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真的下手了吗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真的下手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3/12/25 1:38:55

赵匡胤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斧声烛影”“金匮之盟”,赵匡胤是不是被弟弟赵光义害死的?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君王,他宅心仁厚,贵族出生,待人十分诚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

纵观中国史,最“传奇”的得到皇位的君主有两个,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就是赵匡胤。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放牛娃到和尚、再到乞丐、然后到起义军、最后一跃而起,当上了大明的开国领袖,他几乎把人生中该品尝的酸楚统统体验了个遍,纵览朱元璋的一生,可谓十分不易。

中国史上大概有四百多位皇帝一百多个王,然而像朱元璋这样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他几乎神一般的存在,即便放眼世界史,他这样的人物或许也找不出第二个。最主要的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非常关心百姓,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是中国皇帝里“勤政”的典范,也是中华史上非常传奇的一位英主。

再提起赵匡胤,历史上像赵匡胤这样高贵出生的皇帝很多很多,但是像他这么轻易就当上皇帝的或许也只有他一个。

相传,赵匡胤和柴荣、郑恩是结拜兄弟。但是郑恩最后被赵匡胤借桃花宫醉酒杀害了,当然这完全是传说,历史上压根没有此事。

赵匡胤起初投奔的是郭威,遂跻身武行,后又投奔到了周世宗柴荣麾下,柴荣非常赏器赵匡胤,他跟着雄才大略的柴荣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最后官至殿前都点检,据说还独创了太祖长拳。可不幸的是柴荣病倒了,随后便撒手人寰,周恭帝即位不久,赵匡胤领命抵御北汉及契丹的联军,尔后在陈桥兵变之时被拥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黄袍加身”。

(赵光义影视剧照)

赵匡胤这个皇位在众人眼里,可谓得来的极其容易,尤其在他母亲杜太后眼里,觉得实在是太容易了。赵老二从人家孤儿寡母手里“窃来”江山,况且还是好兄弟柴荣打下的江山,简直是太轻巧了。老三又拥戴着一众人给老二黄袍加身,这些事情,杜太后都心知肚明。而且据传,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还受到过母后的“亲自点播”,当然这事是真是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在评书里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据说赵匡胤的母亲有天挑着俩竹篮子路过一座寺庙,期间碰到了一位老和尚正在泉边打水,这时候杜太后正好迎面走过,忽然老和尚起身说,施主留步,容我一观,接下来老和尚凑近身子揭开长担两边的大竹篮,随后双手合十,半欠了一下身,神色慌张地准备离开,杜氏开口说,高僧有言但讲无妨,老和尚回身只说了一句:“施主贵命,请速速赶路,担上两龙万勿受凉!”,和尚走远之后,杜太后才回过神来……

这些都是野史记载的一些传说,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和帝王之气是一般皇帝根本没有的,他心底清正,宽仁大度,好学不倦,勤政爱民,远于女色,崇尚节俭等,这些好品质,纵览历史上这么多的皇帝,也是为极个别。

他在位时最大的贡献就是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一统,结束了自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他当上皇帝之后,给华夏百姓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生活局面,尤其是对读书人的优待,历史上的读书人从来没有像在大宋这么幸福过,他开的宋代也是历史上最有钱的朝代,但同时也为重文轻武、为中华的尚武精神退步埋下了重重的伏笔,以致后期南宋武将面对的那种尴尬局面,也算是太祖带的头,因为他的江山本来就是这么得来的,自己类似于总司令,妹夫小高又是总参谋,谁掌握重兵谁就有说话权,正如安重荣所言:“天子宁有种也?兵强马壮者为之耳!”那个年代,还真是这样!

