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高会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一战

上高会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一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1/23 17:12:27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蒋介石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的身边,任侍从室主任。

3天之后,军委会的一纸委任书下来,耀武走马上任,成为74军的第二任军长。这时,74军的编制也作了调整:57师正式归属74军,师长由施忠诚担任;天霞擢升51师师长;自视甚高,与李天霞积不相能的张灵甫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74军开始成为按照美式编制建军的队伍,全军总兵力31000人。

这期间,74军的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观。王耀武带兵以“严”著称,“严”到近乎“残酷”的程度。士兵衣着不整,罚站;鞋带,皮带扣系不紧,罚站。他对军官则以“打”为主。某日集合时,他正在讲话,某营长却不时偷看旁边树上的两只嘻闹鸟儿。王耀武发现后,当即扯出该营长,狠踢了三脚。每次提拨某人时,他必找借口先打骂而后宣布任命。尽管这种作法不乏封建军阀的味道,但王耀武认为它简单、管用,能培养官兵的服从意识。当然,他也不完全使用“打”、“罚”之法,他曾把自己的3个月薪饷拿出来供给伤兵改善生活,士兵非常感动,因而74军的上下都能为他出死力,打硬仗。

转眼到了1940年,这一年,根据美国“援华法案”的协议,蒋介石开始利用美方的贷款来购买美式装备,武装其中央军的精锐,第1、第2、第5、第74军作为首选的4个军,首先实现了从头到脚的更换。其装备不仅在国军中没有部队能达到,在日军中也少有,王耀武攥紧拳头对下属说,“我们要打几场漂亮仗为校长争光,为这身橄榄色添彩。”当时大部分中央军的服装还是灰色,74军的墨绿色就显得十分特别,它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这些美国货真的带劲!”李天霞旗开得胜,高兴得眉飞色舞。

现在轮到日军人抓头搔腮的时候了。由于华北共产党游击活动的开展,该地区日军力量明显不敷,日本在华派遣军总部遂决定从华中派遣军中抽调第33师团去支援华北的“扫荡”。

第33师团原驻赣北一带,一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一个第34师团担负这一沉重的防守任务了,第34师团长大贺茂满腹惶恐,他第11军司令官圆部和一郎建议,乘33师团尚未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罗卓英等部的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罗卓英的19集团军有近10万人,圆部与罗的几次交锋都吃亏不小,如今19集团军中的74军又得到美式武装,这更让圆部心里无底,况且他已接到调令,即将离任,所以他并不分愿意发动这场行动,但大贺茂却是一百二十个坚决请求,这时候,中国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三少将率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一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这样,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力量,圆部勉强认为可以一战,遂批准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

1941年3月14日,南昌日军兵分三路对19集团军发起了“鄱阳湖扫荡战”。北路第33师团15000人自安义武宁直扑奉新一带中国守军;南路池田旅团8000余人从义渡街出发发欲渡锦江而从后背打击上高等地中国军队;中路第34师团20000余人则兵发西山、大城,图谋向西一举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营垒,确保赣西的“治安”。

其实,早在日军行动之前,罗卓英接受上次南昌攻守战的教训,对日军可能采取的突袭计划已有所预备。他将驻高安的74军置于中路,将李觉的70军和刘多荃的49军置于74军的左、右两翼,突出在前,以便在退却中诱敌,运动中歼敌。罗卓英的设想是:待敌被诱至万载、上高、分宜以东,赣江以西时,集各部之力合歼之。

战役之初是按照中国人的设想而展开的,但随着池田旅团占领曲江之后,驻守上高、高安的74军遂直接处在日军的攻击之下,王耀武吃惊不小,即令李天霞率部予以坚决堵击。

时51师刚刚换上美式装备,李天霞的山炮营、马克沁姆重机枪连正想到战场上去试试威力,因而得令之后,他们的汽车大队在1个时辰之内把部队从120里外的地方拉到曲江南岸,埋伏了下来。

3月正是春水上涨之际,曲曲弯弯的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池田所部的2000余人乘坐4艘大船正从曲江上游向后港开来,两岸山景不时引来这些岛国士兵的惊叫。而就在他们忘情山水之时,一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尖啸声从山间云雾处飞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些啸叫便变成一声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在水中,在船上,在人群中飞溅开来。“八格牙路”,一个联队长模样的指挥官挥舞着战刀欲组织船上日军反击,但一梭子马克沁姆*扫过,这位指挥官就倒栽着掉进江里不见了踪影。岸上的火力实在太过猛烈,随着4艘大船相继被炸沉,2000多鬼子几乎没作什么反抗便大都当了水鬼,喂王八去了!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施琅收复台湾:不屑学伍子胥鞭尸放过郑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军实行招抚。郑克见大势已去,遂同意归附清廷,实行和平统一。 康熙对施琅的以战逼和给予大力支持,当

  • 泓水之战:周朝堂吉诃德宋襄公的搞笑表演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发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战双方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和楚国(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战争的发动者是宋襄公,结果宋败楚胜。宋襄公以“仁义”起家,也以“仁义”覆败。泓水之战就是他以“仁义”指挥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一次战例。 背景:宋襄公名兹甫,为宋桓公嫡子,很长就被立为太子。宋桓公快死时,兹甫一再请

  • 衡阳保卫战: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4年,湖南衡阳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这一仗震动了日本朝野,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历时47天,国军伤亡1万余人,日军死亡2万余人、6万余人受伤。1944年6月2

  • 宿北战役:从此在华东一个整编师的行进不再安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 是年11月,国民党军在占领苏中淮南、淮北地区后,企图尽快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或迫其北撤山东,迅速结束苏北战事。为此,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25个半旅,分4路自

  • 新开岭战役:东北野战军全歼千里驹师25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民主联军在安东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各一部)宽甸以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歼战。 东北国民党军利用休战时机加紧增调和整补部队,到9月底已有正规军第93、第13、第52、第60、第71军以及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共计7个军25万人

  • 一野宜川战役:西北战场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战役。 年初,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方确保延安、洛川、宜川各要点,阻止解放军南进,采取“重点机动防御”的方针,以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整编第27、第90师于

  • 解放战争之莱芜战役:模板化的避实就虚的经典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当年1月,国民党军在其最高统帅蒋介石部署下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以23个整编师53个旅,采取南北对进的部署,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

  • 福州战役:解放福建全省破灭国军退保华南的迷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福建省福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福州市为福建省会,地处闽江下游、福州平原中央,南枕闽江,东连马尾军港,周围皆山,地势险阻。东、北有陡峻的鼓山、莲花山、笔架山、湖顶山蜿蜒屏卫,西、南为闽江及其分流乌龙江环绕

  • 新保安战役:华北军区全歼傅作义的王牌35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在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主力部队在北平(今北京)张家口之间的新保安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进攻作战。 11月29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对张家口地区国民党军发起攻击,迅速形成包围张家口之态势。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急令其主力第35军等部,由北平驰援张家口

  •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指挥的以一敌四的惊人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进攻之国民党军进行的一系列作战。 苏中解放区西临运河,东抵东海之滨,南濒长江,北靠两淮、盐城,与苏北解放区相接。该地区河流密布,阡陌纵横,物产丰富,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创建的老根据地。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