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灭亡刘禅被俘 刘禅最后为什么还能被优待

蜀汉灭亡刘禅被俘 刘禅最后为什么还能被优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3/12/26 18:54:16

对蜀汉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后,刘禅为何被优待封公?

说到安乐公国,许多人或许有些陌生,内心会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国家?怎么没有印象,其实安乐公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它只是一个国中之国,一个蜀汉皇帝投降被曹魏优待的封国,首任国君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他就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禅。

公元263年,随着曹魏军队压境,刘禅不顾群臣之意,听从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向曹魏投降。曹魏兵不血刃的接管蜀汉国都,至此东汉末年分三国的三国时代走向终结,三国魏蜀吴中的蜀汉不在、曹魏也被权臣司马昭彻底架空,离被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吴国虽在但也是江河日下。听闻蜀汉刘禅的投降,司马昭开心至极,立马遣兵将刘禅以及一些蜀汉重要大臣一起送往洛阳。在洛阳城魏元帝曹奂在司马昭的授意下接见了刘禅等人,并对他们进行封赏,其中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以及其他封赏等,对于跟随刘禅而来的一些蜀汉大臣,曹奂也进行了封赏,具体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

对一国降臣,如此封赏,不可谓不说曹魏或者司马昭的大手笔,曹魏(司马昭)如此优待刘禅等人,自然有其目的性,按说蜀汉已经被灭了,已经被曹魏接管了,司马昭完全可以在刘禅来洛阳之后一杀了之,可现实情况却是刘禅被善待了,没有被赐予毒酒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去世之法,这是为何呢?

其实对于刘禅的投降,刚开始司马昭还是带着防备之心的,他深怕刘禅不是真心投降,曾多次予以试探,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试探就是刘禅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那个经典名言。话说刘禅被送到洛阳之后,有一次司马昭特意设宴款待刘禅,在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命人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这时蜀汉的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唯独刘禅不为所动,没有半点悲伤之意。司马昭很奇怪,故意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则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之后俩人又闲扯了许多,自此之后司马昭对刘禅不再怀疑,刘禅也安乐的在自己封国度过余生。

当然以上只是权臣司马昭对刘禅的试探,其实更深层次讲司马昭如此优待刘禅其深层含义有以下几点,其一恶心曹魏政权,蜀汉的投降让本就是傀儡的曹奂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作为东汉末年崛起的三国,蜀汉败在了后人的手里,连皇帝都投降放弃了先祖的基业。自己先祖创建的曹魏何尝不是败在了后人的手里呢?只是此时还没有被取代罢了,曹奂了解自己被迫禅让或者意外身死只是时间问题,可就算了解如此,曹奂还得在司马昭的授意下恩赐阶下囚刘禅,如此情形若是让曹魏创建者了解该做何感想。

其二不杀刘禅,优待刘禅则是为了彰显曹魏(在司马氏的眼中曹魏早已是自己的天下,只是时机不到没有取代罢了)的仁义和气度,顺便笼络人心;同时也是做给外面的人看的,那主要是给谁看呢?一个是给蜀汉百姓看的,当时蜀汉虽然在刘禅的带领下投降了,但还有一些残部在顽强抵抗,另外曹魏接手了蜀汉,自然要派官员、将领前去治理,若此时蜀国的百姓了解自己的君王在洛阳被优待,那他们的抵抗行为会减少许多,叛变反抗的事情也会大大减少。另外一个是做给东吴看的,当时曹魏实力虽然远胜于东吴,但想要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东吴还是有困难的,此时刘禅的投降可以给东吴做一个表率,潜台词就是你看刘禅投降后,被我们如此优待,你也不要做无所谓的抵抗,赶紧投降吧!至少在心理层面上,东吴那种拼死反抗的心理被干扰,就算不能真的让东吴直接投降,至少在以后想要讨伐东吴时,减少了他们宁死不降、拼死抵抗的决心。

