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官渡之战爆发后,曹操选择官渡来阻击袁绍是为何?

官渡之战爆发后,曹操选择官渡来阻击袁绍是为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80 更新时间:2023/12/26 7:43:32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官渡之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改变历史走向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偶然间小编突然有一个疑问,官渡到底在哪,曹操为何选择此地阻击袁绍,并最终决战?

官渡之战的背景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董卓趁乱进京祸乱朝政,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天下就此陷入大乱。公元190年至199年,十年的期间,各个军阀集团互相攻击,争夺地盘,吞灭兼并。到了公元200年,北方除关陇和辽东两个边隅地区外,八州之地为袁曹两大军事集团所分割。

袁绍据有河北青、冀、并、幽四州,曹操兼并河南司、豫、兖、徐四州。两大集团旗鼓相当,军事上袁强曹弱,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优于袁绍。一山难容二虎,袁曹争雄必然爆发,公元200年二月,袁绍正式率领十万步卒,一万精骑南下进攻曹操。

袁绍先是进军黎阳,包围白马,曹操率张辽关羽荀攸计谋斩颜良,然后在延津之战斩文丑。两次小规模战役,打击了袁军的士气,但是袁军毕竟兵多将广,袁绍依然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曹操退到官渡,选择在此阻击袁绍南下的脚步。

曹操选择官渡的原因

官渡在哪,曹操为何选择官渡作为阻击袁绍?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将广是作为进攻方,曹操兵力少于袁绍是作为防守方。既然作为防守方,曹操应该选择地势险要,能够有利于自己防守的地形阻击袁绍,为何曹操没有选择白马、延津这些黄河渡口,凭借黄河之险来阻挡袁绍呢?

答案很简单,黄河渡口太多,袁绍兵力优势明显,曹操不可能堵住所有渡口,所以在白马、延津进行了小规模接触之后,曹操不断后撤,最终在官渡停下,布置阵地等待袁绍来攻。曹操之所以选择官渡,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补给线的距离。冷兵器时代,一场大战往往都是旷日持久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阵冲啊杀啊就结束了。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一直到十月,共历时9个月,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时间。所以,粮草军需的供应就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砝码。

官渡处于黄河以南,距离许都直线距离只有87KM,选择这里有利于缩短曹军的补给线,另一方面拉长了袁军的补给线(中间还有黄河)。日后长期相持的过程中,曹操多次派军队袭扰袁绍的运输线,包括最终火烧乌巢扭转战局,都是在补给方面做文章。

第二,官渡特殊的地理情况。虽然官渡是平原,没有什么险要的山地可以防守,但官渡依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那就是水网密布(汉末三国还相对湿润)!袁绍不管是军队还是物资,渡过黄河后,还有阴沟水,鸿沟水、濮水、济水、汴水、睢水等水网层层阻隔。

另外,官渡口本身三面环水,北边是官渡水,东面是中牟泽,西面是圃田泽,中间只有宽约数里,长约二十里的地方可供袁军正面进攻。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曹操利用有限的兵力部署防守的阵型,以消弭袁军兵力多的优势。而且面对水网密布,袁军也不好分兵。

简而言之,官渡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成为曹操挑选的最佳防守地点。经过长期的相持,最终曹操火烧乌巢,使得袁绍军心大乱,成功击败袁绍。官渡之战后,曹操利用七年的时间彻底扫平袁氏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标签: 官渡之战汉朝

更多文章

  • 都说诸葛亮是病死的 后人为何没有记载其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了解:诸葛亮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怎么死的,都说是得病死的,为什么后人没有记载?三国演义这部书中说诸葛亮是累死的。还有司马懿通过询问得知诸葛亮早晚要被累死,因为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铁打的人也会被累趴下。那么,诸葛亮到底得的什么病呢?很遗憾,

  • 刘彧的皇位是怎么来的?l历史上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彧,南北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明帝,名刘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刘彧称帝以前,是前废帝刘子业在位。刘彧当时被封为湘东王,是刘子业的叔叔。刘子业年少继位,任意妄为,性格残暴,行为荒唐。他滥杀朝中大臣,其中包括

  • 位面之子指的是什么 刘秀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位面之子

    还不知道: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位

  • 历史上朱翊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是何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翊钧,明朝

    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生于1563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万历真的算不上一个好皇帝,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意气用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一生都没有长大,一直都在闹小孩脾气。皇帝是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刘伯温地位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伯温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伯温,明朝

    还不知道:明朝刘伯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的一生,究竟做了哪些贡献?中国民间,一直以来,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人们将刘伯温与诸葛亮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可见,刘伯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蛮高的。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 朱元璋当初想要派兵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什么要站出来死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对朱元璋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国后,要派兵灭掉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来死谏?这是朱元璋一生中最愤怒的时候,恨不得直接将日本给扬了。好在一旁的刘伯温拼死相劝,朱元璋才冷静下来。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痛恨日本呢?刘伯温又是怎么说服朱元璋的呢?在古代

  • 三国时期典韦与许褚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差距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

  •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邈,曹魏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

  •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

  •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建文帝,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