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一生

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一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4/3/25 19:12:05

1、报恩寺出家

本焕长老,湖北新洲人,俗姓张,名志山,出生于1907年9月。本焕长老一生遍访天下高僧为师,游历四方名寺修行,许多近代高僧与之都有殊缘。当年报恩寺的传圣法师便是第一个。

出身寒家的本焕长老小时候上过私塾,勤而好学,慧根独具,年仅12岁便读完四书五经,深谙孔孟之道,领会诗书之法。后因严父辞世,无奈被迫辍学做了徒工。因感时政腐败,公理不张,到报恩寺听传圣法师讲经说法。于是佛根深重,殊缘萌发,遂立志远红尘,入空门,投传圣法师门下剃度为僧。

1930年正月十五,本焕长老告别家人,来到报恩寺传圣法师门下,剃度为僧,法号本幻。从此开始了芒鞋布衣的修行生涯。

2、宝通寺受戒

1930年2月,传圣法师推荐他到武昌宝通寺受戒。

到了宝通寺,长老先接受了佛法和戒律的学习,并于同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受戒。受戒圆满结束,长老下定决心做一个襟怀皎洁、无我利生的出家人。

宝通寺传戒师持松法师是两次留日的高僧,他指出,要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必须经过一番苦心修炼的工夫,亲自体验,没有捷径。还指出,要多走名山古刹,多参拜高僧大德,持戒修行。

3、高旻寺参学

1930年7月,长老前往扬州高旻寺拜来果老和尚为师,跟随老和尚长达七年。高旻寺宗风严谨,来果和尚更是道高德重。在此七年中,长老非常勤勉,深受来果老和尚器重。

来果和尚主张弟子必须坐禅苦修,因此寺院与社会交往很少,多以开荒、种地、自力更生维持生活。本焕大师在劳动之,手不释卷,夜晚打坐修行,常常攻读佛经至深夜。

为促智慧增长,顿悟佛法真谛,长老效仿古人以头悬梁,九十一天坐禅不倒单,其非凡的意志,成为全寺同门之楷模。

4、朝拜五台山

1937年,长老时年三十。发愿效仿佛陀苦修,拜别来果和尚,由河北保定起香,跪拜五台山道场。

长老手持一个小木凳,凳子上燃一柱香,三步一拜,虔心跪行,途径漕河、太行山、狼牙山、太白山等地,全程三百多里,一路上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任手掌破裂,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六个月,最终达到了五台山。长老接着又拜五个台顶。从北台起,同样三步一拜一柱香,拜五个台子。五台高度均在海拔2800米以上,秋末山西高山之巅自然是入冬较早,有时白天晴朗,夜间便飘起雪花,袈裟也常常挂一层冰霜,有时因冰雪而滑倒。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前后持续了整整一年。

每当有人不解地问起长老,他总是说:“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心?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度人?”

5、刺血写经

从1938年开始,本焕法师修行于五台山广济茅篷(即碧山寺),决心在这圣地苦修十年。

他效仿佛陀刺血为墨书写经书。当时生活原本就很清苦,他坚持每天用手指或舌头的鲜血,恭写《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楞严经》等经典,日写五六百字,共写了十九卷血经,超二十万字。可惜因战乱频繁,长老所抄写的血经大部分已经失传,唯有《普贤菩萨行愿品》因缘殊胜,历时五十年之后又复回长老之手。

6、爱国爱教

后来,长老又效仿达摩面壁参禅之举,于五台山闭关三年,精诵经典经数千卷,智慧顿增。

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占领五台山。本焕师爱国爱教,常常利用监院身份,支持抗日战争。并以仁者之勇,救八路军军官于虎口之中,并得到八路军司令部的嘉奖。长老还以佛门放焰口的仪式,为阵亡将士送往生。

7、燃灯孝母

1948年1月,母亲病危,长老立即赶回湖北老家。由于自己是出家人,既要做到心不离佛,身不离佛,又要行孝报恩。因此,他白天在家中为母亲端茶送水,喂药喂饭,晚上则回到报恩寺,攻读三藏。

母亲往生后,本焕师借用一间祠堂连续三天抄写《金刚经》。为了超度母亲,本焕师每天晚上设坛诵经。为报慈母养育之恩,长老燃臂为灯,日夜诵读《地藏经》,为母亲守孝四十九天。他双膝跪地,把胳膊垫平,取半寸的灯草三根扎在一起,蘸上香油,点着火放到胳膊上燃灯孝母。他说:“我们的肉身是父母给的,要用自己的肉身供佛,忏悔孽障。”