但是,赵匡胤的去世之谜,在历史上成了一个来来回回尽管轮流打的官司。《湘山野录》里关于斧声烛影的场景描述,可谓极尽详细,如同演电影一般,还有赵光义调戏什么花蕊夫人的趣谈,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所谓赵普和赵光义弄的什么太后遗留的“金匮之盟”,后世极为质疑,因为太祖一直到去世之前,身体都非常强壮,没有任何的患病迹象。再加上太祖驾崩之后,他的几个儿子疯的疯、癫的癫,并陆陆续续在短短几年内相继死去,从这一点看来,赵光义是否行凶,着实惹人质疑。尔后,我又翻阅了许多书籍,几乎所有的作者,笔锋都倾向于赵光义是凶手,是他在“斧声烛影”间,用玉斧杀死了哥哥赵匡胤。而且我本人也认可这个说法,我觉得太祖之死,凶手就是他弟弟赵光义。

其实赵匡胤早有感知,只是他对亲弟弟下不了手,再加上赵匡胤本人十分孝顺,又非常听杜太后的话,因此在犹豫辗转之间,被弟弟“捷足先登”。

不过历史真的很有意思,187年之后,一切因为赵构的一个梦,情形彻底转变,赵匡胤的子孙又当上了皇帝。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苍天有眼,不过回头一叹:历史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也只有老天爷才了解……

那么关于赵匡胤的死,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见解?不妨留言,咱们交流交流!

标签: 赵光义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杨荣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荣,明朝

    杨荣,明朝前期大臣,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是一个由平民创立的王朝,也是代表着汉族从少数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的一个王朝。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经受过军阀混战的年代,所以在自己建立王朝以后,采取了同姓封王的政策,朱元璋认为这些藩王

  • 朱棣当初抢宁王兵并承诺平分天下 宁王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棣,宁王

    还不了解:宁王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锐兵马,承诺事成平分天下,最后宁王下场如何?“靖国难”这事怎么能用抢呢?明明是宁王主动“献出”兵马嘛,至于朱棣成功夺取皇位之后,那宁王一定是深明大义继续做宁王嘛。这剧本是一定要这样才对嘛。当年朱棣被

  • 赵頵:宋英宗赵曙第四子,为人端重明粹,喜爱医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赵頵,北宋

    赵頵(1056年―1088年),男,汉族,初名赵仲恪,宋英宗赵曙第四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初封大宁郡公,进封鄮国公、乐安郡王、嘉王。历任武胜、山南西、保信、保静、武昌、武安、武宁、镇海、成德、荆南十节度使,后徙

  • 岳乐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乐,清朝

    岳乐,出生于赫图阿拉,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顺治因为爱妃董鄂妃病逝,因为董鄂妃的儿子早夭,顺治也紧随其后身染天花。这个时候,顺治的儿子都是幼童,他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又害怕年幼的孩子守不住皇位,所以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已经成年的哥哥岳乐。不传子而传

  • 刘旦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旦,汉朝

    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浩瀚长河里,最引人注目的身份就是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汉武帝的皇三子刘旦,在刘弗陵当了皇帝以后,一直心中不服,两度造反。尽管刘弗陵多次饶恕他,但他依然不消停。那么,刘旦为什么那么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才是皇位继承人呢?在刘旦

  • 李渊退位后留给30多个孩子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武则天是怎么一招解决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唐朝

    对李渊的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退位后生下30个孩子,李世民头痛不已,武则天是怎样解决的?兄弟姐妹多,在古代农业社会是一件好事,人多力量大,人多劳动力就多,除此之外还能很大程度避免兄弟姐妹受到欺负。可万事无绝对,人多这件事儿若是放到皇室内部,非但不是一

  •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北伐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因为古今地理有所不同,关于诸葛亮北伐可以走哪些道路历来有所争议,不过一般认为有六条,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还有就是顺沔水而下攻击上庸、魏兴。

  • 历史上马超是于何时投靠的刘备?之后是什么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国大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公元215年,西凉马超投靠了刘备。至此,蜀汉政权的“五虎将”终于聚齐了。很多人认为,马超投靠刘备后,和刘备之间并不是君臣关系,而仅是一个依附的关系。马超也不是刘备帐下的将领,而是“客将”的

  • 没藏氏:李元昊的情妇,她的一生有多坎坷曲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没藏氏,西夏

    没藏氏,即宣穆惠文皇后,西夏景宗李元昊之情妇,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权臣没藏讹庞之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没藏氏和若干女人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的部分故事被史册所记载,这相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因

  •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宏,汉朝

    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东汉第十一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说是东汉之乱始于桓、灵二帝,其实小编认为真正的致乱其实就是汉灵帝时期,宠幸十常侍,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是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用《三国演义》中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