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古代军队有阵形吗?古代打仗为何一定要有阵形?

中国的古代军队有阵形吗?古代打仗为何一定要有阵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4/1/4 20:07:15

中国古代有阵形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仅中国有,欧洲也有。战阵、阵法或阵形是一种战争的技术手段,它被运用于战争之中显然有着必然性与必要性。那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有阵形呢?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极为落后,战场的信息、命令是很难迅速层层传递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尽管在古代的指挥系统中,指挥员需要依照不同颜色、样式的旗帜以及各种乐器来传达命令,“擂鼓进军,鸣金收兵”,但实际上这种有限的通讯技术能够传递的信息非少。军队被划分为各部各队,而指挥员只需对下一层的指挥员进行传令即可,这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简单有效。在收到命令后,各个基层单位便按照指令进行相应的战术动作,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只有基层单位完成相应的战术动作,战争才能有序地进行。若无战阵,军队在对敌之时只能像恶犬一般搅成一团互相撕咬,各兵种、武器的配合也需要足够的展开空间,这些都需要通过阵列进行,否则友军的膝盖可能被己方的箭矢射伤,腰子可能突然挨了队友一枪,头上莫名被插上一把砍刀,偏偏对方还不是故意的。

此外,战阵一般配合战术使用,来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打击。《武经总要》曾对战阵的作用进行讨论,认为正确使用阵法,“先偏后伍,弥缝其缺,用以乘机而佐胜”,可以“因山川形势之宜,讲步骑离合之要,不嚣不隘,按阵而居,常以我逸待彼劳,常以我治待彼乱,常以我近待彼远,常以我饱待彼饥”,来获得对敌的优势。

就以马其顿方阵来说,前排(也包括侧翼)重步兵承担着肉盾作用,通过铠甲与护盾降低伤亡。然而前排重步兵需要承担防御任务,进攻便难以兼顾,此时后排的士兵就需要辅助“输出”。身处于马其顿方阵中的士兵,只需要举着萨里沙长枪保持阵形前推进,便可以保证方阵的整体安全。

中国古代的阵形有着各种各样的战术目的,如牝阵在前锋后分左右两支骑兵,作为整支队伍的机动力担当,其外部围绕着步兵部队以防止对方突袭。战时则凭借机动力的差距,以骑兵、步兵交替出战来维持体力,以雁型前进对对方左右翼同时进行包抄,而此时替换下来的那支部队仍可作为预备队防止对方突袭。在中国以及欧洲,战阵都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

比如马其顿方阵正面攻击能力很强,但对于地形的要求却也随之增高。保持阵形不被破坏,是重步兵方阵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他们非常依赖平坦的地势。在森林、河渠、山脉以及其他地势崎岖不利于展开的地形中,重步兵方阵都将陷入劣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德纳战役之中,马其顿方阵在崎岖的地形中无法顺利展开,阵形变得相对混乱,而罗马军团统帅保卢斯抓住了这一机会,迅速用步兵对马其顿方阵进行切割,最终击败了马其顿军团,并俘获珀修斯,结束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其实,岳飞也曾今提出过这一问题。宗泽向岳飞传授阵图,对岳飞说:“尔勇智才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岳飞对曰:“古今异宜,夷险异地,岂可按一定之图……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鄂国金陀粹编·续编》)

标签: 古代阵形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吗?事实上又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有本启奏,无本退朝”,这是清宫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两句台词。也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的。其实,还不是这么回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帝上朝是天经地义的,历朝历代的皇帝莫不如此,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说明清代的皇帝每天都要上

  • 在一般人眼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刘裕为何却很节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节俭,文史百科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皇帝肯定骄奢淫逸,更不要说是盛行奢靡的魏晋,皇帝不得天天炫富。但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却很节俭,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晋以来,世风崇尚奢靡,赛豪华,斗富丽的故事很多。刘裕因为经历过贫困生活,所以他十分注意禁止奢靡作风。他平时清简寡欲

  • 郑和是太监之身,他为何能被朱棣钦点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郑和下西洋”始于明初永乐年间,前后共经历七次,最后结束于英宗正统初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之久。这次航海活动,是大明王朝一次实实在在的外交活动。而太监之身的郑和,凭什么能够被永乐皇帝钦点的为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首领,成为天朝上国的首席代言人?这似乎会给人一种我天朝上国无人的感觉。其实不然,永乐皇帝选择郑

  • 武则天作为第一位女性皇帝,她怎么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周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十四岁进宫,被称作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55年成为皇后,公元674年,加为“天号”,开始参政议政。公元690年,称帝定国号为周。在位期间,能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所以贤才大量

  • 饮酒行令是古代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饮酒行令,古代,文史百科

    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行令者又称“酒司令”。而这个“司令”权是要轮流来行使的,所以轮到的人也叫“关主”。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

  •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哪三位著名画家被人时称六朝三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画家,六朝三杰,文史百科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划”。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

  • 由于乾隆帝酷爱雕漆,清朝雕漆工艺得到怎样的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乾隆帝酷爱雕漆,清乾隆时期雕漆工艺得以蓬勃发展,百工炫巧争奇,料不厌精,工不厌细,雕漆工艺达到了漆工艺史上最高的水平,雕漆制品的数量也非常巨大,现存乾隆御制诗中咏雕漆的诗文即有几十首。乾隆朝雕漆多为养心殿造办处制造或交由苏州承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后期,雕漆生产由

  • 曹操发现司马懿的野心是因为“狼顾”吗?可信度很高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司马懿,文史百科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权谋家,能够潜伏在曹操这样生性多疑的人身边,可见其装死的能力不一般。不过,狐狸在狡猾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对于人才的爱惜,在那个时代是出了名的,对于司马懿他是一直垂涎的,多次招募未果。其实不是司马懿不想出世,而是他在观望,究竟谁才

  • 在元朝时期,元曲中元朝人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很多人都不了解元朝人的生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说有什么东西最能反映历史上当时的社会风貌,那就是文学作品了。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书法,人们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这些作品中,其中蕴含的感情,我们时隔数百上千年也能够感受得到。那么,元朝时期,我们便能从元曲中窥见元朝人的生

  •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姜子牙的除妖法宝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斩仙飞刀,是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里的法宝之一,全名“封神斩将飞刀”,由陆压道人所炼,杀敌时由红葫芦放出,曾相助武王伐纣,陆压使用了三次之后,在临走前将此宝秘传授赠于姜子牙作为后用;为西周贡献一臂之力。书中总共出现五次,分别斩杀了白礼、余元、邱引、袁洪、妲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