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人物:内丹学家——朗然子

道教人物:内丹学家——朗然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4/2/11 17:04:02

道教内外丹,自东汉以降,都有修炼,至唐代,外丹炼制己达高峰 ,不过几位唐帝服食暴亡之后,外丹大受其挫。道教学者始转重内丹,唐末以来,内丹大成 者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他们都有著作传世,下开、金道教内丹学派。

朗 然子承继内丹,在洛阳通充观修炼大成,有《悟真诗》三十首传世。至金大定年间“七 真”之一的谭长真住持通充观(时称朝元宫)前后十二年,亦修炼内丹有成,有《水云 集》传世。

一 弃仕途举人出家 重炼养洛阳修道

刘希岳,字秀峰,又字望嵩 ,号朗然子,又号了然子,世居漳水(一说龙溪,今福建),生于唐朝末年,具体年月不详 。世代富豪,为名门望族。自幼受学儒家教育,精通儒家经典和科举制艺,早年考中举人, 后来,又萤窗十年,渴望求名求仕,遂接连二次参加国家考试,均未考中,因此,仕途绝望 ,无缘干禄,感叹命运舛乖,“嗟浮世速如激箭,伤时光急若瀑流,”于是, “退迹玄门,栖心冠褐”,就这样,弃家入道了。这一年,他四十挂零,己是鬢 发 斑白,满面绉纹,筋力甚感困乏。

朗然子弃家入道后,离开山青水秀的故乡,浪 迹天涯,浏览海内古宫仙观,访问山林隐士高道,阅读大量道教典籍,在异人的指点下,开 始修炼道家功法。

朗然子大约在四十五岁时,曾在灵都老子观住过一段时间,后来, 他又云游参访,来到西京洛阳。他走访了洛阳的各大道观,为了修炼环境的安定,最后选定 了洛水南岸的通元观。

通元观始建于后唐,北宋初曾重修,为洛阳南最大的一所古道 观,其西侧为唐宋古壕,周围数里不见人烟,翠柏围绕,古树参天。观内住持和几位道士, 除了晨钟暮鼓、早晚诵经外,高道修炼,小道看护。观内幽径生苔,人迹罕到。

朗然 子落足于通充观后,晨昏勤于修炼,白昼足不出观,不到十年,这位半路出家的举人,竟然 达到功成道圆的境界,斑白鬓发,完全变黑了;脸上的绉纹也不见踪影了;筋力十足,快捷 强健,六十挂零的道士,俨然中年壮男一般。洛阳的道俗,闻听朗然子功法大成,不少人来 参访取经,昔日寞寞的古观,现在成了西京大市,川流不息。

朗然子在洛阳修持的功 法,曾出现过不少灵异奇迹。这些异行,己载入洛阳古代史志中。据记载,有一天,朗然子 要离观远行,不少道俗信众来送他,只见他拥衲端坐,闭目养神,可是忽然又不见了踪影, 接着一阵蝉声震耳欲聋,众人抬头村上看去时,又见树梢祥云缭绕,朗然子端坐云端。

二 悟真三十首 传世周天功

朗然子在洛阳修炼期间,不断总结前半生执迷于 儒学的大谬,以此来对比修炼所获的至妙。他认为人生在世,不注重身家性命,只贪爱荣华 富貴、财帛货物,更攀求金章紫绶,高官大宦,在人际场上纠缠于是是非非,荣荣辱辱,到 头来,“未及中年身己老,正当强壮鬓先秋,”“一朝染疾医无效,万种求 神道自灾”,“兀兀甘髓逝水流”,“亡命亡躯自此来”,自食 恶果。所以,朗然子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警示世人说:“尽求点化要肥家,忘却形枯改 岁华。慕色将身为异物,贪财轻命比泥沙。口中解说修仙道,意内原来似夜叉。此辈顽愚终 不悟,达人休要为伤嗟。”

