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当代著名高僧真禅法师

当代著名高僧真禅法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07 更新时间:2024/3/25 19:11:36

真禅法师是我国当代着名高僧、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他的人格是我国当代僧人的楷模,他的法绩当载人现代佛教篇章。因此,当我们纪念他圆寂十周年的时候,就要缅怀他爱国爱教、关爱社会、热心慈善、爱好和平的高贵品德和不朽法绩,发扬他“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崇高精神,推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就他的生平法履和思想法绩作一简要阐述。

真禅法师(1916—1995),俗姓,名鹤树,江苏省东台县安丰镇人。父亲务农,母亲刘氏,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真禅法师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三。二兄鹤才,早岁出家,法名心岩。他出身贫寒,6岁那年家乡又遭洪灾,雪上加霜,无以为生,遂于童稚之年就随二兄心岩至东台县安丰镇净土庵出家,依净修老和尚披剃,法名真禅,字妙悟,号昌悟。从此,他就成了一位天真活泼的沙弥。次年,就在寺内学习(四书),主修(禅门日诵)、《妙法莲华经)等。稍长,即在寺内烧火做饭,挑水拣菜,农忙时也下地从事农活,有时也随师父们去信众家做超荐法事。16岁那年,至南京宝华山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受具足戒,成了一位比丘。之后,先后就读于东台三昧寺慧佛学院、焦山定慧寺佛学院、镇江竹林寺佛学院、泰州光孝寺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上海圆明讲堂楞严专宗学院、南京中国华严速成师范学院等院校,打下了坚实的佛学根基。他先后亲近过应慈、圆瑛、惺、震华诸上人,遂有法师风范。1942年,应恩师震华法师之召,到玉佛寺协助办理上海佛学院,历任副寺、知客、信众部副主任、监院、寺务处主任等职。1945年至镇江竹林寺受记,为守之、震华、窥谛三法师的法徒、临济正宗第47世。从是年起,他又先后担任镇江竹林寺、苏州狮林寺等名刹住持及竹林佛学院院长,遂桃遍及欧、美和大陆、港、澳、台等地区。1949年,至上海静安寺参加孑L雀明王法会,聆听持松法师讲《fL雀明王经》。1951年,到圆明讲堂随圆瑛法师系统修学《楞严经》、《阿弥陀经》和《大乘起信论》等典籍,密接圆瑛心印,并进上海玉佛寺。

化大革命”期间,他与五位僧人留在寺内,以糊纸盒度日,并设法保护了寺庙建筑和文物。1979年,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并任玉佛寺住持。从此,他就筹集资金,整修殿堂,招集僧众,恢复佛教丛林制度,流通经书法物,开展宗教活动,为玉佛寺佛教的恢复、兴、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3年,他被选为上海市政协常委,并创办上海佛学院,任院长。1988年,受聘为上海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并设立“真禅法师残疾儿童福利基金”。同年9月,又兼任上海静安寺住持。1992年11月,又兼任河南省开封市大相国寺住持。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1995年12月1日,因心脏病突发,圆寂于上海玉佛寺。世寿80,僧腊73。其主要着作有《玉佛丈室集》10集、《上海玉佛寺丛书》27种、《佛法·社会·人生》、《禅宗佛学思想论集》、《真禅禅藻集》、《玉佛禅寺》画册等,主编的着作有《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一十周年纪念特辑》、《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迎奉藏经·方丈升座纪念特辑》、《持松法师论着选集》、《持松法师纪念文集》、《应慈老法师圆寂三十周年纪念文集》等。此外,还有佛学研究论文多篇,发表于海内外相关刊物。

思想法绩

真禅法师着作宏富,思想精粹,解行并重,为上海玉佛寺的复兴和开创,为上海佛教的重建和振兴,为中国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就他的思想法绩作一论述。

