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63 更新时间:2024/1/25 2:37:13

白是唐朝大诗人,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但他小时候也不爱学习。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 :“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笑了。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华佗早年学医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华佗是古代三国时的神医,他料病如神,预知生死,治疗神奇,手到病除,但你知道他是怎么把医术学得那么好吗?请接下来看。华佗小时候失去了父母,母亲因病而死。华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医生,治好百姓的病。于是,他踏上了学医的旅程。 华佗出了京城,听说某某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长老医术高明,他风餐露宿,

  • “洞房”的历史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在古代,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而称“青庐”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与袁绍年轻的时候,非常要好,经常出去“侠游”,这样就免不了做一些恶作剧的事情,有时还会偷鸡摸狗。有一天他俩见一对新人结婚,便偷偷地溜进人家的

  • 电影中僵尸都穿清朝服装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经济学角度 清代的戏服多,便宜,僵尸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电影,为成本考虑,所以制片们让僵尸集体换成了清朝的衣服,又因为清戏中宫廷戏最多,所以才有了电影中另类的制服诱惑。2、时间角度 死亡时间小于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时间超过500年就成了魔头了。所以只有死亡时间在100-500间左右的才可能成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 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 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 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

  • 佛家哲理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这里讲两个“宽恕别人方能释放自己”的佛家哲理故事。若心中还有念念不忘的事情和人,赶紧放下,寻求快乐的自己吧。仙崖禅师曾经收过一个贪玩的徒弟,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趁着禅师不注意偷偷溜出院子去玩,天快亮的时候再悄不声息地溜回来。 有一天傍晚,他在后院的高墙下又架

  • 历史名人的用人之道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天下难事莫过于做人与用人,只要是与人打交道就会形成一道道难关,让人难以穿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极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成大事者都必须在做人与用人两方向超人一等、出类拔萃。做人与用人之道并非只有一个标准可供寻究和执行,而是因人而异、因时有别。这就自然牵扯到做人与用人的学问。学问有大

  • 我们是龙的传人来源于龙图腾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有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由半坡长鱼纹演变来的,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长鱼。 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

  • 苗族人是如何庆祝丰收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苗族人民都会迎来属于他们庆丰收的节日;吃新节。节日前人们都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则忙于修整和添置芦笙。吃新节其实也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和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邀约,不是去赶集就是去看斗牛比赛。一大早,寨子里的姑娘们

  • 大商无算---孟洛川与师傅的精彩对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李士鹏:古人云:“欲授之学,先问其志”孟洛川:学生之志,在于大商名贾。李士鹏:何为大商?孟洛川:货通天下,利射四海。李士鹏:何为名贾?孟洛川: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李士鹏:依你想来,如何才能作为一个大商名贾呢?孟洛川:商谚有云,熟读生意经,买卖做的精,想来,只要生意

  • 旗袍的来源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这种比例非常适合东方女性胸部较平、臀位较低、上身较长的体形特点。旗袍传达出的思想和独特的韵律之美。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