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有哪三大历史遗留问题?以至于嘉庆都挽救不了

乾隆有哪三大历史遗留问题?以至于嘉庆都挽救不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18 更新时间:2023/12/6 16:09:32

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不幸的是,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不过,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至少在他亲政以后,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吏治腐败。乾隆晚年陶醉于盛世景象之中,志满意骄,自以为是,对一些切责实弊,指陈自己过失的意见十分反感。各级官员为了迎合他的虚骄之心,刻意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

尤其是晚年重用和珅致使官场吏治陷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上至朝廷,下至地方,贪赃枉法的风气十分盛行。官吏队伍中很少有人将国计民生放在心上,处理政务多是因循苟且,不思进取,效率极低。而在营私舞弊、搜刮钱财方面,却是人人踊跃,高明而又圆滑,贪污事件层出不穷。

乾隆为此曾诛戮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中包括不少皇亲国戚和督抚大员,但除此之外他并没有采取多少彻底的措施。乾隆惩治的贪官都属于为恶极大、罪行无法掩饰者,其他相互包庇、逃脱法网的人占了一大部分。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始于康熙中叶,到了乾隆中期,土地集中的现象已经极为严重。当时的状况是:占有土地的人还不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二,其余的人,不是沦为佃户,就是变成乞丐或流民。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就拿和珅来说,他占有田地8000顷,甚至连他的奴仆刘全占田也达600多顷。

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朝不保夕。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城就有8000多乞丐冻死在街头,其惨象触目惊心。与此同时,统治阶级的生活与贫苦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乾隆皇帝喜欢炫耀,他先后六次南巡,再加上连年用兵,耗资无数,劳民伤财。在皇家婚丧寿庆的仪式和众多的园林工程中,乾隆也是大肆铺设陈,尽情挥霍。清初的社会风俗崇尚俭朴,官僚地主们的穿着多用土布、黄麻制成,冬天穿着皮衣的人也不多见。到了乾隆末期,社会风俗变化极大。官僚地主阶层无不沉浸在奢华的氛围中。统治阶级的纸醉金迷和贫苦百姓的备受煎熬,预示着社会的衰败和动荡。

三是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在官僚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下,社会矛盾激化了,下层民众反抗斗争接连不断。乾隆中叶以后,先后爆发了山东伦起义、甘肃少数民族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湘黔苗民起义等规模较大的武装斗争。下层人民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如澎湃汹涌的波涛,强烈冲击着王朝的统治,使它日益走向衰朽。

上述情况表明,摆在嘉庆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乾隆的去世给当时的政局带来了一场转机,为了扭转衰败的政局,嘉庆以铲除和珅打响了亲政的第一炮。不过,惩办和珅的同时,嘉庆并未在全国掀起一场较为彻底的反贪运动,和珅遍布各省的党羽也并未遭到清算。或许嘉庆是担心动作过大会影响朝局的稳定,但此举也证明了他的魄力不足。

此后,嘉庆帝也推出了一些新政,史称“咸与维新”,但整体来看,效果并不好,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加上持续数年的白莲教起义,让本已脆弱的大清元气大伤,尽管最终是扑灭了,但衰败之势已无可挽回。

嘉庆帝本意是想做一个好皇帝,他个人的确实也较为低调俭朴,但面对时局的艰危,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泡影,以致于后人对嘉庆帝的态度平平淡淡。从这一点来看,嘉庆帝无疑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对他下毒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中宗,韦皇后,文史百科

    景龙四年六月,仅仅做了五年皇帝的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年仅五十五岁。人们一致认为唐中宗李显驾崩是韦皇后、安乐公主下毒所致。那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到底有没有毒死唐中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针对唐中宗的死亡原因,《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各有记载。下面,我们把它一一列

  • 唐朝陌刀军有多可怕?详解唐朝陌刀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陌刀军有多可怕?众所周知汉唐时代,大概是汉民族武力最强盛的时代,这其中的功劳有一部分就是陌刀军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前期灭国无数,随便就把各国的君主抓到长安军事法庭审判,李靖三千步兵灭掉“控弦百万”的突厥,李绩、薛仁贵、苏定方灭高丽,刘仁轨白江口烧杀倭国四万水师,

  • 隋朝户籍制度是怎么改革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户籍制度是怎么改革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

  • 明成祖为何要迁都到北京?有哪些公家与私人方面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成祖,迁都,文史百科

    想当年,崇祯皇帝拒绝了众人的建议,将京都迁到南京去,后来,直接导致了一度兴盛的大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和满清八旗的双重打击之下,快速地走向了灭亡。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这些后人,在阅读史料的时候,不免心生疑问:如果,当年明成祖朱棣没有做出迁都北京的决定,是不是现在的大明朝,就不用因为地处北京而腹背受敌了?如

  • 秦朝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为何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百越,文史百科

    秦始皇曾三征百越,虽然最终成功得到百越之地,但秦军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耗费军资无数,死伤士卒三十余万。那么,秦朝为什么付出如此高昂代价三征百越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征百越百越之地,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在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居住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时期的中原

  • 剑在古代为什么这么被重视?为何能称之为百兵之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国,关于剑的称谓也有很多,流传比较多的就是“百兵之君”,“兵器之王”,“短兵之祖”。那么剑为什么这么被重视,为何能称之为百兵之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兵之君“百兵之君”:这里的“君”字,其实是一语双关,既有君子的意思,又有君王的含意,先说一下君子的意思,我们知道,中

  • 儿童节作为现代节日之一,各个国家的儿童节习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儿童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因为这一天会为儿童们举行各种丰富的活动,他们还会收到来自父母的礼物,祝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那么,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外儿童节习俗:日本日本儿童节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而且庆祝

  • 在《酉阳杂俎》的记载中,唐朝为什么会禁食鲤鱼?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

  • 吴三桂在明末投靠清朝,为何说是李自成一手促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下面

  • 趁着武则天病重时,李显复辟后是怎么对待张昌宗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显,张昌宗,文史百科

    张昌宗(?-705),小名六郎,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市)人。武则天在位时期幸臣,追赠襄州刺史张希臧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经过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并且推荐了哥哥张易之,拜云麾将军、右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深得武则天宠爱,拜春官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