8、接法为祖

1948年7月,中国近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高僧虚云长老感念本老慧而有德,诚邀其至广东省韶关南华寺。

南华寺是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道场,后又形成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宗,故有“祖庭”之称。虚云长老在这里弘法布道多年,当时已一百一十岁,禅师以其佛法之高深,慧眼之独具,对长老倍加器重,传以衣钵,收为爱徒。

长老于同年11月接法于虚云宗下,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虚云禅师将长老法号由本“幻”改为本“焕”,意在令其将佛法发扬光大,可见禅师对长老寄予厚望。第二年四月初八佛诞日,许愿禅师传南华寺方丈与本焕长老,时年已111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更是由云门寺步行百里为之送座,实乃佛门之盛事。

1949年正月初八,本焕大师正式住锡南华寺。

9、狱中宗风

1958年,正值长老升座南华,致力于弘法之际,却不幸蒙冤入狱。面对如此变故,长老心念佛陀,超然世外。长老说:“坐牢是前世造下的恶业,佛菩萨罚我今生坐牢忏悔。”就这样,长老借炼狱为炼心,虽含冤而悟法,长达二十二年的铁窗生涯,竟修得菩提正果。

10、住锡丹霞山

长老终于在73岁古稀之龄时获彻底平反,得以重返佛门。1980年,本焕长老应仁化县政府邀请到该县丹霞山恢复别传寺。

当时,建于明末、兴于清初、毁于民国的别传寺已是断壁残垣,不复往日之貌。长老受命于国家百业待兴之时,筹款建庙之艰辛可想而知,经过本老四年的苦心营造,终于聚沙成塔,募化善款近千万,重修殿堂5000余平方米,并将重要文物修缮一新。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欣然命笔赋诗,对长老重建别传寺以极高的评价:

群峰罹立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

定力能经沧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

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

未得偏堂行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11、恢复光孝寺

随后,赵朴初会长和广东省宗教局礼请长老出任广州光孝寺住持,重修光孝古刹。

光孝寺乃初祖达摩东来创立之禅宗祖庭,始建于汉末三国,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因历经战乱,寺庙年久失修,寺内法器毁坏严重,后经长老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如今,光孝寺香火鼎盛,规模恢宏,成为别具南岭古典文化特色的佛教名刹。

12、筹建弘法寺

深圳弘法寺的建设开放是本老又一弘法大愿。1984年,深圳市政府特请本焕长老从丹霞山来到深圳梧桐山共谋筹建弘法寺;1985年7月1日,大师从丹霞山别传寺率领十位法师到梧桐山为弘法寺动土洒净;1986年7月,由中国佛教协会正式命名为“弘法寺”,赵朴初会长亲自题写寺名;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仪式。

长老住锡弘法寺,心念天下众生,以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作为目标,追求“广修供养”、“普度众生”之菩萨境界。他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禅门宝训书成条幅,悬于丈室。将自己的血经本《普贤行愿品》和多种佛经广为印刷,赐予信徒读诵参修。

13、弘法利众生

本焕长老一生弘扬佛法,四处筹建寺院,恢复禅宗祖庭。1984年在深圳筹建弘法寺;1986年恢复并重建光孝寺;1989年重建湖北武汉报恩寺;1995年重建禅宗四祖祖庭正觉禅寺;1996年重建南雄莲开寺;如今,又在百丈山重建百丈禅寺。经他重建和修复的寺院道场规模之大,辉煌的程度可谓前无古人。他给众多僧侣提供了修行和弘法的道场;他使广大信众有了更多参拜礼佛的地方;他为修建寺院、学校、道路、救灾、助残等等所捐助的善款数以亿计……有人说,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人间菩萨!

14、一代禅师 僧俗共仰

高望重的本焕禅师,在过百岁高龄时还如期参加了2006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并参与大会为世界和谐和人类福祉祈祷。在他的倡导下,弘法寺捐出百万巨资,帮助创作了中国首部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并为世界佛教论坛献演。至今,《神州和乐》已经成为佛教界的一大品牌在国内外出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

本焕禅师在佛教论坛现场呼吁人类遵循佛陀的教导,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这样,世界和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本焕老和尚出家八十多年,弘扬佛法孜孜不倦。德高望重的本焕禅师,是现代禅宗泰斗虚云的嫡传大弟子,他禅悦人生、慈恩天下的风范天下共仰。

