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当初想要派兵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什么要站出来死谏

朱元璋当初想要派兵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什么要站出来死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3/12/26 12:57:50

朱元璋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国后,要派兵灭掉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来死谏?

这是朱元璋一生中最愤怒的时候,恨不得直接将日本给扬了。好在一旁的刘伯温拼死相劝,朱元璋才冷静下来。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痛恨日本呢?刘伯温又是怎么说服朱元璋的呢?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和日本建立了联系。唐朝时,日本就经常派人来学习先进的文化以及技术。在这个期间,中华文明一直和日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直到元朝建立之后,这个局面被彻底改变。

当时的元世祖建立元朝之后,效仿之前朝代的皇帝,与各国恢复朝贡体系。对于蒙古铁骑的威名,周边小国早有耳闻,所以都心甘情愿的做元朝的小弟。但有一个国家不老实,它就是日本。

日本在经历幕府时代后,国力大增,也开始不把周边国家放在眼里。面对元朝恢复朝贡体系的要求,日本直接拒绝了。

忽必烈那叫一个气,随即发动了对日本的战斗。蒙古不止是铁骑无敌,海军力量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南宋的灭亡,就是因为被蒙古海军打败。

但元朝似乎太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先后发动的两次侵略日本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元朝再未提攻伐日本的事情。

在见到如此强大的元朝,都奈何不了自己之后,日本就更飘了。一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日本还是非常嚣张的态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和元世祖忽必烈一样,派人去日本,要求他们恢复朝贡体系。但他们给的答案,依然是拒绝。除此之外,他们还杀害了朱元璋派出的使者,这可给朱元璋气的不行。

老朱戎马一生,那能让别人骑在他的头上呢?随即就要灭掉日本。最终还是在刘伯温的劝说之下,朱元璋才放弃了这个念头,那么,刘伯温说了什么呢?

谁能想到,几百年前的朱元璋居然曾想过灭掉日本,但却被刘伯温极力劝阻下来。

刘伯温是个博学的能人,朱元璋能够打下天下,也都是靠着刘伯温给的几个关键性意见。所以在一些大事上,朱元璋还是听刘伯温的。刘伯温为了不让朱元璋打日本,给出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元朝两次灭日无功而返。

日本距离明朝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真的要打,肯定要造战舰。而造战舰,则需要巨大的投资。到时候又需要百姓去做徭役,而刚刚兴起的大明,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再一个来说,就算真的去打日本,也不见得有多少胜算。

首先长途奔波作战,对于明军肯定是不利的。再一个,海上天气无常,时不时就有大风大浪。当年元朝第二次攻伐日本的时候,就是因为恶劣的天气,导致元军大败。

如果真的去打了,到时候落得个大败而归,也会引起周边藩属国的动摇。说不定有小国趁机脱离附属,对刚刚建立的明朝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到时候周边到处树敌,新兴的王朝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说不定,还会有第二个“五胡乱华”发生,届时,中原又要回到分裂的局面。而除了给出元世祖忽必烈的案例之外,朱元璋也给出了第二个原因,这个原因让朱元璋彻底打消攻伐日本的想法。那么,刘伯温说了什么呢?

朱元璋定下规矩,后世之君不准去攻打日本,这是为何?

刘伯温为了劝解朱元璋不要攻打日本,给出的第二条原因就是攻打日本没有任何意义。首先来讲,发动战争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日本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对于明朝来讲根本不值得稀罕。

而且,就算明朝打下了日本,也难以管控,毕竟当时的海运条件有限,往返日本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日本被攻占后发动起义,大明也很难应对。

再一个来讲,就是当时的日本,对明朝根本没法形成威胁。真正对明朝形成威胁的时候,是在后期。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有戚继光俞大猷(you)这样的猛将,也不值得害怕。

总的来说,刘伯温劝告朱元璋不要攻伐日本,就是害怕得不偿失。毕竟明朝刚刚建立,百姓们经历连年战争,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朝廷也需要发展国家经济。

而考虑到日本不愿意朝贡的嚣张态度,朱元璋害怕后世之君一冲动就去攻伐日本,所以在《皇明祖训》中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但朱元璋可能没想到的是,在后世中,他所谓的这个不征之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朱元璋真的出兵攻伐日本,有机会打下么?

当时明朝一大批悍将也都在,像徐达、汤和、蓝玉等人。而且,朱元璋也有不少擅于水战的将领。当年和陈友谅决战时,朱元璋就是在海上打赢的。这样一直强大的队伍,如果真的去攻伐日本的话,那结局真的不太好说。

只要运气好点,不碰到大风大浪这样的天气,说不定我国现在的领土会多出一个岛屿。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朱元璋没有攻伐日本,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么?

标签: 朱元璋刘伯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典韦与许褚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差距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

  •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邈,曹魏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

  •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

  •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建文帝,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

  • 努尔哈赤死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位 他真的篡位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皇太极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死后,为何由皇太极继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6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8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其实努尔哈赤子嗣众多,一共有16个儿子,那么

  • 吕蒙在杀关羽父子后突然就暴毙了 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吕蒙,关羽

    对吕蒙杀死关羽父子后,为何就突然暴毙而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东吴主将吕蒙趁着蜀汉大将关羽在外率军作战之际,尽起东吴大军袭取荆州西部三郡,而在外率军作战的关羽获悉此情况之后,当即率军回撤。与此同时,关羽在率军回撤时,派出使者去责问吕蒙为何违背

  •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刘禅是尊重还是恐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禅

    还不知道:是尊重,还是恐惧?三国时期,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非常复杂,既有尊重,也有恐惧,并且害怕的成分更多一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他没有能力反抗,就只好作出一副顺从的样子。当诸

  •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穆之,南北朝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穆之是汉高祖子齐王刘肥之后,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后来被建武将军、琅邪内史江敳征召,担任主簿。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刘裕向何无忌征求担任主簿的人选,何无忌推荐了刘穆

  • 太子朱标死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立朱棣为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朱棣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为何不传位朱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事情起因,由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逝,因此,皇位传给谁呢?曾经成为了一个难题,其实朱元璋也曾考虑过,燕王朱棣,因为无论各方面的能力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其次,朱元璋为何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呢?其实背后有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