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旅游不是主观性的行为,那么古代人旅行要不要攻略?

古代的旅游不是主观性的行为,那么古代人旅行要不要攻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85 更新时间:2023/12/29 15:55:18

最早的旅行还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这时候行业分工更加明确,商业也更为发达。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们创造了旅行的条件,也就是空间移动上更为方便。同时古代的旅游大多数并非以放松为目的,有时候是奉命旅游又或者是公差游。比如古代的天子巡游,统一江山的秦始皇,好高骛远的隋炀帝以及清朝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都曾有过相关的活动。其目的上除了游览江山美景之外,还包含着政治目的,了解民风民情,威慑天下等等。同样作为管理也有着公差旅行的现象,比如郑和下西洋、张骞出西域等等。这一类旅行则是有着主要目的,只是顺便旅行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着像是文人游览、宗教云游等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旅行活动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像现在单独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在古代更多时候旅游不是主观性的行为,而是被动的选择。不过古人的享乐精神超乎现在人的理解,还是有很多寄情山水,穿梭在江山之中的文人骚客。接下来则是聊聊他们在旅行时,都需要做些什么。

古代人旅行要不要攻略呢?放在现在迷路和攻略不是难题,但古代就不同了,稍有不慎就容易遇到危险。山川的险峻以及天气的影响都能成为古人出行的影响因素,而这也就更不用说豺狼虎豹以及种种危险的伤害了。所以古人在出行前都需要做足准备,首先就是要挑选一个好日子,也就是黄道吉日。古代帝王出巡自然是没那么多担心,比如乾隆皇帝每一次下江南,都会有这军机处事无巨细的提前规划。那么作为单独个人来说,享受不了皇帝的待遇,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取出行日子的办法是皇历,在明代之后则是有了专门对出行而出的占卜书。确定了日子之后则是路线的安排以及事前的准备,在准备上需要的则是地图以及对山川的了解,还有需要准备的钱粮、药品等。这些在《山海经》中有所涉猎,虽然作为一本古代神话书籍,但其中还是涉及了很多地理、植物、动物、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等诸多知识,可谓是汪洋宏肆,有如海日。所以在古代这种科技不算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算得上是第一本旅游攻略,更是一本旅游的百科全书。

除了参考《山海经》之外,前人的经验也尤为重要,著名的徐霞客可以说是旅行爱好者们的鼻祖,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花费了三十年的时光,在没有任何人资助的情况下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并且将其中的山水名胜、奇观异景、民俗风情等等记录在册,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也是古人旅行参考的佳作。

交通工具的选择自然也是出行的重中之重,但是古代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而且游览多以山川为主,古代可不像现在有着盘山公路,过去除了陡峭的山峰和悬崖之外,没有任何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古人出行游览多靠一种原始方法,那就是步行。当然步行也可以是马来替代,但始终改变不了这种机动性更强的方式。除此之外则是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通道,采取坐船的方式。坐船的优势在于行走速度快,但是对生活的限制比较多,而且很危险。比如徐霞客就曾留下《湘江遇盗门记》;记录下了他乘船被劫的惨痛经历。

除了这两种之外则还有着牛车、马车等交通工具作为选择,但是这只限于大交通,也就是在官路上可以正常运行,但并不是每一个驿站都在景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步行显得更为方便。

好不容易解决了目的地和旅行的出行方式,这还是不能放心出行,古人旅行依靠步行居多,这也就导致一年半载是没办法回家的。所以寻常衣物必须准备,而且最重要的是药品等等。徐霞客在《湘江遇盗门记》中就提到了他所携带的旅行用品:

“又取余皮挂厢,中有家藏《晴山帖》六本,铁针、锡瓶、陈用卿壶,俱重物,盗入手不开,亟取袋中。破予大笥,取果饼俱投舡底,而曹能始《名胜志》三本、《云南志》四本及《徐霞客游记》合刻十本,俱焚讫。其艾舱诸物,亦多焚弃。”

