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宣帝刘询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宣帝刘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48 更新时间:2024/1/1 11:22:09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西汉宣帝刘询的详细介绍。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无嗣,大司马霍光拥立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的27天就被权臣霍光提请其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废掉。在确立继任人选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已入宫见上官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日登基为皇帝,承嗣汉昭帝,隔年改元本始。

大事年表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宣帝刘询出生,不久后即因“巫蛊事件”牵连被关进监狱。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刘询获释,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七月,刘询在以霍光为首的大臣拥立下登基。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归己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48年1月10日(黄龙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戌日),汉宣帝刘询逝世。

刘询,原名刘病已,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即位前亦曾下狱)。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

神爵二年(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宣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的中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景象史称“宣帝中兴”,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

在以制定庙号、谥号极其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中宗宣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皆是一代英主),可见其功德之高。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冬,刘询得病,12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不久,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后妃子女

汉宣帝的皇后

许皇后(恭哀皇后,许平君,即许广汉之女),生汉元帝刘奭

霍皇后(霍成君,即霍光次女)

王皇后(邛成太后)

汉宣帝的妃嫔

华婕妤,生馆陶王(主)

张婕妤,生淮阳宪王刘钦

卫婕妤,生楚孝王刘嚣

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刘宇

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刘竟

汉宣帝 儿子

汉元帝(刘奭)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竟)

馆陶王

(注:《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是时,馆陶王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皆爱幸。”除此处外,《汉书》中没有关于馆陶王的记载。

有人认为根据颜师古注版,馆陶公主母亲应该是华婕妤。其它版本写作馆陶王。也有人认为馆陶王确实存在,并非是馆陶主的笔误。)

汉宣帝女儿

长女馆陶公主(刘施),下嫁于永

某女敬武公主

标签: 西汉宣帝刘询

更多文章

  • 杨家将全部战死沙场了吗?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杨家将

    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那么杨家将全部战死沙场了吗?杨家将还有后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

  • 李祖娥: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她的一生有多坎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祖娥,北齐

    李祖娥,即齐昭信皇后,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上党太守李希宗次女,母为博陵太姬崔幼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祖娥出生于著名的高门士族赵郡李氏,属于当时没有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她的父亲李希宗,当过上党太守,膝下数女,个个温婉可爱。李祖娥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 在古代女史最早出现在何时?主要是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史,周朝

    在传统社会中, 阶级或等级的划分是很严格的, 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女史”这个词,最早出自《周礼天官》中的一句:“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由此,在我国古代女史,指的是一种官职,但并不是字面上指女性史官的意思,其具体职务其实主要为掌

  • 历史上汉武帝继位之后朝政是什么样的?臣僚们政治集团有何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十六岁即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汉武帝刘彻继先父之业而为君,同时也继承了先父留下的人才班底,但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指导终使他将旧班底的人物逐步抛弃,并组建了听命于自己的臣属集团,汉武帝时期的臣僚组成的全新政治集团与汉初无为而治的政治集团截然不同,这些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辽简介:为人恪尽职守,历尽坎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辽,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

  • 从一个流氓变成开国皇帝 刘邦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高祖刘邦,凭什么从一个流氓变成名留青史的开国皇帝呢?要说历代的开国皇帝哪一个人品最差,这一个位置非汉高祖刘邦莫属,同时他还有流氓皇帝的“美称”。其实刘邦在没发家致富之前,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整天游手好

  • 毕士安简介:北宋初年宰相,支持寇准并力主宋真宗亲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毕士安,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毕士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 嘉庆四次遇刺都成笑料 嘉庆皇帝为何没有找到根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庆,清朝

    对嘉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皇帝4次遇刺,每次事件都成后人笑料,为何嘉庆没找到根源?在常人眼里,古代皇宫都是戒备森严之地,因为这是一个王朝中心的中心。不仅有层层侍卫,而且还有防卫措施。后来把皇宫比作“深宫”,连鸟儿都飞不进去,来形容皇宫的严密警卫。但

  • 历史上王安石为什么要罢相?晚年过得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安石,北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王安石罢相的故事。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神宗满面愁容,欲罢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认为天灾即使尧舜时代也无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监安上门郑侠反对变法,

  • 李仅:唐肃宗李亨第五子,在泾原兵变时,惨遭杀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仅,唐朝

    李仅(734年—783年11月2日),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肃宗李亨第五子,母为陈婕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以皇孙,册封为新城郡王,授鸿胪卿。至德二年冬,授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彭王。乾元三年,遥领河西节度使。建中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