一、爱国爱教思想

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但经过魏晋南北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吸收了儒、道文化的营养,到隋唐时期就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故名曰中国佛教。五台山僧人说:“我们虽然出了家,但并没有出国。”中国佛教徒虽然也姓释,但他还是炎黄子孙,骨子里还是中国血统。佛教经典《心地观经》中的《报恩品》说:“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国王恩就是国土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就是僧俗都有报效祖国的义务。况且“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由而行哉?”所以,真禅法师说:“爱教必须爱国,爱国才能爱教”;“爱国爱教,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阐明了爱国爱教的辩证关系。他在《谈谈佛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中又说:“一方面佛教本身就具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功能;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切实认真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得这种‘相适应’成为现实。但是,要真正实现‘相适应’,关键还在于我们佛教徒本身。如果佛教徒人人都能加强自身建设,都能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那么佛教就一定会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一种劝善止恶的宗教。《法句经》下卷《述佛品》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这里的重点是“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要去掉自己心上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六种烦恼。其中最主要的是贪心,有了这一贪心,就会贪污盗窃,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就是一切纷争乃至一切战争的根源。所以,只要去掉贪心,显出真心,去掉私心,显出公心,去掉假恶丑,树立真善美。一人能行真善美则一家能行真善美,一家能行真善美则一村能行真善美,一村能行真善美则一乡能行真善美,乡乡真善美,县县真善美,省省真善美,我们的国家就成了一个真善美的国家。因此,真禅法师说佛教本身就具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功能。所以,在党和政府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前提下,关键就成了佛教徒的自身建设。而佛教徒的自身建设,其关键也是佛祖教导的“自净其意”和他所制订的戒律。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真禅法师抓住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无论在教内、教外,还是在国内、国外,他都时刻不忘宣传爱国爱教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始终能够与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同心同德,参政议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从而获得了党和人民的爱戴、尊敬、赞扬。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星云大师是如何在大陆火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媒体都注意到习近平这一“特意”的举动——在最近的“习连会”上,习近平专门对星云大师说,星云送他的书,“我全都读完了。”会见后星云告诉媒体,习近平是自己的“书迷”。 星云大师在大陆政界有很多“粉丝”。一读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位来自台湾的佛光山开山宗长,仅2013年一年,便以86岁高龄与2

  • 来果老和尚:念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来果禅师七岁时,曾偶然听见邻僧读诵《心经》,至“无智亦无得”一句时,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

  • 名校才子变身高僧 那些从名校出家的和尚们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释明海:俗姓肖,1968年出生,湖北潜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回忆起接触佛教的缘起,明海法师说,最早是看到一本弘一大师的传记,忽然发现人生原来还有那样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后来通过一盘星云大师讲法的卡带,产生了去寻找高僧大德学法的念头。通过师长介绍,结识了

  • 嵩山法王寺大德高僧——释延佛大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普通百姓到高官贤达,从长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国内到国外,慕名找他的人成千上万。他,像天国天使将甘露洒向人间;他,像活佛菩萨,慈悲心肠,普渡众生,万民敬仰,百姓爱戴!他的感人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他被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誉为“嵩山第一奇人”! 嵩山大法王寺位于中国河南登封市北6公里的嵩山玉柱峰下,真

  • 不一样的观世音菩萨:水月观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迭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

  • 法显西行求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法,先越过河西走廊,穿越中国今新疆自治区的绿州城邦和沙漠,然后越过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经过今阿富汗,最后进入印度,渡海到今斯里兰卡,然后从乘船从海路回国,从今山东青岛的崂山登岸。现按年代

  • 明朝燕王的缁衣宰相——道衍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个在你的微博、朋友圈霸屏的名字——“梅长苏”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为梅长苏这种人量身打造的。有人说,像梅长苏这种人也只能是活在荧屏中的bug军师。这就给您介绍一位计谋堪比梅长苏,改变明朝历史,影响后世至今的缁衣宰相——道衍法师(亦名姚广孝)。非凡的道衍和尚: 才华横溢 天下名士

  • 藏族高僧嘉措的“指尖传奇”:酥油花“诉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寺院里背阴的房间,一盆冰凉的水、木板上一坨坨彩色的酥油。 41岁的藏族高僧尕藏嘉措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手指不停浸在水中,然后掐出一块块酥油,捏成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以及花卉草木,栩栩如生。 酥油花是以藏族日常食品酥油为主要原料,艺僧通过捏制各种人物形象和花鸟鱼虫等万物,组合成佛经故事向信众传

  • 药王菩萨:最殊胜的供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药王菩萨,早在佛陀座下,就已经深得肉身变化的三昧了。之后,他不断在考虑:“我今后将怎样供养佛和法华三昧才好呢?”一想到此,他即刻跃上天空,运用三昧的力量,散落七宝、花香、幡盖来向佛供养。 之后,他虽然脱离三昧,但对自己的供养心仍嫌不够。于是,在一千二百年里,他经常吃下各种香食,饮了各类香油,然后

  • 须菩提——礼拜佛陀第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弟子里,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恼。也会多予同情。许多菩萨也会发下宏大誓愿,想要渡尽天下苍生,让他们都能到达幸福的彼岸。这种同情或怜悯是一视同仁,完全平等。须菩提平时喜好进行空三昧(浸在空的境界)。佛上忉利天(也叫做二十三天,在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