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人物:神仙太守鲍靓

道教人物:神仙太守鲍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3/25 19:06:11

鲍靓,亦名静,晋代道教徒,字太玄, “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河图洛书”。原籍东海人(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人)约生于公元260年。多次奉命争战,升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当时广东广西两省分为三个郡:南海郡、苍梧郡、象郡)。带他的独生女潜光 (世称鲍姑)赴任。据《广州府志》等记载,广州的三元宫就是鲍靓任南海郡太守时创建,当时称“越岗院”,以后曾多次重修和改名,到明万历年间重修时才易名为 “三元宫”。

鲍靓为汉司徒鲍宣之后。据《晋书》等记载,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家子,9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果符其说。靓兼学道教和儒典,明天文、《河图》、《洛书》。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广东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风,煮白石充饥。曾与许谧往还。

鲍靓自小聪明好学,博览勤书,尤好道学。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鲍靓于蒋山遏真人阴长生,逐拜为师,学了炼丹和尸解等道法后,就被师父打发回家。

西晋朝南迁南京,鲍靓也举家迁到江苏的最新丹阳,他在丹阳开馆授徒。他见到学生葛洪沉重好学,不慕名利,便将女儿鲍姑许了给他,后来鲍靓调到南海任太守,而葛洪也到了广东罗浮山,鲍靓日理政事,晚上乘着由两只鞋变成的燕子飞到罗浮山和葛洪研究仙术。享年百余岁。或云年过七十而尸解。或云后还丹阳,卒葬于召子冈。或云于罗浮山得道。因鲍靓精通仙道,当时人们称他为“神仙太守”。

鲍靓活到一百多岁后葬在丹阳石子岗上,后有人想盗他的墓,但他的棺材里只有一把大刀,而鲍靓却成仙去了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人物:致虚观妙真君列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列子名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或称列圄寇、列圉寇,《列子新书目录》中刘向认为列子是郑国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列子是郑国人,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封为“冲虚真人”,所

  • 道教人物:南华真人庄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 道教人物: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孙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孙恩(?~402)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字灵秀。 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其叔父孙泰(字敬 远)奉吴郡钱塘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孙泰继传杜子恭道法,受人敬信。 东晋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谘议周勰等皆敬事孙泰。东晋隆安二年(39

  • 道教人物:南朝齐梁著名道士大孟孟景翼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孟景翼为南朝齐梁著名道士。佛道辩论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字辅明(或曰字道辅),平昌安丘(今属江苏)人。一说吴兴人。性至孝。在南齐(479~ 502)时,应文惠太子“召入玄圃,众僧大会”,竟陵王子良“使景翼礼佛 ,景翼不肯。 子良送《十地经》与之,景翼造《正一论》。”大略云: “《宝积》云’佛以一音广

  • 道教人物:南朝齐著名道教学者顾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顾欢为南朝齐著名道教学者。生卒年不详。字景怡,一字玄 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人。父、祖皆业农。 顾欢自幼好学,家贫, 无力就学,乡中有学舍,欢于舍壁后倚听。八岁时,即诵《孝经》《诗》《论语》。及长, 笃志于学。 年二十余,就豫章雷次宗咨玄、儒诸义。母亡,据称水浆不入口者六 七日,庐于墓

  • 道教人物:南朝齐梁著名道士小孟孟智周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孟智周为南朝齐梁著名道士。丹阳建业(今江苏江宁县境) 人。在南朝宋(420~479)时于崇虚馆讲说《十方忏文》。①智周“多所该通” ,曾作《老子经通题目》云:“千二百《老子》,此即其数千二百,《老子》自别有经 也。”又云:“后学所成伯阳是也,故知伯阳尊号始乎隆周也,此号隐显难可详 究矣!”②可见,在

  • 道教人物: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老子,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

  • 道教人物:道教改革家——寇谦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以东汉天师道为主的中国道教,历经魏、晋和北魏之初,其教理教议和教团的存在与发展,一直处于分散状态,没有为官方承认。 北魏寇谦之修道嵩山三十年,为适应历史潮流,对天师道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使道教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浅薄的风貌,从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寇谦之成为一代宗师。此后,道教不

  • 道教人物:道教科仪的整理者——陆修静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陆修静(406~477)为南朝宋著名道士,早期道教的重要建设者。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吴丞相陆凯之后裔。少宗儒学,博通坟籍,旁究象纬。又性喜道术,精研玉书。及长,好方外游,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隐云梦,继栖仙都。为搜求道书,寻访仙踪,乃遍游名山,声名远播。宋元嘉(424~453)末

  • 道教人物:祖天师张道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