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瓯国是百越中最为强大的势力,它是怎么抵抗秦军的?

西瓯国是百越中最为强大的势力,它是怎么抵抗秦军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3/12/9 1:07:43

公元前236-221年,地处北方边地的秦国先后鲸吞六国,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秦始皇并不满足于现有成就,于是盯上了南边还未降服的百越之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军,兵锋所指所披靡。可百越这块在中原人眼中的蛮夷之地,竟让让秦军打了十几年,战况极其惨烈。

“百越”地如其名,指的是吴越、越、南越等越人部族所居住的地区。它位于南方沿海一带,范围大致涵盖现在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甚至还包括了现代越南北边的部分地区。

在战国时期,百越尚未开发。有限的人口分布在丘陵之间。对于秦军来说,当地到处都是充满危险的森林、致命的瘴气残暴的野兽遍布其中。当地土著在抵抗中也打的很有章法。

百越在当时农业不发达,可以提供象牙、犀角、翡翠、珠宝等特有的自然资源。一条源自印度-缅甸的陆上贸易线路,直接通过云贵高原与中土联系。另一条的海上路线从印度-新加坡-越南延伸,一直通向今天的广州番禺。所以,岭南看似没有价值,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使尉屠雎率领大军向岭南发动进攻。由于当地平原较少,不适宜部队的展开,所以屠雎将部队分为5路南下,分别驻扎在镡城、九疑、番禺、南野和干。

他们将同时面对西瓯、南越、闽越这三大战略方向,以战略包围+分兵进击的态势前进。百越各部族对此非忌惮,明白秦军人数是远远超过任一方。

很快,在秦国虎狼之师的猛扑下,那些不成建制的部落被直接被击溃。秦军便在沿海的东越和闽越方向也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权。但是在更远的南越和西瓯方向,秦军就能轻易攻克下来。其中又以西瓯国被认为最难对付。

此时的西瓯国是百越中最为强大的势力。这个部族尚处在全民皆兵阶段,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相比其他部族来说,西瓯的军队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

他们在首领译吁的带领下,集合成一支以西瓯人为主,本地土著武装为辅的反抗军。他们不断与秦军进行大小战斗,持续抵抗了3年之久。在他们的连续袭击下,秦军的后勤运输变得十分困难。

这对于数量庞大又无法在当地得到足够物资的秦军来说,这时的情况就非常致命。除了有限的几条水道外,他们几乎找不到其他运输物资的安全方式。因此负责监督运输的监禄安排人力凿通水渠,为船只运输提供便利。这样一来,秦军既可以依赖战船不断深入敌人的境地,又可以避免运输不济的尴尬局面。

而且,屠雎的部队是以之前攻灭楚国的原班人马为主,军队中还有部分是征用的原楚国兵士。

尽管兵力相差悬殊,但西瓯军队也并不是毫无抵抗力的鱼腩。况且在岭南的地形下,想要将浩浩荡荡的军队铺开进攻显然是及不现实。好在秦军通过西北技术输入路线所掌握的武器,还是具有很大优势。

在中原战场练就的阵战技术,也是岭南地区的对手所没有领教过的。但西瓯首领译吁宋显然并未认清这一点,主动带着主力西瓯军和其他零散的越人集合起来,正面抵抗着秦军入侵。这种较为强硬的方式,最终换来了秦军一鼓作气的冲破西瓯阵线。译吁宋也在乱军中阵亡。

此后,西瓯人还是没有停止抵抗,希望能卷土重来。他吸取了之前的失败教训,放弃集结西瓯军与秦军正面冲突的想法,而是秉承着游击战的思路进行抵抗。

为此,百越人全线退守进山林里,甚至是不惜和野兽为伍。秦军则大部分来自北方,在较为干的环境里生活多年。一下子来到南方这么个湿热的环境里,部分人出现明显的不适并开始生病。随着瘟疫扩散,秦军的战斗力开始大幅跌落。

西瓯军队在河多谷深且山高林密的地形下翻转腾挪,对秦军进行连番不断的偷袭。结果让南下的秦军几乎不敢在休息时脱下盔甲。

而且随着战场逐步远离当地的主要水系,秦军的后勤困难又再次显现出来。一些建立不久的临时据点,很快因为附近的百越人袭击而与外界失去联系。只要没有劳师动众的增援,小股秦军的后勤就可能被完全切断。但在大军离开后,当地土人的包围又会继续下去。

