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的那些狐朋狗友是如何成为将国之才的?

刘邦的那些狐朋狗友是如何成为将国之才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3/12/31 19:55:04

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末乱世,二世胡亥昏庸无道,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沛县泗水亭长刘邦,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在人力和天命的共同作用下,刘邦成为项羽最大的竞争对手,之后击败项羽,创立大汉帝国。

在刘邦一无所有之时,身边就有一帮朋友,其中就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等。樊哙是个卖狗肉的屠夫,周勃以编制竹子器具为生,别人家有了丧事,周勃也去帮着做吹鼓手,夏侯婴也只是个养马的车夫。

这些人出身低微,做的也是非常普通的底层工作,但自从跟随刘邦起义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战功赫赫,还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汉朝的开国元勋,被后世人提起,也是翘大拇指称赞。

那么为何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经历平平、出身普通,却能成为汉朝顶级军事人才?

一、出身低,不代表能力差

在封建社会,要想出人头地也是非常难的,在汉朝,要想为官,除了能力出众,还需要他人的举荐,如果有个妹妹是皇帝的妃嫔,那就更好了。西汉皇帝选拔人才,常常是从外戚中挑选,所以外戚在汉朝一直都有市场。

就好比卫青、霍去病,如果没有卫子夫飞上枝头变凤凰,那么卫青、霍去病也远无出头之日,可见出身低微,不代表能力差。我们再举个例子,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此人名门之后,出身显贵,别看熟读兵书,却只懂得纸上谈兵。

公元前260年,赵括代替廉颇成为赵军主帅,一上战场就被白起杀得大败,数十万赵军被坑杀,而赵括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由此可见出身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或许出身高,得到的机会和资源远大于普通人,但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自身的素质和努力。

史料记载:

“所将卒当驰道为多。赐爵列侯,剖符世世不绝。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

周勃虽然没有韩信名气大,但在统一战争中建功最多,战场之上势如破竹,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之后被封为绛侯,拜为太尉。虽然刘邦大杀功臣,却对周勃十分信任,在弥留之际,刘邦还曾说过:

“安刘氏者必勃也。”

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而范曾已经决定暗杀刘邦,以解决心腹大祸。当初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称王,等到刘邦先占领了咸阳,项羽就不认账了,要出兵讨伐刘邦,刘邦实力不足,便撤出咸阳,城内财物、美女,没有损失。

为了安抚项羽,刘邦到鸿门赴宴赔罪,酒席之前,范曾授意项庄刺杀刘邦,为了搭救刘邦,樊哙闯入营帐。在后人的印象中,樊哙只是个勇武的粗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樊哙粗中有细,心思同样缜密。

樊哙闯入营帐,对项羽说了这样一番话: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人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刘邦占领咸阳不假,但很快就撤出了军队,将咸阳还给了项羽,还到这里请罪。理论上说刘邦何罪之有,况且项羽曾说过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才是食言的那一方,项羽认为樊哙说得对,这才放了刘邦一马。

樊哙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而夏侯婴作为驾驶员,救了刘邦多次,如果没有夏侯婴高超的驾驶技术,刘邦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

二、刘邦知人善任,领导有方

如果单论军事能力,刘邦不如韩信,论战略权谋,刘邦不如张良、陈平,论安抚百姓和后勤工作,刘邦不如萧何。刘邦在众多开国皇帝中,军事才能很一般,但他的成就却是最大的一个,刘邦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会用人。

跟随刘邦起义的这些人,都能被安排到合理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刘邦统一之前,基本上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刘邦敢于封赏和放权,这跟项羽的做法有巨大差异。

项羽勇武过人,也颇有军事才能,尽管项羽待士兵还不错,但项羽不舍得封赏,也不愿意放权给将领。这样一来,他属下的很多人才都投奔了刘邦,其中就有陈平、韩信等人。

可见跟随一个好领导的重要性,哪怕你能力再强,领导却是个小肚鸡肠之辈,那么想要出头就难上艰难。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成为汉军中的一员,刘邦毫不吝啬权位,直接封韩信为大将军,在汉朝,大将军的职位至关重要,可见刘邦的魄力和胆识。

史料记载:

“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在韩信的就职演说中,韩信曾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刘邦在军事才能上不如项羽,刘邦则主动承认了这一点。身为最高领袖的刘邦,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在难得。

