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平型关大捷简介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什么时候?

平型关大捷简介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1/23 16:43:59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大败日寇,一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番成绩也引起了友军和敌军的双方关注。现在就让我们来还原当时战役的激烈场面。

1937年9月11日,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进至河北蔚县,其一部西山西广灵、灵丘进犯。广灵、灵丘一线的汤恩伯部十七军及七十三师与敌军鏖战8个日夜后,撤至平型关一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长城一线布防御敌,以爱源为右路总司令,接替汤恩伯指挥;傅作义为左路司令,七十一师集结繁峙,七十二师集结代县,作为预备队。新编第二师至繁峙沙河待命,第十五军至凌云口一带策应。平型关一线布防完成。

这时红军刚改编为第八路军,归入第二战区序列,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林彪聂荣臻所部一一五师于9月14日抵达平型关南大营镇待命。八路军不进行正面阵地防御,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击破敌后方交通线和兵站据点。

9月22日,日军二十一旅团在战车配合下向平型关阵地进攻,被我七十三师击退。23日,日军再次向平型关、团城口进攻,我军与敌展开血战。

23日,阎锡山令傅作义部投入战斗,与杨爱源联合指挥作战,金宪章新编第二师、郭宗汾七十一师、傅作义三十五军,向前线开进,令八路军一一五师自阵地右翼向北攻击平型关敌军侧背。此时,一一五师已经进至平型关东的冉庄、东长城村一线。由于我军力量增强,25日,我军将进占团城口的日军二十一旅团主力包围。

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个团及骑兵营向灵丘方向前进牵制敌人。24日夜,一一五师三个团冒雨在平型关东北山区设伏,以两个团截击和分割行进中的敌人,以一个团断敌退路,以一个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敌人增援部队,以一个团为预备队。

25日晨,敌二十一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向前线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地域,经过约6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至13时许战斗结束,一一五师取得首战大捷,这就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参战部队将日军包围在东跑池一带的盆地。但是国民党军队却没有按照计划出击,使该地的日军未能被歼,平型关战斗的战果未能得到扩大。

八路军平型关伏击成功的同时,傅作义、杨爱源等部,加紧收缩围攻团城口敌军二十一旅团主力。

双方在平型关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相持不下,死伤累累。由于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我军茹越口、铁角岭阵地失守,平型关正面阵地腹背受敌。9月30日夜,前线各部队奉命撤离,平型关战役结束。

平型关战役是忻口会战的前期阶段,平型关战役也是“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最顽强的抗击,几乎将有“钢军”之称的日军二十一旅团全歼。虽然因敌增援解围,平型关战役最后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却给气焰嚣张的日军以极大的打击,让他们看到速战灭亡中国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配合作战。

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虽然没有进入正面战场,但是首战就取得了胜利,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

从战役角度看,平型关战斗是配合平型关主战场的侧后伏击战,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歼灭的是日军二十一旅团的一个辎重部队1000人,并不是整个的二十一旅团,更不是坂垣师团。

平型关战斗的意义,主要是政治上的。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友军树立了榜样,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抗日战争的希望。这次战斗,也使八路军认识到了日本军队的特点,取得了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教训。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与多派系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协同作战,这次合作的成功,为以后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台儿庄战役简介 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台儿庄一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现在谈起这场战役,犹让人感觉热血沸腾。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1938年3月14日,日本矶

  • 漠北之战简介 漠北之战的结局与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汉朝时代,汉族与匈奴之间战争频繁,随汉人多以“和亲”息事宁人,但也不乏汉武帝这样与匈奴战争到底的。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此一战,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到往日的强大,数十年后就分裂为多个小部落。漠北之

  • 垓下之战简介 垓下之战遗址探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垓下之战是刘邦、项羽之间的一次决战,此战以项羽兵败自杀告终,刘邦扫除障碍,让开创大汉天下的伟业更进一步。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垓下遗址身在何方。垓下之战简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

  • 四次长沙会战的真相:真正的长沙战役是何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沙会战前长沙会战共四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1938年11月13日,日军攻占岳阳,距离岳阳尚有130多公里的长沙当地驻军,在仓惶之中奉蒋介石“焦土抗战”的密令,于凌晨2时在长沙城内数百处同时放火,使全城成为一片火海。长沙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全城被焚十分之九,烧毁房屋5万余栋,烧死百姓三万余人,数

  • 南京保卫战:15万守城国军为何被5万日军破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5万保卫国都的国民党军队对阵5万攻城日军,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战前誓与“首都共存亡”的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派督战队封锁江面烧毁渡船,放言后退者死,却乘坐沾满牛粪的板车狼狈北逃。十五万残兵败将仓促上阵开篇语随着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的上映与热播,74年前那个民族危亡的苦难时代再度凄然呈现于国

  • 兰封会战:12万人未能围歼2万日军却决开了花园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决堤花园口郑州有条南北主干道叫花园路,沿着它一直向北到达黄河大堤,就进入了花园口风景区。让花园口声名远播的并不是风景,而是74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次惊心动魄的人为决堤事件。景区里矗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1997年由河南省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立“黄河花园口决堤堵口记事碑”,碑身刻着当年扒口的经过及由此

  • 石牌之战:国军之狐胡琏将军的五封遗书大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敌当前,恶战在即,胡琏当夜修书5封。在给其父的信中,胡琏以人子之心写道:“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也足慰。”第六战区指挥陈诚电询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当即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在战斗最激烈时,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战场上

  • 上高会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蒋介石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的身边,任侍从室主任。3天之后,军委会的一纸委任书下来,王耀武走马上任,成为74军的第二任军长。

  • 施琅收复台湾:不屑学伍子胥鞭尸放过郑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军实行招抚。郑克见大势已去,遂同意归附清廷,实行和平统一。 康熙对施琅的以战逼和给予大力支持,当

  • 泓水之战:周朝堂吉诃德宋襄公的搞笑表演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发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战双方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和楚国(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战争的发动者是宋襄公,结果宋败楚胜。宋襄公以“仁义”起家,也以“仁义”覆败。泓水之战就是他以“仁义”指挥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一次战例。 背景:宋襄公名兹甫,为宋桓公嫡子,很长就被立为太子。宋桓公快死时,兹甫一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