朗然子虽然身为出家人,但他只是坚持修炼身心, 成仙得道,却反对天命,反对神鬼塑画。

他认为,“世间最貴真堪重,除却人 身总是空”,此在人身上下功夫,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他说:“功勤未及于旬年 ,人惊不老,寿算己俞于五纪(一纪十二年),自觉如新。”这种体会是极为深刻的, 身家性命的改变,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修炼获得的,不是上天赐给的,他总结说:“只此 云霄应有路,算来人命岂有天?莫言古道人难会,自是顽夫不学仙。”

他明白坦诚地告诉世人,应重今生,不求来世,他说:“今生不悟望来生,据 算来生甚未明,争似便修天上路,须更入地中玩?”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人物: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善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于善庆,即于志道(1166—1250),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于善庆少不茹荤,长通经史。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自终南归宁海,居金莲堂,于善庆投其门下,其父母与姊亦随之入道。马丹阳去世后,刘处玄、王处一令于善庆入关中寻访丘处机。于善庆先至终南祖庭拜见李灵阳,继遵其嘱往平凉参见崔羊头,后赴陇山龙

  •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宫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东京琴王师 道

  • 道教人物:唐代著名道士越州都督叶法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叶法善为唐代著名道士。字道元。括州括苍县(今浙江丽水 )人。出身于道教世家,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不茹荤,传符箓, 据称尤能厌(压)劾鬼神。显庆(656~666)中,唐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 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高宗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

  • 道教人物:唐代道士邓紫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邓紫阳是唐开元年间道士,江西南城县人,初隐麻姑山。性情刚毅,很有学问,自负有济世之才,就是得不到当朝的重用,因此便遨游名山大川,寄迹于山水之间。到南岳时,访南岳朱陵洞天,又拜谒道家福地青玉坛和光天坛,遇到南岳名道邓真人,拜邓真人为师,经邓真人的传授和他自己的真诚修炼,得到了道家的真谛。 邓紫阳在

  • 道教人物:元代神霄派代表人物莫月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莫月鼎为元代神霄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及生率年,诸书记载不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讳洞一,字起炎,浙西 川人”。以延佑庚寅(查延佑无庚寅。庚寅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卒,卒前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端坐而

  • 道教人物:五代道士聂师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聂师道为五代道士。生卒年不详。字通微,新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少居问政山师事道士。年十三即披戴冠裳,十五传法箓修真之要。后出游绩溪山、南岳,礼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坛,又游止玉笥山清虚观,据称遇异人谢通修,授以《素书》。后还问政山故地,居三十余年。唐给事中裴枢任歙州刺史期间,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

  • 道教人物:崇恩真君萨守坚真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萨守坚,生年不详,北宋徽宗时期道士。蜀地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号“全阳子”,又称“崇恩真君”。萨守坚少时本为医师,因医术不太高明,开药而反使病人不治,于是弃医从道。 相传萨守坚于陕西路遇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三道人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扇疾术,一为雷法

  • 道教人物:《玄微论》作者唐代著名道士薛幽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薛幽栖为唐代著名道士。蒲州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开元、天宝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性沉静,有敏 识卓见。修举业之暇,好闻方外事。唐开元(713~741)中,及进士第,年始弱冠。调官陵 郡尉,秩未满,有林泉之兴,遂拂衣去服,出游四川青城、峨眉,后又赴鹤鸣山,访汉天师 治所

  • 道教人物:茅山法主 ---王远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中国道教史上,道教能久传不衰的,多系道士与上层社会有联系,尤其是与朝廷,上至皇帝下至朝臣的关系密切。王远知受重于隋炀帝,又受重于唐高祖和唐太宗,使偏传江南的茅山宗,盛传中原,经久不衰落,王远知开其先,潘师正、司马承祯踵其后,尊道貴德,名垂史册,可使后人借鉴。 一 从名师隐茅山 闻名陈朝 王远知

  • 道教人物:宋元丹道大师李道纯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李道纯宋末元初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授受,为玄门宗匠。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守中要在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