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三桂当初差点就打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功败垂成

吴三桂当初差点就打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功败垂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1:04

吴三桂差点就能打败康熙,为何后来会功败垂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回顾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惋惜与叹息。想那强汉独强而亡,看那盛唐因乱而衰,亦是富宋的积弱久矣,以及最后明朝自缢的崇祯皇帝,每每观之,甚为叹息。对于明朝的迅速灭亡,以及清朝的一统天下,从古至今,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在其中,有一个历史人物走进了世人的眼中,那就是吴三桂。有诗云:“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所描绘的人物就是指的吴三桂。这也是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吴三桂。都知道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爱妻,灭了大顺朝的人。

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当中的吴三桂,也是差一点就能灭了大清王朝的人。吴三桂差一点就能灭了由千古一帝康熙所领导的大清帝国,只可惜他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了满盘皆输,一败涂地。到底是什么错误的决定使得吴三桂失败的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番吧。

为红颜一怒,成藩王大位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吴三桂。吴三桂,字长伯,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的父亲是曾任锦州总兵的吴襄。因此,吴三桂将门出身,年少就能练就一身武艺和骑射,这也为其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后来,吴三桂在崇祯皇帝年间,高中了武举人,又屡建奇功,因此被升任宁远团练总兵。

后来,明朝末年,农民军起义不断。其中,最具有实力的就是李自成所领导的大顺军。后来正是由李自成所带领的大顺军攻入了京城,使得崇祯皇帝自缢。事已至此,本来就仅仅是中原地区正常的改朝换代,只不过是由大顺取代了大明,由朱姓天下,变成了李姓天下。而关外的吴三桂也是看的清楚,有着投靠大顺的想法。要真是这样,或许也真就没有满清什么事情了吧。

可是,历史总是那么不如人意,只能让后人去无限的遐想。攻入京城的李自成或许惦记起了陈圆圆的美貌;又或者是担心吴三桂难以控制,怕他和明军南北夹击大顺;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李自成居然杀了吴襄满门,还强行的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子陈圆圆。故此,便有了开头诗词所言的那一幕“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可不仅仅是吴三桂的随便一怒,他这一怒,便起兵造反,归降了大清王朝,并引清军入关,这彻底改变了明末的结局。后来的故事,便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吴三桂同清军一起,参加了山海关之战,并打败了李自成,消灭了李自成的势力。最终,他替清朝杀害了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因功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并且同当时的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一起,一人在云南,一人在福建,一人在广东,成为了当时天下的三大藩王,合成三藩。

引三藩之乱,威大江以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历史的轨迹却常常如出一辙。曾经,商汤被藩周所灭,大汉受七国之乱,而那西晋更是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汉家衰微,五胡乱华。因此,可以见之,往往存在强大藩王的朝代,那些藩王总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在吴三桂成为了藩王以后,顺治帝在位时期,因为考虑到吴三桂手中握有兵权,因此对其采用了怀柔的手段,对其加以控制。而到了康熙在位,因其本就少时为帝,血气方刚,又知道大清饱受三藩困扰,便决定裁撤三藩。削藩,削的是什么?是王位,是军权,是他们的命。这严重动了藩王的利益蛋糕。因此,吴三桂对朝廷的削藩政策并不服气,又或者是他早就蛰伏了多年,便借助这个由头,起兵率先造反,自称为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事已至此,三藩之乱正是开,清朝康熙时期的最大的兵变就此拉开了序幕。

起兵之初,或许是吴三桂蓄谋已久,亦是清帝康熙年少缺乏经验,导致清廷准备不足,而吴三桂蓄势待发,宛如猛虎,虎啸山林。仅仅数月,吴三桂便一举攻克了贵州和湖南等地区,在长江与荆州的清军隔江而望。此外,他更是派遣大将,成功的拿下了川蜀之地。与此同时,三藩的另外两王靖南王和平南王也纷纷响应,分别在福建和广东发兵声援。尤其是靖南王,其兵锋势如破竹,更是打入了江南两浙和江西东部,差一点就饮马长江。

除此之外,因为清朝在中原统治时间不长,地方统治方式对待汉人残暴,百姓都仍就怀念着明朝。而汉家的有志之士更是纷纷揭竿而起,地方汉家州长,总兵也纷纷响应,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来尊吴三桂为大将军。更有甚者连台湾的郑家都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准备带领台湾大明之兵,反清复明。

划江而治,延误战机

因此,当时中原之地,尤其是长江以南的形式一片大好。清廷的统治力甚至几乎要脱离南方诸省,而且清廷准备不足,防线空漏,地方人心叵测,难以一时间抵御吴三桂以及诸多反清复明的起义军。而这时吴三桂的众多将军谋士纷纷请战,有的希望在荆州集结兵力,一鼓作气与荆州清军决战,直接打过长江直逼京师,将满清赶出关内。有的希望吴三桂能够效仿当年的汉高祖刘邦,汉昭烈帝刘玄德,去从西川之地,出兵攻取汉中,进而出兵关中,占据长安,立于不败之地,积攒实力,待天下有变,夺取天下。

而吴三桂最倚重的谋士,则指出可以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先攻取江西,与靖南王会师合兵,再攻取江南诸州,拿下南京,切断清王朝的粮道命脉,据江而守,以待天时,北伐中原,反清复明。这些方案在当时无疑都是极好的,都是的的确确有可能帮助吴三桂推翻清朝,一统天下的。这时候,或许就有朋友要问我了,哎不对啊,你明明说吴三桂做错了,失败了啊,可是我看这些方案都是有可行性的啊?

