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方情人节送巧克力的起源和意义

西方情人节送巧克力的起源和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83 更新时间:2024/1/25 13:04:21

西洋情人节(St.Valentine)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很有人气,最近在中国也受年轻人的欢迎。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元三世纪,罗为了强兵,禁止士兵结婚。而一个叫Valentine的教士,不畏暴政,秘密为情侣们持婚礼。终于得罪了当时的皇帝Claudius,于2月14日被处死,为了纪念Valentine教士,就有了今天的情人节。

情人节送巧克力来源于日本。日本的情人节跟欧美却另外有一点不一样的味道。在日本情人节跟巧克力分不开家,而且,情人节象不单单是情人之间的节了。

情人节传到日本是1936年。当时,在欧洲各地都十分盛行选择将情人节作为爱人告白爱情的日。在戸有一家叫做莫洛佐夫的巧克力厂家一次把这个习惯介绍到日本,并且推荐将巧克力作为爱的白时的礼物。不过据说,第一个情人节的情人节巧克力只卖出去了3块。之后,在1958年,另外一家巧克力厂家---玛丽巧克力的营业主任,又借此话题,在东京新宿的伊势丹百货店做了一个「情人节里女性向男性赠送巧克力」的宣传活动。鼓励女性在这一天向自己暗恋的男性表白自己的感情,在当时,男尊女卑的习还很强,宣传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手法,就是这一天不仅仅是一个示爱的一天,而且是可以有女性来告白的一天。于是日本的情人节就是由女性自己为自己制造出一个可以表达爱的机会而产生了。

然而,如所述,由女性来表达爱情,在最初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所以并没有得到普及,然而那甜中带苦的巧克力却使日本形成了一种新的。虽然是起源西洋的习俗,却又涂上了浓浓的日本色彩。

2月14号,一定是女性向男性送礼物,礼物多半是巧克力。由于不好意思直表达自己的感情,女性们就不是像一个人送巧克力,而是同时买几份巧克力,送给不同的男性,其中的一个是自己的意中人。在演变,变成了所谓义理巧克力,就是把巧克力当作一种人情,送给自己里的上司,同事以及各种给过自己帮助的人们。最后在很多公司里有变成了人手一份的风气。女同事必须向男同事送巧克力。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很多OL们为了这个情人节而头痛,心痛,钱花的痛……然而,男同事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回答是不会,因为为了还这个2月14号的情,日本人又弄了一个3月14号----White Day,这一天,男性们要加倍地把吃掉的巧克力变成糖果,饼干,红茶,手绢等还回去。2月14号的情人节,真正高兴的就是--巧克力厂商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嵇康与千古绝唱《广陵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魏晋期间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七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狂放不羁。因常聚于竹林下饮酒,故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一人叫嵇康是三国曹魏时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擅长文学,喜欢绘画,更酷好弹琴。相传他的一生与《广陵散》一曲有着不解之缘。 嵇康年轻时,一次夜宿洛西

  • 中国的传统服装衣襟左右之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人类大多数都是右撇子,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里面,都不免会出现重右轻左的现象。单从衣襟的处理方法,便可以看得出历来都是左撇子吃亏的。 中国的传统服装,两边衣襟的穿法,自古以来都是左襟叠盖在右襟之上,而因为衣襟是朝右开,所以便称为“右衽”。这种穿衣方式的起源,当然为了方

  • 图解古代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十八层地狱(或称十八地狱、十八重地狱、十八泥犁)是地狱名称。中国民间传说阎罗王为地狱之首,属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别主管十八层地狱。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道教所沿用和解释。 地狱被一些人认为是人死亡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 十八层地狱也是人们的设想,意在劝人们在获得

  • 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

  • 回民不吃猪肉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这得从古阿拉伯的习俗说起。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

  • 王小二借尸还魂 李大憨因祸得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蒙山前,沂河岸,城中央,梦之巅”,临沂自古钟灵毓秀地杰人灵,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沂蒙书院的校训也与众不同,走进古色古香清静幽雅的书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字字珠玑声声悦耳,轩窗外桂花树下,一位老先生满头白发戴着眼

  • 瞎母烧钱孝子不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有一个大孝子的母亲是个先天性瞎子。孝子的父亲是个哑巴。在孝子年幼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很小就砍柴种地养活母亲。他长大后,就学会做买卖,挣点小钱孝敬母亲。有一次他去赶集买了一个烧饼装在怀里暖和着,准备拿回家去给母亲吃。在回家的路上,他饿的头昏眼花,几次拿出烧饼来想吃几口,但一想到母亲,就打消了吃的念头

  • 刘基微山湖显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朝代兴替,明亡清兴,时光又到了大清王朝的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继承并发展了祖宗的基业,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时代。偏偏乾隆皇帝又是一代风流天子,久欲遍游杏花春雨的三月江南美色。 当他第一次乘龙舟沿大运河南下苏杭时,龙舟船队必须途经山东南部的微山湖。这微山湖与微山岛可有历

  •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但他小时候也曾不爱学习。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 :“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

  • 华佗早年学医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华佗是古代三国时的神医,他料病如神,预知生死,治疗神奇,手到病除,但你知道他是怎么把医术学得那么好吗?请接下来看。华佗小时候失去了父母,母亲因病而死。华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医生,治好百姓的病。于是,他踏上了学医的旅程。 华佗出了京城,听说某某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长老医术高明,他风餐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