其三不杀亡国之君刘禅,主要是当时的人在意名声,还有着先秦时期的遗风,讲究所谓的灭国不绝祀传统,即国家可以灭,但该保留的祭祀还是会给你保留,比如曹魏取代东汉时,也是将汉献帝优待起来,允许汉献帝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刘禅是投降过来的,礼仪稍微是要降低的,但在封国内祭祀先祖还是可以的。后来曹奂禅让天下给司马炎后,司马炎也是允许曹奂在封国内祭祀先祖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是后来的宋武帝刘裕不讲武德在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后残忍地将其杀害,首开恶例,自此之后禅让的君主很难有善终的了,当然这是后话。

总的来说刘禅投降后被优待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他的必然性在于自从蜀汉的肱骨定军之神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军心不再,刘禅又志不在收复河山,朝堂又被奸佞之臣干扰,蜀汉国力每况愈下,在此情况下蜀汉面对国力强盛的曹魏岂有不被吞并之理;他的偶然性在于刘禅投降的时机和时代,他投降曹魏之时,曹魏外有东吴的掣肘,内有司马氏的篡权,如此刘禅被树立为典型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当时的时代对亡国之君还比较友好,刘禅就是在这样的复杂时局中为自己争取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等

标签: 蜀汉刘禅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原本就有野心 司马懿最后为何选择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的谋反野心是一开始就有,还是后来萌发,何时有造反之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是谋反这事,成功可以获取大权,失败就是身死族灭,任何人有谋反之心并开始付诸实施,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 蠕蠕公主:北齐神武帝、文襄帝的妃子,她的婚姻生活过得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蠕蠕公主,北齐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530年―548年)柔然可汗阿那瑰的女儿,蠕蠕就是柔然的别称。北齐神武帝、文襄帝的后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柔然强盛,与西魏通和,想连兵东伐东魏;东魏执政渤海王高欢令杜弼出使柔然,为世子高澄求婚。阿那瑰说:“高王自娶则可。”高欢犹豫,尉景

  •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图谋不轨但得到极力保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立为太子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

  • 后世对李承乾的评价如何?唐太宗是如何纪念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德年间,作为皇孙,受封中山郡王。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聪明仁爱。 唐太宗爱子有加,派陆

  •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嘉贞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嘉贞,唐朝

    张嘉贞(666~729年),字嘉贞,蒲州猗氏县(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成纪县丞张思义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垂拱元年(685年),举明经进士,授平乡县尉。长安二年(702年),得到武则天召见,擢监察御史,迁秦州都督,转并州长史、天兵军节度使。开元

  • 赵云作为常胜将军两次救主 赵云为什么只是一个杂号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三国

    两抚幼主,一生为蜀尽忠的赵云,却只是个“杂号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首先来看看在三国时期武将的职位高低排序: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四安(四平)将军、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司马。据《三国志·关张

  • 诸葛亮原本可以除掉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关羽去守华容道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诸葛亮

    还不了解:曹操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本可擒杀曹操,却为何故意派关羽去把守华容道,放了曹操?事实上,诸葛亮就是故意放过曹操的!而他之所以这么干,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诸葛亮故意放过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被周瑜的一把大火打得大败,灰溜溜地向后方逃

  • 历史上王俊是什么人?他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俊,汉朝

    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在东汉末期烽烟四起的年代,曹操以一个名微众寡的小军阀起家,最后能战败群雄,统北方,与他重视阵才,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著名的“唯才是举”政策,就是他为了广罗人才而亲手制定的。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聊聊曹操非常欣赏的一位文人王俊。王俊,字子文,汝南名士,与

  • 卫子夫当初只是歌女出身 汉武帝为何废陈阿娇改立她作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陈阿娇,卫子夫

    还不知道:陈阿娇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陈阿娇的被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卫子夫的上位是偶然中的必然。首先分析陈阿娇被废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陈阿娇恃宠而骄,与汉武帝的感情日渐淡薄

  • 魏明帝曹叡是什么出身?他的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叡,三国

    曹睿,魏明帝,字元仲,文帝死后继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后世很多猜测,曹叡其实是袁家的后代,因为他的母亲甄氏,本来是曹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史书记载曹叡的年龄和出生年份,存在很多矛盾之处,所以才有这种猜测。根据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39年曹叡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