这些方案确实没错,但是可惜,吴三桂却全部都并未采取,而且仅仅聚兵于荆州对岸,按兵不动长达三个月。没错,就是三个月,正所谓兵贵神速,一鼓作气,而这也就给了清王朝机会。那这三个月吴三桂在干嘛呢?这也就是吴三桂所做错的决定。他居然放弃了大好优势,去跟康熙谈人生!谈什么人生?吴三桂居然打着和清王朝议和,想要同清王朝划江而治,并且让清王朝放回吴三桂的质子。

可笑,他一个五十岁的糟老头居然想和康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讲人生。康熙根本就不理会他,跟着他拖延时间,待一切都筹备好后,杀掉了吴三桂的质子和孙子。事已至此,大好形势全无,清朝也准备恰当,而义军内部却开始分崩离析。最终,被清王朝一一消灭。

结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都能听到一句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放在吴三桂身上,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切。吴三桂放任大好的机会白白流失,任由清王朝准备力量,而不是在清王朝来不急准备的时候,直接给予致命一击,可谓是遗憾终身,更是遗憾千古。最后我想问一下各位读者朋友,如果你是吴三桂,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标签: 吴三桂清朝

更多文章

  • 李自成都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为什么没有皇帝之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明朝

    对李自成明明当了42天皇帝,却为何无皇帝之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地悲歌里。听哀鸿、神州落日,人间何世!为快恩仇携一剑,未许高天堕地。秦始皇嬴政在称帝的时候,十分坚信的认为秦朝能够传承千秋万代,但是,最终也就存续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落幕了。纵观历史,中国的封建

  • 西汉最后一位皇后:揭秘王嬿悲惨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嬿,西汉

    小编以前介绍了西汉王朝末代皇帝刘婴,准确来说刘婴不是皇帝,因为刘婴从未登基为帝,王莽只是封他做皇太子,但后世仍把刘婴视为西汉王朝末代皇帝。现在小编要介绍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后,由于刘婴被王莽废掉的时候年仅3岁,那个时候他不可能有皇后,所以西汉最后一位皇后要往前推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是汉平帝刘衎,

  • 从当时的后妃排位来看,豫妃的地位为何比香妃还要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豫妃,香妃

    朝时期,秀女参加选秀的年龄是13到17岁,即使在普通的百姓人家,也很难见到20岁以上还没嫁人的女子,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后宫史上确实存在着许多大龄女入宫者,比如说皇太极后宫的宸妃海兰珠,人们怀疑海兰珠之前曾嫁过人,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一名大龄入宫者,她就是豫妃,当然,这位豫妃也极有可能嫁过人

  • 历史上真正的夏雨荷,还入宫当了皇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清朝

    看过《延禧攻略》的观众对其中的纯妃都有很深的印象,其实她就是我们在《还珠格格》中了解的“夏雨荷”。原来夏雨荷真的不是琼瑶阿姨杜撰的,历史上的夏雨荷也嫁给了乾隆更成为了皇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还珠格格》中的夏雨荷一生痴情却被皇帝的无情辜负了,最后只能孤独寂寞

  • 汉景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汉景帝是昏君还是明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汉景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景帝作为一个皇帝,杀功臣,杀外戚,杀权臣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有人挡在皇权的路上,那么皇帝就有一万个理由杀了他。更何况当臣子做了一些特别犯忌讳的事时,他就非死不可了,文帝时期周勃不也发出了“吾今始知狱吏之贵”的感慨,更何况,你们所谓景帝的“寡

  • 同样是蜀汉集团的谋士,法正到底是哪里吸引了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正,刘备

    法正是蜀汉集团最重要的谋士,其军事才能远非诸葛亮可以比拟。法正在世时,蜀汉集团才正式进入了扩张期,也让刘备的职业生涯进入了巅峰时期,所以刘备就对法正过度的喜爱和信任?众所周知法正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虽然有才能,但作为集团首脑的刘备也不至于如此偏爱法正。那么法正到底在哪里吸引了刘备呢?下面中国历史故

  • 法正究竟有多厉害?竟可比拟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正,曹操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

  • 雍正登基后疏远老十四,亲近老十三的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为何把亲兄弟十四阿哥囚禁了,反而把十三阿哥,给捧上了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提康熙和雍正,必然会想起“九子夺嫡”。虽这事几乎被认定为是康熙晚年的悲哀。但若换个角度去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一下子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候选人,比之后来,就算想“进行比较,伤

  • 敦肃皇贵妃:雍正朝第一位皇贵妃,深受雍正的宠爱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敦肃皇贵妃,清朝

    对敦肃皇贵妃年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康熙、乾隆比起来,夹在中间的雍正不仅执政时间没有他们长,子女嫔妃也没有他们多。雍正有过十个儿子,活下来能长大的,也只有五人,女儿中活到嫁人年纪的仅一个,他倒是有不少养子,却和后宫的女子扯不上什么关系了。有趣的是,如此少

  • 关羽为何能被称为武圣?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 ,东汉末年名将。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传颂的武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