也正是因为刘邦的大度和宽容,让韩信做大做强之后,仍念及沛公的恩德,否则,一旦韩信自立为王,那么刘邦这天下也就难坐了。在英明的领导手下做事,自然是事半功倍,韩信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帮助刘邦统一天下,韩信的功劳当属最大。

夏侯婴曾经为了救下刘盈和鲁元公主,当面和刘邦顶撞。在彭城之败后,夏侯婴驾车,刘邦坐车,路上救下了刘盈和鲁元公主,而刘邦为了活命,多次将两个孩子踢下车,夏侯婴则一直护着两个孩子的周全。

最后成功脱险,哪怕刘邦愤怒,但他也分得清黑白主次,刘邦没有惩罚夏侯婴,仍予以重用,在那纷杂的战乱时刻,能做到这一点,也很难得了。

三、这些人赶上了好时机

所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很难,但时势却可造就大量英雄豪杰。秦二世胡亥胡作非为,赵构搅乱朝纲,泱泱大秦帝国,就毁在这二位手中,命运就是如此的神奇,也正是因为胡亥和赵高,才成就了刘邦。

假若扶苏继位,那么秦帝国将继续经营下去,没有乱世,就没有起义的必要,那么汉朝从何而来?

刘邦摊上了好时机,碰到了他身边这些人才,而樊哙、周勃等人,也赶上了好时候。不仅能力出众,还跟对了主公,一切时机都把握得刚刚好。

而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跟对了人,除了赶上好时代,有好伙伴外,还得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比如樊哙,如果他仅仅满足于当刘邦的保安大队长,那么他永远是保安大队长。

显然,他没有甘于这个位置,一开始他跟着刘邦作战,成绩斐然,斩首一百七十六个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后来他又自己带兵作战,更是打败七支部队,攻下五十二个县城。

正所谓实践出英雄,纸上谈兵是不能的,当然,要想成为英雄,你还得运气好,战场上别战死。一旦战死了,说不定史书上都不留名哦,毕竟当初跟着刘邦混的,可不只是杀狗的、赶车的、吹丧的……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淮南王刘长的出生就注定是个悲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淮南王刘长,汉朝

    为何说淮南王刘长的出生就注定是个悲剧?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011:出生由来,汉高祖一朝到吕雉执政期间一直和平无事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八个儿子,他的一生充满着不幸。出生的时候在赵国境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贯高谋反案。刘邦在经过赵国的时候对自己女婿张敖非常不尊敬,经

  • 朱祁镇和朱祁钰原本是兄弟 两人反目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镇和朱祁钰作为兄弟,两人最后为什么反目成仇?朱祁钰为何没有对朱祁镇下手?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是什么让他们反目成仇?又是什么让朱祁钰对朱祁镇没有痛下杀手呢?这乃是权力与亲情的碰撞。一、

  •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皇帝永琰作为继承者?永琰继任皇帝的原因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永琰

    清朝乾隆的继承者嘉庆皇帝永琰的帝王生涯,比较没存在感,既没什么八卦,大清朝的国势,也止不住的每况愈下,所以很多人疑问乾隆那么多儿子,为何非要把皇位传给嘉庆呢?下面就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原因吧,一起来看看。自从早年被立为太子的两位嫡长子,太子位上屁股没坐热就相继亡故后,痛心不已的乾隆皇

  • 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

  • 阴兴如何深受刘秀的信赖?他是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母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阴兴,刘秀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有哪些政治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宣宗,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

  • 唐宣宗登基后,在军事、经济、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

  • 郭璞:两晋时期的奇人,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璞,晋朝

    郭璞,字景纯,晋朝著名文学家、风水学者、训诂学家,在当时是十分出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两晋时期有一位奇人,他是正一道教徒,精通阴阳五行之术,他还是我国神话学研究鼻祖,是风水学鼻祖,还是我国游仙诗体的鼻祖,其诗

  • 太史慈作为东吴猛将中的姣姣者 张辽是怎么斩杀太史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张辽,太史慈

    还不了解:张辽和太史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张辽一战斩杀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他是如何做到的?三国演义中,说起猛将,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曹魏的许褚典韦和蜀汉的五虎上将,对于东吴,大家似乎直接就忽略了。实际上,东吴也有不少的猛将,其中太史慈更是能被

  • 历史上李信与李牧之间是何关系?有何瓜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信,战国

    李信,字有成,槐里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李信和李牧,前者是秦国大将,为秦始皇一统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者则是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最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