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后,他又是如何对待后周的重臣?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后,他又是如何对待后周的重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4/1/9 18:44:39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第一时间反攻京城,夺下皇宫。当时周恭帝、小符太后都背叛迁居到皇家寺庙,已经被赵匡胤兵马控制。并且,赵匡胤亲自带兵清剿皇宫,将周世宗其他子嗣全部缉拿,该杀的杀,该抓的抓。也就是说,除了周恭帝,后周已经没有其他皇子有名分继承帝位。而周恭帝已经被赵匡胤掌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封的使节抵达后,在招待宴会上,筠出人意料地令人请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画像,悬挂于厅壁之上,竟然对着郭威的画像,号啕大哭起来。此举表明李筠不愿归顺新朝廷。究其原因,并非仅仅忠于后周,而是他认为赵匡胤乃是后辈,居然这样爬到他脑袋上,心有不满。况且赵匡胤授予他中书令之职,表面上是升官,实际是要削夺其兵权。这一点,李筠岂有不知之理。

之后赵匡胤率领大军进攻李筠,结果李筠不出意外地战败。在李筠失败之后,李重进菜行动了起来,但为时已晚,毕竟这个时候只剩了他一个,能怎么对付赵匡胤呢?李重进最终还是反叛了,当然因为李重进的军队并不多,所以很快就被赵匡胤击败。李筠和李重进都是后周的重臣,且都是大将出身,连这样的人反叛都被击败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在李筠和李重进失败后,也就没有人反叛了。

这场兵变实在是太顺利,赵匡胤兵不血刃就占领了东京城,周恭帝柴宗训和符太后困于宫中,无所作为,即不能发号政命,也不能调兵遣将,孤儿寡母,眼看着赵匡胤就这样轻易夺权。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顺利,代价最低的一次改朝换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北宋,战史风云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然弱小,但有强大的契丹做后盾,不是那么容易啃的,而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先进攻北汉。赵匡胤的这一举措之后有什么深意呢?一、机会难得,赵匡胤改变计划开宝元年

  • 康熙早年生擒鳌拜之后 晚年时为何还要给鳌拜沉冤昭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鳌拜,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经济和军事都遥遥领先,逐渐走向了繁荣强大。康熙少年擒鳌拜这件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只要知道康熙这个人,就不得不知道这件事。擒鳌拜这件事不仅是康熙一生做过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之一,也是开始康熙亲政的

  • 历史上最禁忌的一个字,千年来无人敢用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姓名通常都是父母所授,往往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标志。特别是在中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对取名字都十分的讲究,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且要有深刻的寓意。甚至有些还会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也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的禁忌来为孩子取名。但是又一个汉字,却是通用的禁忌一般,历史上有记载的只有三个人拿来取名,千年来无人再用

  • 长子褚英死后,他的后代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长子褚英死后,他的后代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辽阳东郊的阳鲁山上,有一处青砖苏瓦建成的皇家陵园,名为东京陵。当年,努尔哈赤建都东京,曾将家族坟茔迁到此处,里面埋葬着努尔哈赤的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庶母弟穆尔哈齐及其子达尔差等,其中褚英的墓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太子坟”,身为努尔

  • 太监和宫女被称为“对食”,为何却在明朝时期尤为盛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明朝皇宫中,太监和宫女是人数最多的两个群体,深宫之中难免寂寞难耐,于是这两个特殊的群体之间经常容易产生爱情的火花,太监和宫女暗自结为夫妇的行为称为“对食”。而这种现象,在明朝时期尤为盛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宦官无妻而宫女无夫,两者由此而结成临时伴侣,以慰深宫之寂寞,这种

  • 巨野战役的战况如何?180人被3000人包围一天一夜,终3000人反被歼灭2800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巨野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1946年,司令员刘伯承面对国民党的围攻,正式发起巨野战役,国民党出动精锐第五军和整编11师,试图在章缝集一带,歼灭野战主力军。刘司令最终决定留下一个纵队牵制敌人,其他三个纵队对章缝集一带的11师发起进攻,争取一举歼灭。当夜,战斗打响,胡琏率领32团战士以及特种部队,共计三千多人,作为先头部队,可是

  • 鲁惠公干过哪些荒唐事?竟用天子礼祭祀天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惠公,春秋,历史解密

    鲁惠公执政时间很长,而在其执政期间鲁国已有内乱在滋生。在鲁惠公死后鲁国边境就很不太平,有个叫费伯的臣子,在没有得到鲁国国君的允准就在自己的辖区筑造城池。还有个叫公子豫的臣子,居然胆敢以臣子的身份在边境与郑国等国会盟,这就是公然的反心,显然鲁惠公对鲁国的政局掌控并不稳固。曾看到有“国势大振,百姓悦服”

  • 康熙钓鱼钓到一只“乌龟”,宠妃说了什么就被打入冷宫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清朝,野史秘闻

    花甲之年后,康熙也跟往常的白叟一样头发斑白了,牙齿掉光了,早已没有早年时的豪气勃发,但他依旧是天子,也和外面正常人一样。有一天,晚年的康熙跟宠妃垂钓,白叟垂钓本是件修身养性的好差事,也能播种很多兴趣,这时候康熙的鱼竿一动,他立马拉起来,居然钓到了一只乌龟,并不是鱼,康熙想把乌龟往上提时,它居然又滑落

  • 郭子仪两复大唐,一生战功赫赫真的是个骄奢淫逸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子仪,唐朝,风云人物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郭子仪,华州郑县人,唐代中兴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和李光弼共同平定了安史之乱。郭子仪指挥过不少战役,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并且他足智多谋,勇猛而不失谋

  •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以后,为何没有定都长安而是洛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光武帝刘秀是汉室宗亲,他于王莽篡位之时,与兄长加入了反抗王莽的队伍之中,昆阳大战一战成名,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国号汉,史称东汉。但是光武帝后来并没有定都长安,而是定都洛阳。那么光武帝为何定都洛阳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汉书》载光武帝曾谓寇恂:“河北完富,吾将因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