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明老和尚:佛法中,哪有二,哪有一啊

有明老和尚:佛法中,哪有二,哪有一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3/25 19:11:49

禅友东亮兄发来短信,禅宗祖庭河北正定临济寺有明老和尚于2010年11月20日晚往生净土,请佛友们为老和尚助念。

我放下手头的事,双手合十,十念“南无阿弥陀佛”,回给安祥舍报的有明长老。

学禅之后,藉由种种因缘,我曾多次亲近有明长老。当然,无论是哪一次亲近,我都在边缘,属于敬陪末座者。

有明长老走了。与他似有似无的几次接触,倒重新逼真在眼前。

1995年,旅居法国的越南名僧一行禅师,率团到中国大陆参访禅宗祖庭。禅师一行先到了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朝拜赵州禅师塔。之后,在柏林禅寺监院的明海法师陪同下,一行禅师参访临济禅寺,朝拜临济禅师塔。当时的我,正在柏林禅寺做行者,于是有幸随行。

在大殿礼佛,朝拜过澄灵塔之后,有明长老招呼来访者到临济寺大殿右侧的客堂。桌子上摆了多种水果,现在记得最确切的是西瓜。

一行禅师坐在桌边,始终如一地保持僧人内敛式的沉默。他偶然抬起头来,看看大家。那时,一行禅师年近七十岁了,在他抬起头时,他晶亮的黑眼睛,流露出的却是年轻人特有的青春的锋芒!——那时,我不知道,有明长老已近八旬了。

一行禅师的随行者向有明长老提问。我记忆最深的,其中一个是“禅修者应该把每一天当作一朵玫瑰,别在衣服上,还是应该帮助佛陀打理佛法的玫瑰园?”充满诗意的提问。

有明长老衣着朴素,圆脸庞,但不胖,眼神真诚,像刚从田野里劳作回来的老农。随行的翻译把这个提问用中说出来,有明长老笑了,摆了摆手,“我没种过玫瑰,也不知道佛陀还有个玫瑰园。你们远道而来,一定口渴,我这个小庙也没什么好招待的,请先吃口西瓜吧!”

实话说,当时,我有些难堪,因为我感觉有明长老没回答到点子上。我私下向明海法师表达了这个遗憾。明海法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老法师的回答非棒!你慢慢地体会吧。”

十五年过去,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发现,有明长老当时的回答,的确棒啊!可惜那时,初入佛门的我从根本上会错了意。

也是那一年,此事过后数月,我陪朋友从赵州来正定,再次参访了临济寺。在流通处,我请了一册《不二法门》,台湾耕云先生“安祥禅”演讲集之一。正翻书时,有明长老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我手中的书,“请了本什么书?”

“《不二法门》。”

“什么是‘不二’?”

“不二,就是一!”

“是一?”长老顿了顿,“一在哪里?”

我哑然。

“佛法中,哪有二,哪有一啊。”长老自言自语。他看了看我目瞪口呆的样子,一笑,转身走开了。

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有明法师生于1917年,七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其后云水行脚,多处参访。其参访时,先后到过山西五台山、河南、湖北、山东、浙江、江苏。1962年后,有二十年时间,他在乡下务农。1983年,国务院批准河北省正定县临济禅寺为佛教道场,向国内外开放。66岁的老法师应政府相关部门之邀,住持临济禅寺佛事。1989年,73岁的他远到广州,拜当代禅门尊宿本焕禅师为师,承接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卷、衣钵。古稀之年求法,颇有“赵州八十犹行脚”的意味!1990年,74岁的法师晋升临济禅寺方丈。

1993年,我开始学禅,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对有明长老亲近有限,但也算有幸,我曾听他讲法并得到他的指点。只是我这状如瓦盆的劣根之辈,福薄慧浅,未能在他言下契入佛法大海,也未能藉由他的手指见到天心月圆。想来惭愧,此咎在我啊!

以上我亲历的两件事,或许无法体现长老宗风。还好,其他禅友也有记录,为方便有缘领略大德风范,不妨择录一二。

长老没有架子,参访者想见他,不需要任人通报,可以直接去见他。

有人请教禅修之道。长老问:“你怎么修啊?”来人说:“数息。”长老痛下钳锤,“要是有一天你不呼吸了,你数什么?”——这一问着实彻底,有禅门灯录中老古锥的风范。

有禅友将发心印制的结缘经书送到长老处。经书放在地上,长老看到了,“佛经哪能放在地上?恭敬就生福报。”说着,他弯腰把经书抱放到桌上。一整包书几十斤重,年轻人抱也吃力,何况他八十多岁的老人!