2010年,本焕长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百岁高龄的本焕长老健康每况愈下,一直在接受治疗,临终前一次大众开示时透露:将来自己于久远后示现成佛,号“无量自在光明如来”,佛国净土不可思议,高广庄严微妙香洁,超胜极乐世界,名“无量微妙庄严世界”。并对大众说:我的徒子徒孙,我成佛时也还会是我的海会眷属。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零点三十六分在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106岁,戒腊83夏。长老一生护国护教,肩挑如来家业,荣辱无动,毁誉安然,寿享遐龄,天人师表。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金碧峰禅师要命的饭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位修行高深的僧人叫金碧峰,他已经放下了对尘世的一切贪恋执着——除了一只精美的玉钵。他平日只用这只玉钵吃饭,每次入定之前,仔细把这只玉钵收藏好,他才会安心的禅定。 终于有一天,他在这个世界的寿命到达了终点,阎罗王就派两个小鬼来请金碧峰和尚。金碧峰法力高深,已经预先知道自己寿命就要终结,所以进入禅定

  • 百万佛号七日诵毕 大安法师出家的因缘神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本人原来不信佛,而且对佛教也曾经有过诽谤的言论,写论文、著作都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没有现代意识。也许是造这些恶业,所以以后生了一场重病,在这场重病中,我发现人生最大问题是生死问题。生死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都是空谈。所以那场病之后我出院,就专门带着怎么了生脱死来接触各种宗教,基督教接触过,伊斯兰教也接触过

  • 水果伏虎师广钦老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释广钦(1892—1986),法名照敬,派名广钦,俗家姓黄,福建省惠安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26日,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中。4岁那年,他父母为给长子娶亲无钱,就把他卖给晋江县南门外的李姓人家作养子。他的养父李树,在山坡地种水果为生,日子勉强过得去。养母林菜,信佛茹素,以中年无子,才买一

  • 慧能与神秀:南北禅宗之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年五祖弘忍门下,可谓人才济济,堪为人师者,有“十大弟子”之说。据《楞伽师资记》引用玄赜《楞伽人法志》的记载说:弘忍圆寂之前二日,亲语玄赜曰:“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这十个人,据说就是上座神秀、韶州(广东新兴)慧能、资州(四川资阳)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华州惠藏、随州玄约、

  • 有明老和尚:佛法中,哪有二,哪有一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禅友东亮兄发来短信,禅宗祖庭河北正定临济寺有明老和尚于2010年11月20日晚往生净土,请佛友们为老和尚助念。 我放下手头的事,双手合十,十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向给安祥舍报的有明长老。 学禅之后,藉由种种因缘,我曾多次亲近有明长老。当然,无论是哪一次亲近,我都在边缘,属于敬陪末座者。 有明长

  • 云驰代替龙子被大鹏啄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他当时已成为众多持明者主尊,名为云驰。父王后将王位交与太子,自己携王妃前往玛拉雅山居住。而云驰觉得离开上师父王后,要那王位又有何用?拥有众多财富又有多少价值与意义?于是他便将王位舍弃,追随父王也前往森

  • 莲华色女:比丘尼中神通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窈窕淑女招赘夫婿在弥沙塞律里,有一位在风尘中的女人,出家后就证得罗汉果,并且在比丘尼中,还被称赞做神通第一的,那就是莲华色女。 莲华色女,家住在德叉尸罗城,她没有兄弟,没有姊妹,父母就只生了她一个人。虽然是女孩子,但父母没有其他的孩子,仍然把她当作掌上明珠看待。 在父母的宠爱之下,莲华色女渐渐的

  • 圆瑛大师与四大高徒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圆瑛大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佛教,而明旸法师、赵朴初居士、慈航菩萨、白圣长老,又代表又一个时代的佛教。在圆瑛大师时代,由于“中国佛教会”的创生,一盘散沙的中国佛教界,得到了整合。在明旸法师、赵朴初居士的时代,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终于有了今天的蓬勃气象。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

  • 当代著名高僧真禅法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真禅法师是我国当代着名高僧、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他的人格是我国当代僧人的楷模,他的法绩当载人现代佛教篇章。因此,当我们纪念他圆寂十周年的时候,就要缅怀他爱国爱教、关爱社会、热心慈善、爱好和平的高贵品德和不朽法绩,发扬他“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

  • 星云大师是如何在大陆火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媒体都注意到习近平这一“特意”的举动——在最近的“习连会”上,习近平专门对星云大师说,星云送他的书,“我全都读完了。”会见后星云告诉媒体,习近平是自己的“书迷”。 星云大师在大陆政界有很多“粉丝”。一读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位来自台湾的佛光山开山宗长,仅2013年一年,便以86岁高龄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