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2/25 14:22:25

穿格裙的吹笛人、穿格裙的酒吧招待、穿格裙的军人、穿格裙的居家男人……对苏格兰而言,就象格裙风笛不能分开一样,没有了穿格裙的男人的苏格兰也就变了味道。

苏格兰方格呢短裙,英Kit,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关于短裙的起源,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一直有争论。英格兰人的说法是:一个名叫姆.罗琳逊的英格兰人最早倡导穿苏格兰短裙。1715年,英国政府开始允许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地的人们互通贸易,汤姆.罗琳逊北上淘金,在苏格兰北部开了一家木炭画加工厂。

他的工人原本穿的是一种未经裁剪的服装,约5米长,裹在身上,在腰部扎一根腰带,腰部以上部分在肩部用别针做出褶皱,腰部以下部分类似短裙。这种服装因为披肩和短裙连在一块,不方便工人砍树,汤姆.罗琳逊便裁缝提出将原来的服装一剪为二,苏格兰短裙由此诞生。但苏格兰人认为,早在1692年,当地人就穿着两块宽布缝在一起,缠在腰上的短裙了。更有历史记载表明,早在1624年,苏格兰军队以苏格兰短裙为军队制服了。

1、为穿裙斗争了30多年

苏格兰人视苏格兰短裙为 “正装”在婚礼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才穿。苏格兰的军队还把苏格兰短裙当成制服。在苏格兰人看来,短裙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苏格兰短裙作为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1745年,英国汉诺威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下了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违者将被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斗争30多年,并迫使汉诺威王朝在1782年取消“禁裙令”。

2、格子代表不同家族

苏格兰短裙,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裙子上的格子。据说,英国苏格兰格子注册协会记载着几百种不同的格子图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着不同的苏格兰家族。黑灰格被称为“政府格”,也有特别为 皇室成员定制的格子图案,贵族穿的格子图案,则被称为 “贵族格”。在17世纪和18世纪,苏格兰高地部落之间的战争终年不休,战场上的男人们便以所穿的格子图案来辨认敌我。

在过去,这些格子不能随便乱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格的设计越来越多,现在估计不下千种。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如何打造财富帝国?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商帮历史悠久。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广东(珠三角和潮汕)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是为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潮商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由于地区和历史原因,各商帮特点不同,北方善义,南方善商;北方厚重,南方灵活;北方重古典,南方更现代。在这里,我

  • 五千年文明沉淀出的十大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这十句最具智慧的国学精语。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

  • 中国古代的吃肉史---以牛羊肉为高大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汉人都是以牛羊肉为高大上的肉类,吃牛吃羊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这种饮食习惯直到今天仍影响着肉菜市场的物价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樊哙冲入大帐,要救刘邦。项羽见来了一位莽撞人,饶有兴趣地说道:“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l

  • 西方情人节的历史由来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大概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关于情人节来历的诠释吧。情人节是一个充满著浪漫色彩的全球性节日。相爱的男女会在此节日之际互赠鲜花,糖果,各种精美的礼物以此更增进彼此的感情。

  • 蒙古族真的信仰狼图腾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电影《狼图腾》正在热映之际,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一则微博声明再度引发了关于狼是否是蒙古族图腾的讨论。昨日,他仍在网上与反对意见展开鏖战。蒙古族真的信仰狼图腾吗?实际上,这种争论在小说出版后已经在业界发酵许久。郭雪波在声明中也点出,有关“狼图腾”之争涉及商业利益,已经不是单纯

  • 墨家为什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

  • 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孝感动天---舜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

  • 我们民族为什么叫“汉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汉族来源的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到20世纪末人口已达12亿左右,是中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汉代,华夏族与周围的少数民族融合成新民族,从此,这个民族没再有大的演变只是吞并融

  • “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典故来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俗语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意思是一旦建立了夫妻关系,深厚的感情历久不衰。这则俗语从何而来,有何典故呢?1、“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典故来由 第一种说法是出自元朝关汉卿的杂剧剧本《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

  • 《四十二章经》所蕴含的精神宝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熟悉金庸大师《鹿鼎记》的人一定对《四十二章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整个故事正是以各路人等争夺这些经书为线索而展开叙述的。在文中,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最后真相大白后才发现,原来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书上的经文,而是隐藏在其中的宝藏。那么,《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