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吕夷简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价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吕夷简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3/12/26 14:48:30

吕夷简,字坦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于宋仁宗时期任职宰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1022年宋真宗因病去世,年幼的宋仁宗继位,由刘太后执掌朝政。刘太后德不配位,不懂朝廷事务且又性格刚愎,作为丞相的吕夷简既要殚精竭虑处理好纷繁的政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大事上寸步不离,且又要顾及到刘太后的颜面。

刘太后却时常感到不高兴,恨不得立刻罢了吕简夷的官。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不急不躁,给她详细说明,再三表明自己的看法。迫使刘太后同意按正确的意见办。

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入侵南宋,消息传到京城,一些人认为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完全抵挡不住契丹的进攻,最好把京城迁到洛阳。

吕夷简认为。如果把京城迁到洛阳,契丹军队顺利的渡过黄河,那我们就根本抵挡不住乘胜进军的契丹军队了。他建议宋仁宗御驾亲征,这样才能威慑敌人,振奋全国军民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契丹南侵的阴谋破产。

吕夷简勤政谋政的最大功劳,按一些史料上的说法,培养出了宋仁宗——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二)国事为重处关系

若论在宋朝以后的名声,让大家所熟悉的是范仲淹而不是吕夷简。但是在那个时代,吕夷简的名声硬是要比范仲淹大得多。据有关史料载,北宋共有宰相71人,担任宰相的时间,赵普最长,吕夷简次之,吕夷简前后执政的时间长达13年。范仲淹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地位相当于副相的参政知事。

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的关系是对待私人关系的典范。总的来说因为一些政见上的不同,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也有形成了共识,能够冰释前嫌的时候。简而言之。都是从国家大事出发,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开先对着干,是宋仁宗废除皇后郭氏一事。宋仁宗皇后郭氏是个大大的醋坛子,嫉妒成性。

她十分忌恨宋仁宗宠爱的妃子尚美人,某天越想越有气,就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本来对皇后郭氏就不太满意,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去阻挡。正好遇到郭氏甩开巴掌打尚美人,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哦,那一巴掌恰好打在了宋仁宗脸上。虽然是无意中打的,但打却成为了事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哟,谁敢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宋仁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打算废掉皇后郭氏。立废皇后是件大事,虽然最终由皇帝决定,按程序事前也须由朝臣们议一议。

在廷议中,品夷简认为,以郭氏的人品和性格,不足以胜任皇后母仪天下。范仲淹则认为皇后是终身制,不能说废就废。吕范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廷议中针锋相对。凡事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朝臣们一些同意这看法,一些支持那意见,形成了事实上的党争。吕夷简气愤不过,上奏弹劾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职逐出朝廷。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不强,边境很不太平。有一次西夏军队大规模侵犯宋朝边境,朝廷前后选了好几位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结果都失败而归。

(宋仁宗)

朝廷在苦无良策之际,吕夷简向宋仁宗推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由此被宋仁宗重新重用,任图龙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的确有才能,不久就顺利完成了任务。

范仲淹回到京城,深

有感触地给吕夷简说:以前因为一些事没按你的意思办,我还认为得罪了你,你可能对我印象不好,不料国家需用人之际,你如此看重和举荐我。我不能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了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后来范仲淹认为吕夷简习惯任用门人,事实上形成了朋党,对国家不利。和欧阳修等人一起上奏弹劾他,也是从国事从发,而不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

(三)处事问题深谋远虑

一次,吕夷简的夫人到皇宫,皇后告诉她御膳房很久没买到糟白鱼了,自己很想吃。这鱼是吕夷简家乡的特产,吕夫人一口答应帮着买,回到家后就装了十箱准备送去。吕夷简知道后就说送两箱就行了。

吕夫人笑着说用不着这么小气吧?吕夷说皇家都很难吃到的东西,我们一下子就送去这么多,让皇上如何想啊?吕夫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吕夷简有次被宋仁宗贬官放外任期间,宋仁宗生病了。很多大臣听到消息都赶紧进宫去探望。吕夷简得到消息,慢慢回家休息好后才去探望。宋仁宗有些生气。吕夷简说,我慌忙火气赶来看你,会引起众人对皇上的病情有些不必要的议论。宋仁宗听了,感到吕夷简处理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

(刘太后)

先帝宋真宗的一个妃子李氏病死后,执掌朝政的刘太后打算简单为其办后事,后来听从吕夷简的劝告按皇后礼仪安葬。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氏,就准备清算刘太后。

但宋仁宗打开李氏的棺木,却见遗体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认为刘太后处理得当,就不仅不再追究刘太后的罪过,反而对其族人更加优厚。

吕夷简在处理事上面深谋远虑,显示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和智慧。

标签: 吕夷简宋朝

更多文章

  • 公元220年为何会被称为三国最悲惨的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汉朝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分裂历史时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公元220年,三国迷们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是曹丕篡位称帝,东汉正式灭亡。其实这一年对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是比较悲惨的一年,因为许多重量级人物去世,给这一年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魏——曹操、夏侯惇

  •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诸葛亮

    还不知道:魏延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魏延真的成为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蜀汉绝对会出现四种结果。魏延是蜀汉后期的大将,他曾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立有大功。本来,魏延是最有机会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奈何他与长史杨仪不和,最终被逼而反。假如魏延真的成为了诸葛

  • 徐庶实力到底有多强 徐庶为何不归顺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庶,刘备

    对徐庶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徐庶到底有多强大?为何不愿归顺刘备呢?自古忠孝两难全,元直岂能再归汉。徐庶,字元直,刘备首席谋士,后因其母归顺曹操,从此再没归顺刘备。他归顺曹操后,终生未给曹操出一计一策,心中时刻想着蜀汉。那么徐庶的能力有多强?有

  • 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归属曹操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张辽,曹魏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

  • 有哪些与张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辽,曹魏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

  • 明朝在要灭亡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女儿

    对崇祯帝为何要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室公主,在古代看起来很尊荣,但是真的当公主就知道命好不好,全看当时的皇帝。为何要如此说?想一想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徽柔公主,没成亲之前她有多么的开心,也曾经以为自己是深宫里唯一的光鲜色彩,但是她嫁给驸马之

  •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遇到赵云,他是如何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汉朝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号称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一场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在演义中非常精彩,这里不说正史,只讨论演义。曹操逃命期间,中了孙刘联军的埋伏,多次遇险,差点丧命,先后被东吴大将吕蒙、凌统、甘宁、太史慈和陆逊追

  • 朱高炽继任为皇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炽,明朝

    朱高炽继任为皇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历史上,朱高炽继位成为明仁宗后不久,便将曾经辅导过自己,且时常在朱棣面前美言自己的杨士奇,给提拔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有一次,朱高炽在内阁中同吏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原吉谈论事情,还没退去的时候,便远远地看到杨士奇走路过来。朱高炽由此对夏原吉等人笑着表

  • 吴三桂当初差点就打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功败垂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清朝

    吴三桂差点就能打败康熙,为何后来会功败垂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回顾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惋惜与叹息。想那强汉独强而亡,看那盛唐因乱而衰,亦是富宋的积弱久矣,以及最后明朝自缢的崇祯皇帝,每每观之,甚为叹息。对于明朝的迅速灭亡,以及清朝的一统天下,

  • 李自成都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为什么没有皇帝之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明朝

    对李自成明明当了42天皇帝,却为何无皇帝之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地悲歌里。听哀鸿、神州落日,人间何世!为快恩仇携一剑,未许高天堕地。秦始皇嬴政在称帝的时候,十分坚信的认为秦朝能够传承千秋万代,但是,最终也就存续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落幕了。纵观历史,中国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