当,后来的皇后薨逝都是文武百官斩衰三日,素服二十七日,甚至有些皇帝驾崩后,丧事礼仪也无法达到徐皇后的标准。

除此之外,朱棣为徐皇后辍朝不鸣钟鼓百日,百日之后百官奏请“御正门视朝”,却被拒绝,于是朱棣穿了一年的素服,一直都是在西角门而不是正殿视朝,以“素服避正殿”的方式为徐皇后行期年礼。

后来清乾隆年间大臣提到这件事,都认为朱棣过于隆重,“成祖周期御殿,似亦太过!”徐皇后去世后十余年内,朱棣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优待徐家

爱屋及乌,朱棣对徐皇后感情之深,徐家的感受最为深刻。

对于老丈人徐达,朱棣下诏称其为“国朝第一,百世不忘”,要求从他开始的后代皇帝,必须在“正旦、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冬至”遣使祭拜,因此直到明末,徐达墓前祭祀不绝。

徐达去世后,长子徐辉祖袭爵,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多次派徐辉祖阻击朱棣,给朱棣造成很大的麻烦,朱棣入南京城后,徐辉祖躲在徐达的祠堂中拒不迎接,朱棣亲自跑过去问他,徐辉祖依旧拒绝拥立朱棣称帝,朱棣大怒,削去其爵位软禁在家。

徐皇后薨逝的同月徐辉祖也去世了,“上追思后不已,且念中山王功大”,看在徐皇后和徐达的面子上,朱棣又恢复了徐家爵位,命徐辉祖之子继承,还把五年停发的禄米,抄没的财产一并还给徐家。

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是徐皇后的胞弟,从小就和姐姐亲近,还经常去北平燕王府玩,和姐夫的关系也不错。朱棣靖难后,徐增寿在南京暗中给他传递情报,特别是南军的军事部署,给了朱棣很大的助力。

朱棣兵临南京城时,朱允炆发觉徐增寿是内应,一剑赐死了他。朱棣登基后,感念小舅子的功劳,要封其为定国公,徐皇后以“外戚之祸”为戒,坚决不让,朱棣硬是下诏把定国公的爵位塞给了徐家,当他兴冲冲去向徐皇后报喜时,徐皇后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是你的事情”!

自洪武九年成婚,到永乐五年阴阳相隔,徐妙云陪伴了朱棣三十五年,既有北平王府内的相夫教子,也有北平城头的风雨共济,更有皇宫内的母仪天下,朱棣,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田豫的实力如何?他为何要投降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豫,三国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良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三国志》中记载: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田豫:堪比赵云的大将东汉末年时,群雄争霸,最终魏蜀吴得以三分天下。许多名满天下的英雄豪杰纷纷投奔三国诸侯。

  • 拓跋太兴:京兆王拓跋子推之子,他担任了哪些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拓跋太兴,北魏

    拓跋太兴(?~498年),字太兴,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孙,京兆王拓跋子推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袭封京兆王,拜长安镇都大将,任内贪污受贿。太和十四年,削除官爵,起为秘书监。太和二十年,还复前爵,拜统万镇都大将,封西河王,授夏州刺

  • 拓跋云:景穆帝拓跋晃第八子,廉洁谨慎,留心狱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云,北魏

    拓跋云(446年~481年),字岱,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母为孟椒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平五年(464年),封为任城王,出任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尉)、中都坐大官,

  •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读书人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当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想要当官,需要经过哪几道关?要了解一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要正确评价其仕途,就必须对科举制度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科举考试是跻身中国官僚阶层的第一步。这个制度能很好地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在政治方面的天才之

  • 顾太清:以生花妙笔,记录了她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顾太清,清朝

    顾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亦称西林太清,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或署名太清老人椿,清朝著名女词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满洲贵族,是从关外来到北京城的,他们秉承先祖遗风,崇尚刀枪弓马。及至

  • 张飞杀猪武艺是怎么学来的 和关羽实力差距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关羽

    对张飞武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卖肉屠猪的张飞从哪里学来的武艺?张飞与关羽的实力差距在哪里?在三国中张飞作为一名杀猪的屠夫,一身蛮力肯定是会有的,出身在武术之乡学到一些克敌制胜的技巧也很正常,但是作为一名粗犷的屠夫能够与祖传枪法的马超一决高下,几次挑战天下第

  • 历史上朱然的实力怎么样?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然,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东吴出动数员大将,围剿关羽,其中就有朱然,当时,关羽兵败,朱然来追杀,关羽杀退朱然,伏兵四起,关羽不敢硬拼,夺路而走,朱然随后掩杀,关羽士卒死伤殆尽,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后来,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

  • 崔彦昭:唐朝后期宰相,长于经济,精于吏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彦昭,唐朝

    崔彦昭(?—878年),字思文,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后期宰相,崔岂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小房。精通儒术。大中三年(849年),考中进士,进入藩镇幕府,精于吏治,颇有政绩。唐咸通三年(862年),授户部员员外郎,累迁官兵部郎中、知

  • 郑畋:唐朝宰相、诗人,曾号召藩镇合讨黄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畋,唐朝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荥阳郑氏。进士及第,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入朝,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贬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

  •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遵业,北魏

    王遵业(?—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参修皇帝的《起居注》。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