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一样的观世音菩萨:水月观音的故事

不一样的观世音菩萨:水月观音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4/1/1 0:17:40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迭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为其设有道场。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法显西行求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印度求法,先越过河西走廊,穿越中国今新疆自治区的绿州城邦和沙漠,然后越过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经过今阿富汗,最后进入印度,渡海到今斯里兰卡,然后从乘船从海路回国,从今山东青岛的崂山登岸。现按年代

  • 明朝燕王的缁衣宰相——道衍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个在你的微博、朋友圈霸屏的名字——“梅长苏”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为梅长苏这种人量身打造的。有人说,像梅长苏这种人也只能是活在荧屏中的bug军师。这就给您介绍一位计谋堪比梅长苏,改变明朝历史,影响后世至今的缁衣宰相——道衍法师(亦名姚广孝)。非凡的道衍和尚: 才华横溢 天下名士

  • 藏族高僧嘉措的“指尖传奇”:酥油花“诉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寺院里背阴的房间,一盆冰凉的水、木板上一坨坨彩色的酥油。 41岁的藏族高僧尕藏嘉措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手指不停浸在水中,然后掐出一块块酥油,捏成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以及花卉草木,栩栩如生。 酥油花是以藏族日常食品酥油为主要原料,艺僧通过捏制各种人物形象和花鸟鱼虫等万物,组合成佛经故事向信众传

  • 药王菩萨:最殊胜的供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药王菩萨,早在佛陀座下,就已经深得肉身变化的三昧了。之后,他不断在考虑:“我今后将怎样供养佛和法华三昧才好呢?”一想到此,他即刻跃上天空,运用三昧的力量,散落七宝、花香、幡盖来向佛供养。 之后,他虽然脱离三昧,但对自己的供养心仍嫌不够。于是,在一千二百年里,他经常吃下各种香食,饮了各类香油,然后

  • 须菩提——礼拜佛陀第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弟子里,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恼。也会多予同情。许多菩萨也会发下宏大誓愿,想要渡尽天下苍生,让他们都能到达幸福的彼岸。这种同情或怜悯是一视同仁,完全平等。须菩提平时喜好进行空三昧(浸在空的境界)。佛上忉利天(也叫做二十三天,在欲

  •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个普庵祖师,是个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当世人民之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普庵祖师所留,他是佛教史上流传的著名人物。 当时有个虔诚的女信徒,常去听他说法。当时普庵祖师屡显广大神通,人所共知,呼风唤雨随心如意,天龙鬼神呼来唤去。这个女信徒的丈夫是个屠户,也要拜拜普庵祖为师修学佛

  • 迦留陀夷——教化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迦留陀夷,译为 “黑光”。佛陀声闻弟子中,教化第一。 他的皮肤长得像黑炭一般,非常粗糙,又能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所以叫做“黑光”。为什么他有这种形象呢?这里有一段因果:迦留陀夷在过去生中,经常赤身露体的在佛前点灯,因而遭感了全身粗黑的恶果。可是又因为他发心,虔诚燃灯供佛,所以招感得全身光耀的善报。

  •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真心忏悔超越十二大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难免打瞌睡。妙高禅师,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耽误的不能用功。于是跑到妙高台边上跏趺而坐,下面是几十丈深大山涧,如果打瞌睡一头张下去,就没命了,他的意思,在这里静坐,是警策自己,免得再

  • 一休禅师教你如何观察自然体悟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坐,默然不语,对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人和事都毫无兴趣。他的师父对此十分担忧,便领他走出寺门。寺外盛开的百花、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奔腾的小溪……无限春光,弥漫在天地间。 面对大好的春光,其师似乎无心欣赏,而是在半山坡上找了一块石头,静静打起坐来。一休

  • 福田第一的宾头卢颇罗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宾头卢,译为中文是“不动”,是名;颇罗堕,译为中文是“利根”,是姓。这位尊者的智慧高超,聪明过人,根性非常利,遇到任何事都能如理思维,不被外面一切的境界所动摇,所以取名为“不动利根”。他奉释迦佛之命常住世间接受末世众生的供养,给众生种福,所以他是佛陀声闻弟子中,福田第一。现通取钵佛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