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它自己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它自己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4/1/4 13:17:48

徽派园林是园林建筑的一个流派。徽派古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园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即今杭州),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由西而入。所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的痕迹。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由于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它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以徽州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它的建筑含有非丰富的徽州文化内涵。从园林结构到园名构思,从景点名称到景物布置,无不体现徽州文化的底蕴。

第三,以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实质就是师法自然。

第四,以徽州动植物和本土建材为建园素材。虽然它有少量有外来饰物作点缀,但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动植物为素材进行装点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为基本素材建园,一方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求得园内构建与园外大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第五,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有的园林坐落在庭院之中,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浑然一体。有的园林虽然建筑不多,但点睛之处无不彰显着徽派建筑的风韵。

第六,以幽静怡人为目的。它虽然具有游玩、观赏、修身、养性、聚会等多种功能,但幽静是第一要义。因为修建园林,主要是达官巨贾们退隐后而享用的,或者是为退隐而做准备的。只有幽静,方能修身养性,只有幽静才能使人身心放松,延年益寿。

徽州园林可以按其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功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种类:一类是显赫家族自建自用的私家园林。

如较为出名的有唐模的檀干园,该园模拟西湖而建,故有“小西湖”之美称;西溪南的果园,主人是明嘉靖间的巨富吴天行,园的设计者为祝枝山、唐寅;潜口的水香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气势宏大。明、清两朝不少达官显贵,文人名士游过此园;富堨的娑罗园,为乾隆时名医世渡的祖居别墅,因其子汪大顺为皇帝治愈顽疾而得御赐红豆树(即娑罗树)两棵,栽于园中,并以此而名之。

也有一类是寓情于景,小中见大的庭院园林。造园于庭院之中,是徽州园林的常见手法,利用宅院有限的面积,依照地形,运用山池、园艺、雕刻、书画等多种手法,置山林于庭前,引流水于院后,叠山理水,巧妙布局。真正是庭院深深,诗情画意,幽静怡人,妙趣无限。

庭院园林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西递的西园。此园建造于清道光年间,砖砌的八字形门楼为入口,3幢楼房一字形排开,以一个狭长的庭院,将其连成一体,庭院之中又以砖墙、拱形门洞及墙上长方形漏窗相隔,形成了感觉上的前园、中园与后园。如此处理,使得整个庭院处于一种“隔与不隔,界与未界”之间,给庭院增添了幽深之美。再加上庭院中所置的石几、石鱼盆和假山、盆景与花卉,更是给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感觉。

另有一类是官府享用的衙署园林。这类园林是官家自建自用的。中国传统社会讲求 “学而优则仕”,封建官吏大多是文人,其审美情趣,文人心态在衙署园林构筑中均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如徽州府衙的环境就是“山水掩映,清幽雅致,绮丽豪华的佳境。”再有一类是古刹鹤轩亦通幽的寺观园林。

古徽州儒、释、道并存,寺、观、庵兼备。寺、观、庵选址通常为青山绿水之间,其院内受世俗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作园林式地布置。当然,寺观园林除了一般园林特点之外,还有其宗教文化特色。所以,无论是徽州府城郊的圣僧庵还是歙南小溪村的丛林寺,均是四周竹树阴护,内有苍松修竹,桃花流水,而且均有表现佛学内容的名家创作的大型的罗汉壁画。为寺观园林增辉添彩。

再有一类是古老村口的水口园林。水口是古徽州人在自己村口刻意营建的以树木、塔亭、庙宇为主要内容的成为村庄突出标志的景观区域。它是徽州村落整体建筑中的“门户”与“灵魂”。水口的树木建筑是村中大族族规中明确保护的,任人不得随意毁损。所以,水口园林虽然没有围墙保护,但所有村民为了自身的平安与丰成,也都能自觉尽力地去对其加以维护。

徽派古园林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的园林把徽州这块古老的土地装点成一座大园林。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城如在野”,“山水引入家”。它之所以量大势宏,极尽精雕细刻,极尽曲径通幽之妙,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徽州山水美,为它师法自然提供了可能;其二是徽州文化底蕴厚,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奇思妙想;其三、徽商经济势力强大,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这样,就让我们今天还能享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响应者众多,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响应者众多,甘肃、福建、广州、广西、四川、河北、台湾各地纷纷响应,甚至连边境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都开始造反了。满清政权整个被造反势力包围,但是就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吴三桂还是失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小编看来,吴三桂反清失败的理由有

  • 自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后,为何没有大一统王朝超过三百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自从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开始以来,就没有大一统的朝代在持续时间上超过三百年,即使是像宋这样的合起来400多年的,中间也经历的北宋和南宋的变动,强大的唐朝,也只有289年,这是有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中国王朝的覆灭基本上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可称作“制度崩溃”,

  • 在风流倜傥的背后,隐藏了唐伯虎怎样的悲情际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大家对于唐伯虎的印象都是从影视剧里了解的,他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苦终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江南第一才子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即庚

  •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以后,在西征胜利中有哪四大汗国?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

  • 夏朝被殷商灭亡以后,姒姓的后代也改为了哪些姓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灭亡后,有些夏朝宗室后裔改为夏姓。姒姓的后代也有改为禹姓、廖姓、费姓、辛姓、杞姓、曾姓、谭姓、相氏、鲍姓、邹姓、欧阳姓、司空姓等姓氏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题姓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十二代帝杼:

  • 曹操的25个儿子为什么都没能阻止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25个儿子为什么都没能阻止司马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长子曹昂早逝,次子曹丕继承皇位。剩下比较著名的就是曹植、曹冲、曹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间是公元249年,我们记住这个时间点。那么这一年,曹操那25个儿子里,难道就没有一个站出来为老曹家说句话吗?

  •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他是如何流落民间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他的一生非常传奇,他爷爷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这一脉活下来的只有刘病已,从此流落民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据《剑桥中国史》,这一脉被称为以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卫氏家族,刘病已的前任昌邑王刘贺是以李夫人、李广利为代表的李氏家族,两个家族明争暗斗了

  • 中国还有一个故宫在南京,比北京故宫面积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故宫,历史解密

    我国是现在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而且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国家,在我国的土地上出现过太多的国家,所以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曾经做过都城,但是说起最为知名的还是有“四大古都”之称的洛阳、西安、南京和北京。他们现在也分别保留着许多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人们去旅游参观这些名胜古迹,其中,在所有的古代宫殿之中可能是因为故宫

  • 清朝时期的赐府另居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赐府另居,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顺治元年(1644),确立了皇室宗亲“赐府另居”的制度,这一制度在顺治五年(1648)和顺治九年(1652)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缮,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框架体系。“赐府另居”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皇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苏美尔文明,世界,历史解密

    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苏美尔文敏起源于现今伊拉克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最好的证明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就是出自苏美尔人之手,那么关于苏美尔人更多的故事还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