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叔"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太叔姓的起源是什么?

"太叔"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太叔姓的起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4/2/25 19:22:32

[太叔氏属地]

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东二十里。

[太叔氏来历]

源流一

源于出自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姬辟疆三子姬仪之后,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文公姬辟疆(公元前659~前600年在位)的第三个儿子叫姬仪。在古代,嫡系兄弟以“伯、仲、叔、季”为次序来排名,姬仪因排行为老三,所以人称“叔仪”,又因为他是王族之后,所以世称太叔仪。

在姬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次第排名成为为姓氏者,称太叔氏,世代相传至今。一部分太叔氏族人皆尊奉姬仪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给其弟的封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庄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封他的弟弟姬段(公子段)在京邑(今河南荥阳),世称京城太叔。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周厉王姬胡周公元年(公元前841年),周王朝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死于囚所。据史籍《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华县)。姬友就是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祖父郑桓公,他当时是周幽王姬宫涅的司徒。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姬友为保护周王朝而牺牲。姬友的长子姬滑突(姬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助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王朝的大司徒,并把郑国也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郑武公后来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因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当时受了痛苦和惊吓,便因此对姬寤生一直不喜欢。武姜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姬段,人们称他“叔段”。姬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郑厉公姬突元年,公元前700年),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后,对姬段一族人的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在周釐王姬胡齐三年(郑厉公复元年,公元前678年),郑厉公将流亡在卫国的姬段之孙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国以后,姬段的后裔子孙们始称太叔氏、公孙氏、段氏、京氏等,表明了后裔子孙们对姬段的爱戴与尊重。据史籍《左传》记载,郑国的后人对姬段普遍都是很爱戴与尊重的,在典籍《诗经·叔于田》、《诗经·太叔于田》等郑国诗歌中,也有许多对姬段的歌颂,因此,有许多史学家怀疑姬段的遭遇实际上是郑庄公的一桩政治阴谋。

一部分太叔氏族人皆尊奉姬段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时期辽国宋魏国王耶律·和啰噶之后,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耶律·和啰噶,在《辽史》中称耶律·和鲁斡,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儿子,早年在北宋仁宗赵祯皇祐二年(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50年)被辽兴宗封为越王。至北宋至和二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农历12月晋封为鲁国王,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农历11月徙封为宋魏国王,领重兵留守辽国皇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在耶律·和啰噶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爵号为汉化姓氏者,称太叔氏,后有一部分族人在北宋宣和七年(辽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辽国灭亡之后被裹胁入女真吴乞买氏族部落中为奴,逐渐融入女真族中,改称泰楚噜氏,亦称太楚鲁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满语为TaicuruHala,后来的满清政府将其归为秽貊后裔,划归为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音楚(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南部波谢特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泰氏、楚氏、邰氏、卢氏、改氏、鲁氏等。

[太叔氏名望]

汉代尚书太叔雄,是太叔姓中的优秀人物。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司空"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司空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司空氏属地]顿邱郡,今河北清丰县西南二十里。[司空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君主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传说,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大禹官至司空。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名,相传在远古帝王少昊时就已设置,专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设,相当于当今的建设部部长。据说大禹就担任过帝尧时期的司空,为民

  • "申屠"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申屠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申屠氏属地]河西郡,今山西临汾县。[申屠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姚姓,出自上古舜帝的后代,属于以音讹改姓为氏。上古舜帝的后代中有一个古老的胜屠氏部落,在迁徙过程中占据屠原(今陕西合阳)生息繁衍,故称“胜屠”。原为胜屠氏,后因古代“胜”与“申”两字同音,故俗称申屠氏。在胜屠氏、或申屠氏、申徒氏的后裔子孙中

  • "仲孙"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仲孙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仲孙氏属地]高阳郡,今山东省临淄县西北三十里。[仲孙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年鲁桓公姬允的次子,属于以齿序排行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鲁公子庆公之后。庆父曰共仲,故以为仲氏。为闵公之故,讳杀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仲孙、孟孙,乃至仲氏、孟氏,原来都是一父所出的同一

  • "令狐"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令狐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令狐氏属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令狐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上古时,周文王有个儿子叫毕以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垣曲、荣河、河南济源一带),成为后世庞大的魏氏家族之鼻祖。春秋时期,毕万在晋国官拜上卿,声势一天比

  • "余"姓的起源 传统百家姓中余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余姓的起源:余姓的始祖是出自黄帝的长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大禹王。余姓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按史书的记载,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赐姓为姒,继禹而为夏朝天子。次子宰,被封为显。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其

  • "尉迟"姓氏起源及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尉迟读作:【yùchí】,尉有两个读音,wèi和yù,但是作为姓的时候读作yù。尉迟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尉迟姓氏起源起源一:尉迟源于塞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北魏。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

  • "轩辕"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轩辕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轩辕氏属地]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轩辕氏来历]按《国语》记载,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又据《史记》说法,黄帝姓公孙。于是,《史记索隐》就调和两姓,说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边成长,故改姓姬。此外,《史记》还说他名轩辕,但是没有说明因何而得名。《史记集解》说他

  • "桓"姓的起源 中国百家姓中桓姓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桓姓的来历是什么?桓氏之源,根据《姓氏考略》载,最早在远古黄帝时,黄帝就有一位大臣名为桓常,他的后人就以桓字为姓氏,称为桓氏。由此可见,桓氏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姓氏。故桓氏后人奉桓常为桓姓的得姓始祖。[桓氏属地]谯郡,今安徽亳县。[桓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桓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

  • "赫连"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赫连姓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赫连氏属地]渤海郡,今河北沧县。[赫连氏来历]源流一源于南匈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赫连氏源出历史上的匈奴民族。因匈奴单于取汉室女子为妻,其后裔子孙有跟随刘氏者。至东汉末至两晋十七,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部首领叫右贤王刘去卑,他的一个后代自称为夏王,并将刘姓改为赫连氏。到西

  • "赵"姓的起源 中国百家姓中赵姓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姓的来历是什么?赵在《百家姓》中居首位。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赵氏属地]天水郡,即现在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赵氏来历]赵氏出自嬴姓部落,祖先是帝舜时的伯益(或名柏翳),具体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所《姓氏考略》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