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诛杀的大臣都是本领滔天,为何却没有人起兵造反?

朱元璋诛杀的大臣都是本领滔天,为何却没有人起兵造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3/12/8 15:31:48

廖永忠开始,在之后的十数年中,朱元璋诛杀的朝廷大臣多达百人。这其中许多人都是名留青史的著名人物,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被朱元璋处死的这些朝廷大臣中,还有不少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可是朱元璋杀起来却一点也不手软。而且,朱元璋杀掉这些大臣还不算,有许多大臣还被朱元璋灭族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的手腕确实非常残酷,光是杀了这些大臣和党羽还不解恨,连他们无辜的家人都不放过。例如李善长,给朱元璋立下了那么多功劳,最后还是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大将军蓝玉、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这些人更是被灭了族。在明初的几次血案中,朱元璋恐怕最少处死了数万人。

从朱元璋诛杀的这些明朝开国元勋来看,其中许多都是留名青史的一代名将和谋士。奇怪的是,这些被朱元璋诛杀的大臣们,个个都是本领滔天的人物,但是为何却没有人起来造反呢?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刚刚平定天下,为何就敢肆无忌惮的向这些开国功臣们举起屠刀?难道他不怕这些大臣造反吗?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敢诛杀这些功臣,是因为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百姓为重,功臣为轻。

虽然说朱元璋诛杀功臣的手段很残酷,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残暴的暴君。但是,朱元璋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非常受百姓们的拥护。朱元璋诛杀那些开国功臣,除了是为了稳固皇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功臣中有许多已经触及了朱元璋的底线。

在史书上,往往都是说朱元璋是诛杀功臣,而不是冤杀功臣。因为这些功臣们虽然被朱元璋所杀,但是大部分都是罪有应得。只有极少部分例如傅友德等人,是无罪获死。

公元1370年,朱元璋兑现往日的诺言,开始给这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论功行赏。在这一次中,共有34位明朝的开国功臣们被封侯拜相。而且,朱元璋为了兑现共享荣华富贵的诺言,还赏赐了3.81万户的佃农给这些功臣,平均每个功臣有1000多户佃农供养他们。以朱元璋历来的简朴节约来看,他这次的这个赏赐可以说是非常大方了,但是却无法满足这些功臣们的胃口。

朱元璋诛杀的这些功臣,有许多后来都成为了欺压百姓、霸占农田的贪官污吏。朱元璋最重视民心,这些贪官污吏落到朱元璋手中,无论罪过大小最后都免不了一死。而且,在朱元璋的心里,这些明朝的开国功臣并不如百姓们重要。在朱元璋的心里,只有明朝的百姓才是他最重视的人。因为朱元璋从元朝灭亡的过程中吸取了教训,他明白只有民心所向才是一个王朝稳固的基础。因此,朱元璋特意在皇宫之外立下了登闻鼓。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也是出了力的,那他的存在感为何却不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赤壁之战刘备并不是充当”打酱油“的角色,相反在这场战争中刘备也是出了不少力的。那么为什么赤壁之战时刘备的存在感不强呢? 首先许多人对于赤壁之战的理解比较狭隘,他们认为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水战”,整场战役的功劳要全部归功于周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瑜用计一把火烧了曹操的战船,

  • 宇文泰死在了北巡的途中,他为何将天下大事托付给宇文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泰,宇文护,文史百科

    公元556年,这一年对于西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权臣宇文泰经过多年的努力把西魏发展成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初步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根基。然而在这一年52岁的宇文泰却死在了北巡的途中,在临死之前,他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到了面前,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赵构既然能够活到八十多岁,为何却没有一个亲生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构,亲生儿子,文史百科

    赵构是南宋帝国的缔造者,也是宋徽宗的儿子。应该来说,宋高宗赵构也算一位不凡的君王,能够在北宋灭亡那等危急时刻当中,赵构能够建立起南宋政权,并在金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仍然保南宋政权不倒,这不能不说赵构还是很有能力。认真阅读《宋史》等有关史料,大家会发现,虽然赵构只是宋徽宗一个庶出的皇子,但赵构从小就有

  • 古代玉璜有什么用途?玉璜用途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玉璜有什么用途?玉璜的制作在于使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途也不尽相同,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1、有些早期玉璜,似某种工具,或玉璜之产生原来

  • 宋江有着坑朱仝与卢俊义的手段,为何却无法用在武松身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只要读过水浒的人,恐怕都有种很强烈的印象。宋江虽能长袖起舞,把许多好汉迷得五迷三道的,却始终无法对武松产生出多大作用,一直束手无策。最经典的事例有两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宋江在孔家庄救了武松,两人辞别时。宋江对武松千叮咛万嘱咐:到了二龙山后,最好撺掇着鲁智深和杨志

  • 曹植也想立功垂名,但他做出了哪些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植生于初平三年(192年),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

  • 刘伯温最终命丧黄泉,还和朱元璋有着怎样的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文史百科

    刘基,字伯温,心思缜密,足智多谋,是朱元璋夺天下,建明朝的第一谋士。在战场上,.刘伯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中,他极其准确的判断力起到了致胜的关键作用。然而,明朝开国后,刘伯温只得了次一等的伯爵封号,并且俸禄是众伯爵众最低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伯温最终命丧黄泉,还和朱元

  • 孙吴的首都在哪里?有哪些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吴的首都在哪里?有哪些历史文化?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是建业,这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并且还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

  • 熟读水浒原著后,武松与宋江之间的情谊为何渐行渐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松,宋江,文史百科

    熟读水浒原著的都知道,宋江和武松结交的初期,两人的兄弟情谊是纯真的,武松是真的把宋江当做指引人生方向的大哥,宋江是真心器重这个小兄弟的。一直到武松上了梁山后,两人在招安的思想产生了分歧,武松渐渐看透了宋江的虚伪,两人的兄弟情谊才渐行渐远,徒有虚名。在六和寺里,武松只想在此养老,不想进京接受封赏,把想

  • 吴三桂起兵反清后,为何说他再多活十年也没有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吴三桂,反清,文史百科

    当时已经打得清朝剩最后一口气儿了,康熙再厉害那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孩儿没经历过大的阵势。察哈尔在蒙古草原起义,反清复元。若不是孝庄即使举荐图海组织三万家奴镇压,那么蒙古铁骑就已经扫荡北京了,此时王辅臣占领陕西,只要吴军占领四川就可以连成一片直逼北京。那么如果吴三桂多活三年,能否驱逐满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