有人请教“何为疑情”,长老说:“教下讲‘明白’,宗门讲‘疑情’。学禅最难在起疑情。没有了生脱死的心,疑情发不起来。什么是疑情?举个例子,好比你丢了一个最珍爱的东西,你吃饭睡觉想的都是怎么找到它。不急切,不是疑情。”

有人问长老:“你念佛吗?”长老说:“念啊。”又问:“师父求生净土吗?”他答:“求啊。”又问:“学禅的也修净土啊?”师答:“禅净不二。”——这里的“不二”,让我想起当年长老的自言自语,“佛法中,哪有二,哪有一啊。”

如今94岁高龄的有明长老舍报西归,禅友们再到临济寺,又去问谁?祈愿长老不舍众生,倒驾慈航,乘愿再来。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云驰代替龙子被大鹏啄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他当时已成为众多持明者主尊,名为云驰。父王后将王位交与太子,自己携王妃前往玛拉雅山居住。而云驰觉得离开上师父王后,要那王位又有何用?拥有众多财富又有多少价值与意义?于是他便将王位舍弃,追随父王也前往森

  • 莲华色女:比丘尼中神通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窈窕淑女招赘夫婿在弥沙塞律里,有一位在风尘中的女人,出家后就证得罗汉果,并且在比丘尼中,还被称赞做神通第一的,那就是莲华色女。 莲华色女,家住在德叉尸罗城,她没有兄弟,没有姊妹,父母就只生了她一个人。虽然是女孩子,但父母没有其他的孩子,仍然把她当作掌上明珠看待。 在父母的宠爱之下,莲华色女渐渐的

  • 圆瑛大师与四大高徒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圆瑛大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佛教,而明旸法师、赵朴初居士、慈航菩萨、白圣长老,又代表又一个时代的佛教。在圆瑛大师时代,由于“中国佛教会”的创生,一盘散沙的中国佛教界,得到了整合。在明旸法师、赵朴初居士的时代,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终于有了今天的蓬勃气象。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

  • 当代著名高僧真禅法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真禅法师是我国当代着名高僧、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他的人格是我国当代僧人的楷模,他的法绩当载人现代佛教篇章。因此,当我们纪念他圆寂十周年的时候,就要缅怀他爱国爱教、关爱社会、热心慈善、爱好和平的高贵品德和不朽法绩,发扬他“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

  • 星云大师是如何在大陆火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媒体都注意到习近平这一“特意”的举动——在最近的“习连会”上,习近平专门对星云大师说,星云送他的书,“我全都读完了。”会见后星云告诉媒体,习近平是自己的“书迷”。 星云大师在大陆政界有很多“粉丝”。一读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位来自台湾的佛光山开山宗长,仅2013年一年,便以86岁高龄与2

  • 来果老和尚:念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来果禅师七岁时,曾偶然听见邻僧读诵《心经》,至“无智亦无得”一句时,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

  • 名校才子变身高僧 那些从名校出家的和尚们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释明海:俗姓肖,1968年出生,湖北潜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回忆起接触佛教的缘起,明海法师说,最早是看到一本弘一大师的传记,忽然发现人生原来还有那样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后来通过一盘星云大师讲法的卡带,产生了去寻找高僧大德学法的念头。通过师长介绍,结识了

  • 嵩山法王寺大德高僧——释延佛大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普通百姓到高官贤达,从长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国内到国外,慕名找他的人成千上万。他,像天国天使将甘露洒向人间;他,像活佛菩萨,慈悲心肠,普渡众生,万民敬仰,百姓爱戴!他的感人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他被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誉为“嵩山第一奇人”! 嵩山大法王寺位于中国河南登封市北6公里的嵩山玉柱峰下,真

  • 不一样的观世音菩萨:水月观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迭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

  • 法显西行求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法,先越过河西走廊,穿越中国今新疆自治区的绿州城邦和沙漠,然后越过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经过今阿富汗,最后进入印度,渡海到今斯里兰卡,然后从乘船从海路回国,从今山东青岛的崂山登岸。现按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