然而,最后首先坚持不住的却不是秦军而是对面的西瓯等部族。由于长期的战争,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秦军可以不用估计破坏当地环境与产业,但百越人却在战争中损失更多。

如果不能尽快将秦军赶走,他们就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些因素迫使游击战大师们主动走出山间营地,向看似已经虚弱不堪的秦军发起最后一击。

公元前218年,西瓯军队在夜里悄然向秦军的驻扎地摸索前进。秦军很快就发现了来者不善,并迅速组织起抵抗。但已经四面楚歌的兵士,早已疲惫不堪,对于蓄势待发的西瓯部族的无法形成有效抵抗。

秦军在此时一直还坚持只从中原战场带来的大规模战阵。但这种需要各类步兵混编配合,甚至用战车和骑兵掩护两翼的作战模式,很难适应岭南地区的狭小战场。之前由于对手人数不多,秦军也很少考虑进行大规模正面交战。现在却发现自己完全难以施展。

相反,虽然百越军队被中原人视为不善阵战,却能够更好的在林地进行突击。在北方战场上可能被视为不合格的阵法,在百越当地却可以形成连续不断的冲锋。西瓯等百越联军,也就用这种对手很难接受的方式,击败了南下秦军。

至此,第一次秦吞百越之战就以秦军惨败而结束。秦军在兵力和战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植作为魏晋著名文学家,为何没有如同曹丕那样受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才高八斗,前期深受曹操喜爱。曹植字子建,又称曹子建,因身前做过陈王,所以又称陈思王。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闪烁文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植在和曹丕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曹操本就是十

  • 崔琰作为曹植的岳父,他为何支持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引用《春秋》,标榜一定要册立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自己会以生命来捍卫曹丕。曹植是曹操看好的热门人选,更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违反人情的事情

  • 清朝的异姓功臣大多被封为公爵,而公爵又共分为哪几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公爵,文史百科

    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间的傅恒、福康安父子(两人都在去世后被追封为郡王),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异姓功臣爵位最高就是公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李隆基能实现开元盛世,与他在执政前期的哪两个优点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当之无愧的顶峰;但这并不是由于唐玄宗有多么的卓越。如果就个人综合能力而言,他可能比不上很多帝王,与曾祖父李世民相比更是差得远。开元盛世的实现,一方面得益于李世民至武则天前期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与李隆基在执政

  • 唐肃宗的张皇后非常讨人喜爱,但为何却会谋害皇家子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肃宗,张皇后,文史百科

    当每个人都还是孩童的时候,世上没有过多的对与错,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有灰色地带,开始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有的人能够坚持自我不忘初心;有的人却在名利场中迷失自我,不知归途。古代的皇家是一个非常大的染缸,里面有令人垂涎的权势与最诡谲的计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对于一个国家的皇帝来说,他们下达的圣旨能随意更改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重信守诺的传统。俗话说,“君子之言,马不停蹄”,“言必信,行必果”。对读者来说,守信甚至高于生命。对于一个国家的君主来说,更是如此。古代帝王从小接受儒家教育,以德治天下。他们应该以身作则,让世界信服。古代诏书是封建社会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演说,是古代皇帝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圣旨一旦下达

  • 黄盖作为东吴的老臣,他在赤壁之战时就做过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盖,东吴,文史百科

    说到黄盖,想必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周瑜打黄盖”。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国演义》中,是著名的赤壁之战的一个环节,而且非常重要,不仅重要还很精彩。只不过,这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那么,黄盖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做过些什么?除了这件事情,黄盖还有些什么样的经历呢?下面小编

  • 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怎么让她进宫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李世民,文史百科

    《风起霓裳》中武则天是几岁进宫的?以及如何自立为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十四岁时,进入后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

  •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对于上官婉儿来说,那就是仇人,她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诬陷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最终上官仪被下狱处死,而上官婉儿当时还在襁褓之中,就被罚入掖庭。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上官婉儿对于自己家的遭遇其实是一清二楚的,可为什么后来还是尽心尽力辅佐武则天,而且深受武则天的信任呢?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

  • 李善长有可以免死两次的金牌,为何么还是被朱元璋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善长,朱元璋,文史百科

    一个朝代能建立光靠开国皇帝一个人是不够的,身边有很多能文能武的人辅佐才能做到,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文一武都有一位最有名的人物,武将非徐达莫属,而这位文将就是今天要说的李善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这些开国功臣待遇是最好的,李善长为丞相,并赐予可以免死两次的令牌,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对这些开国功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