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羽在孙权的授意下惨遭杀害,对于东吴来说是利还是弊?

关羽在孙权的授意下惨遭杀害,对于东吴来说是利还是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21 16:08:28

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将士围攻襄樊两城,并在此后击败了曹操派来的七路大军,就此斩杀大将庞德,逼降于禁,就此威震华夏。当时曹操为了减轻前线的压力,他与孙权联手对抗关羽。而关羽在水淹七军后,手中多了三万降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粮草问题迅速凸显出来,为了支撑他自己继续行军,关羽夺取了湘关的米,也因此让孙权有了出兵的理由,毕竟在此之前,关羽曾与鲁肃单刀赴会,双方以湘江为界限,湘关属桂阳,长沙以南,湘江以东,是当时和谈定义的东吴界。先渡江的是关羽军,所以率先打破和谈议约的,也是关羽军。这个时候湘江畔应该属于吴蜀两国最敏感地带,是碰不得的。关羽这一次越界,如果东吴没有像样的动作回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是说不通的,所以孙权才会立即发动战争。

当时吕蒙从浔阳出发,他将精锐的士兵藏在船舱中,他自己装作商人,沿江向江陵出发,就此瞒过了沿途的蜀汉将士而进入江陵。当时东吴将领潘璋率领大军,成功劝降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就随着吴军来到江陵城下,此时江陵内外都是东吴将士,糜芳在权衡利弊之后,投降了东吴。如此一来,关羽后方尽失去,所以关羽才会被东吴生擒,并在孙权的授意下惨遭杀害。孙权处死关羽,对他来说,是利大于弊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认为孙权杀关羽是没有气概的表现,这是战术上的成功,战略上的失败。但实际上,当时孙权要争夺天下,除了意志,还需要看能力。而孙权很明白,当时东吴并没有逐鹿中原的能力,毕竟东吴防守有余,却进攻不足,至少相比于其他两家是处于劣势的,如果继续打下去,即便曹操被打垮,孙权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如此一来,东吴迟早要被消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自然要考虑东吴的存亡,而此时放在孙权面前的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只要他击败关羽,就能巩固长江沿岸防线,让割据的壁垒更为坚固,因此当时孙权对荆州是势在必得的。毕竟选择割据一方,必然要预防可能存在的威胁。

笔者认为,对于孙权而言,他自知没有能力统一天下,于是他就成为一方诸侯,因此什么事情对他最为有利,他就做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孙权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利大于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和琳作为和珅的弟弟,他为何能威胁嘉庆不对和珅动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嘉庆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他继位的时候清朝说实话已经走开下坡路了。但是还好有和珅这个新手大礼包,但是如果此人不死,嘉庆说啥也不敢动和珅,这个人就是和珅的弟弟和琳。可能有的小伙伴问,难道不是和珅的权利更大吗?为什么和琳在嘉庆反而不敢动这个人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国家越弱造反的机率越大,宋朝为何没有藩王造反之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纵观历史,人们能发现唐朝有安史之乱,汉朝有七王之乱,明朝有靖难之役等,但反观宋朝,是我国最弱朝代的代名词,存在了三百多年时间,这期间饱受外族入侵和欺凌之苦,但在内部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武将谋反,藩王作乱之事。按理说,国家越弱造反成功的机率越大,为何宋朝长达三百多年时间,却没有出现藩王造反之事?下面小

  • 在神龙政变之后,李显为何要纵容武三思和韦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显,韦皇后,文史百科

    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逝,被追封为皇帝,次子李贤因为能力太强,被武则天逼杀。俩儿子李显和李旦,属于软弱无能之辈,所以武则天让他们轮番做了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显登基以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妈武则天给拿下了。为什么?因为这哥们扬言,自己的皇位传给老丈人韦玄

  • 古代的地图有多重要?古人是如何绘制地图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出门在外,面对陌生的城市或者道路,人们可以拿出手机,用各种地图软件定位,很多车更是自带电子导航,然而在古代并没有这些东西,人们大部分依靠的只有地图,那么以古代的技术水平,他们到底是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图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现在地图本身的价值并不高,网上随便可以下载到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地

  •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它有着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羽觞(觞音如“商”,指酒杯)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羽觞杯是从战国开始就有的,这种器形首先被发现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当时

  • 韩琦能官至宰相,为何说与他过人的见识是分不开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韩琦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仕途上曾经为相十载,也曾被贬往地方任职多年。但无论在朝中为相,还是在地方任职,韩琦始终忠心报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韩琦能官至宰相,与他过人的见识分不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有人假造韩琦的信去拜见名臣蔡襄。蔡

  • 孙权接过哥哥孙策的权力之后,当时的东吴是什么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孙权接手东吴时其实是很乱的,只不过我们看演义看的多,而演义侧重谈曹刘,对于孙权早期是没咋提的,因为没提,孙权早期的功绩不被人熟知,这让很多人觉得孙权上台的很轻松,接手东吴时居然是不乱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孙策是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局势相当不稳定,要不孙策也不会被暗

  • 朱元璋杀掉了诸多功臣,给明朝未来的走向留下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在朱元璋的一生当中,杀人或许是常有的事儿,早年的时候他可以和元朝作战,而晚年的时候他又亲自主持了几次朝廷内部的屠杀和清洗,现在我们却要看一看,朱元璋在杀掉了诸多的功臣之后,给明朝未来的走向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他死后的那个明朝,明初时候的众多变故可以说都离不开朱元璋的这一举动,下面小编就为大

  • 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古人出门远游都靠走路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又快又好,出行也比较便利,出门有滴滴,旅行有飞机,火车,高铁,地铁等,那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怎么办?古代出远门都靠走路吗?古代人是如何旅行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经常看古代衙门中的人经常压着犯人去比较远的地方服刑,他们都是走着去的,古

  • 西汉的七国之乱在没有爆发之前,就有着怎样的矛盾?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七国之乱是西汉分封制跟中央集权制矛盾的一次爆发,这次爆发不是一时的,在此之前,矛盾已经长期积累,出现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汉景帝的削藩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的经验,玩了一把郡国并行制,他放心不下异姓诸侯王,就在生前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