徐霞客不幸遇到劫匪,而他的行李和携带物品也被翻了个遍,其中多是衣服、书信和干粮等等。这些都还好说,最艰难的是想要在山水间随便游走,也是一间难事。古代对于人口的流失非常看中,所以不会轻易允许人们离开故土。如明朝时期就是“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农业生产者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稍微走远一点都会被发现。而一旦是离开了超过百里的距离,则需要有官方发给的公文,也就是路引。如果没有路引作证,那么随便离开属于犯罪行为。

所以古人的旅行千磨百难,远非我们所想象的美好,同时在我们羡慕古代旅游不用买门票的时候,想想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而且古代的旅行也并非如我们现在这样纯粹,更多时候是一种发于理想的行为,徐霞客就曾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同样李白游览群山遍布四海,张骞出使西域等等也都是男儿志在四方的体现,故而说古人所游与今不同吧。

标签: 古代旅游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秦晋崤之战结果如何?竟决定了晋秦的霸主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事件简介晋文公是在公元前

  • 盛家四少爷盛恩颐:曾拥有上海第一辆奔驰,晚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盛恩颐,民国,历史解密

    每当说起民国时期的事情,上海应该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地名了。如果要贴切的形容当时上海的繁荣,语言和文字都会显得太过苍白,毕竟当时的上海有着“东方不夜城”之城。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聚集了一批名媛和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要想在这些人中显得不同,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人,

  • 史上最有耐心的盗贼,隐藏一年盗走了一具骷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野史秘闻

    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6年——649年),王顺山悟真寺发生了一件奇事,在京城一带引起轰动。某一个盛夏之夜,悟真寺一个僧人燥热难耐,睡不着觉,就跑到寺庙门外的蓝溪洗澡纳凉。忽然间,僧人听到有人诵读法华经,声音微弱,仿佛从很远的地方发出来的。当晚,月朗星稀,僧人可以看到方圆数十里的地方,他环顾四野,“

  • 松寿: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松寿,清朝,风云人物

    闽浙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衔为“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归闽浙总督管辖。此后,闽浙总督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叫松寿。松寿,字鹤龄,满洲正白旗人。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

  • 宇文化及被击溃后,他在临死前还过了怎样一把皇帝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化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炀帝年轻时屡建战功,曾在前线亲自指挥战斗,四处平定叛乱,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不久后驾崩,杨广假传遗诏,逼迫杨勇自尽,自己登基称帝,手握大权以后,杨广迁都洛阳,动用民夫数百万修城,东都洛阳绵延五十多里,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在营造东都的同

  • 西陵之战是怎么回事?西陵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陵之战,国家,战史风云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

  • 清朝皇帝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 单单凭一个吃饭就看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皇族的生活方式一如既往的奢侈!清朝皇帝对于吃饭非常的在意,不仅他们的饮食质量很高,甚至他们连餐具的摆放都有着极大地要求!当然皇族能够享受到这么优越的条件,这都是要归功于庞大的御膳房团队。清朝皇族的发源地是东北地区,这就是使得他们的饮食风格依旧有着当初的习惯!当时他们一般都只

  • 曹操死后,他的那些女人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东汉末年,一说起曹操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起初的时候曹操去刺杀董卓,这个狗贼导致自己的名声远扬。事实上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也被大家称为枭雄,当然小编一直认为曹操就是一个非常有勇有谋的男人。曹操在位的时候,他一直以来也没有抢夺皇帝的位置,虽然说有皇帝的实权,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称帝,这也是

  • 都说道光是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为了省钱都做了什么奇葩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道光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道光皇帝究竟有多抠门?你了解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是谁吗?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贵为一国之君,道光皇帝为何过得如此寒酸?为了省钱他都做了哪些奇葩事呢?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是清代第八位皇帝,在道光帝还是皇

  •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凶手为何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凶手,文史百科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死后十五年,他才被唐宪宗的孙子杀死,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