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斥候作为古代的侦察兵,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斥候作为古代的侦察兵,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3/12/21 3:31:42

古代打仗,战争前的准备尤为重要,要知道敌军真实兵力,主要是派出探子去探,就是尽可能靠近敌人,数数对方有多少兵力,各兵种具体数量,敌人如何部署等等。然后派出侦察兵去查看敌人的军力状况,然后做出估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种侦察兵称为“斥候”、“探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专业的谍报人员来进行刺探军情,到了汉朝的时候,更是有了侦察骑兵,叫做“斥候”。

斥候作为古代的侦察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而且也分兵种分为骑兵和步兵,这种都是由行动敏捷的军事担任。也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兵种。职责就是专门打探侦察敌情的工作,但是古代最早的时候分工没有现代这么的细致。

所以有时候斥候不单单做侦查敌情的事情,还要去做到附近打探消息,关于地形地貌,地理环境,水源粮食,军事道路,包括先锋部队遇山开路,遇水塔桥等事情。而且古代人都是近身肉搏,善于冷兵器,所以这类人他们对健身格斗包括冷兵器的掌握都是要强的。最重要一条,他们还善于隐匿自己的身份。

探子也是古代从事这种情报搜集的工作人员,《水浒传》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宋军内有几个探子,却认得高可立、张近仁两个。”其实不单单在宋朝,远在战国时期就有探子,《东周列国志》第三回:“言未毕,北路探子又报,晋兵亦至,已于北门立寨。”所以古代行军作战也是有这种情报人员和评估人员,有时候这种斥候、探子甚至还会干参谋长的活。所以只是称呼不同,职业还是一样的。

古代打仗有一定的固定程序,看他们的营扎和排兵布阵,更有甚者线子会传过来情报,也有的根据国家力量和敌军总人马的一个猜测,就像刘备陆逊,夷陵之战,陆逊就侦查到了刘备扎营四十座,在猜测蜀国人马十万人,就是全带了,分散开来,又有多少人呢?就是后勤。

还有一种看灶方法,来查勘兵力。如“马陵之战”,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还有查勘军营,一营住多少人来估算兵力。这些都是可以统计出敌大概的兵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关羽不是守荆州的人选?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是整部《三国志》里唯一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武将,是威震华夏的刚直汉子,是喜好《春秋》的国士。然而“大意”失荆州,受到了诸多的争议。人们已经习惯从既成的史实去指摘古人,认为关羽失了荆州,他就不是适合守荆州的人选。然而事实是否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襄樊会战的经过:建安二

  • 宋朝的成就不逊于汉、唐两朝,甚至在哪些方面还要高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

  • 髹饰是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关于髹饰的技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髹,今通作髤,或作髤。“饰”寓纹饰之意。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髹饰的几样技法吧!描金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

  • 如果曹操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他能做一个好皇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似乎文采好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原谅,三曹当中,曹操和曹植的文章或者诗歌都非常有名,但是能说出曹丕的作品的却没几个人。对于曹操的继承人选,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多数人恐怕从感情上也会比较倾向于曹植。可是曹操放弃一直很重视的曹植,选择曹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真的让曹植成了继承人,那他真的能做一个

  • 项羽过了乌江之后,他还能凭借江东子弟东山再起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完美的诠释了项羽的人生悲剧,也替很多人表达出了内心对于项羽的遗憾和惋惜。我们对于项羽也并不陌生,他起兵反秦,神勇无敌,但是最终败给了刘邦,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但是,当时的项羽完全是有机会度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那么,项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

  • 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那么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明成祖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他在位的时候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役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关于朱棣有几个儿子呢?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有四个儿子。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

  • 同样都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与张士诚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曾经说过:“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张士诚,大名张九四(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小富即安吧,守城真是可以,扩张真是没那个心思,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私盐贩子出生,虽然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

  •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而在古代有哪十大传世乐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乐器,文史百科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

  • 明明崇祯这么节俭,为何还是有许多大臣投向敌对势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有数字统计,说崇祯执政以后,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总督袁崇焕、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巡抚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三边总督郑崇俭……这些都是国家栋梁啊,崇祯只要一起疑心,那就是要杀人没商量,他不管栋梁不栋梁的

  •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近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很多人都带着眼镜。虽然现在的近视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现在的各种手机、电脑的泛滥。不过除了这些外,读书也是导致近视的一大原因。古代没有电灯,读书环境更加的恶劣,那么古人有没有近视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没有电,自然也没有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