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4/1/20 9:13:44

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在台湾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树木长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山间,还有一条条瀑布和无数的小溪,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的人民过着安乐的幸福生活,到处响着笑语、歌声。

可是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魔,占据了整个大山。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只是听说它的身子趴在山顶上,头可以伸到东海里去喝水;它打一个喷嚏,周围很大的一片地方就要下一场大雨。

自从妖魔来到以后,山上的树木枯死了,鲜花凋谢了,山间的瀑布断水了,小溪干涸了,肥沃的土地干裂得开了嘴巴。

这个妖魔脾气特别狂暴,它一发起脾气来,天上黑云翻滚,狂风怒号,飞沙走石,无数的房屋被砸坏,许多人和牲畜被砸死砸伤,连在东海上打鱼的渔船也有不少被打翻。

人们受尽了妖魔的祸害,实在恨透了它。山村里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自动拿起弓箭、大刀、长矛,上山去找妖魔报仇。可是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很多人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乡,到别处逃生云了,整个山区显得十分荒凉。

在大山的西麓,有一间用青石砌成的小屋,里面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叫花霞,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女儿叫花珊,十九岁,是个美丽、聪明而又勇敢的姑娘。花珊姑娘看到人民被妖魔害得不能生活下去,心里像刀割一样的难过。因此,她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妖魔。

聪明的姑娘心里明白,要消灭这样的敌人,没有很高的武艺,单凭勇敢是不行的。于是,她开始苦练各种本领。

她先在村头的一块大岩石下练习射箭,每天迎着朝霞离开家门,顶着满天的星星才回到家中。她练啊练啊,手臂练痛了,练肿了,手上起了一颗颗血泡,血泡消下去后,又结起一层厚厚的老茧,强劲的弓,也不知道拉断了多少把。她一连练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出一手高超的射箭本领。她的箭射得又准又狠:要说准,天上高高飞行的雁群,她要射哪一只,就能弓响雁落;要说狠,箭头能从石头的另一边钻出来。

紧接着她又练习使用大刀的武艺,又是一连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手好刀法。村头有一棵两臂合抱粗的大树,她一刀砍去,就断成了两截。

一天晚上,花珊姑娘告别妈妈,要上山去斩除妖魔了。妈妈含着热泪,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你去为民除害,妈不拦你,可是要千万当心啊!你除掉了妖魔,就赶快回家,以免妈妈挂念。”

花珊姑娘也含着热泪,说:“妈妈放心,我斩除了妖魔,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花珊姑娘在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门,背着弓箭、大刀,上山去了。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星星,花珊姑娘紧握弓箭,搜索着慢慢山上走去。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灯笼般的绿光,由小到大,由远到近,渐渐向她靠来。两道绿光的后面,是一个庞然大物在慢慢移动。

花珊姑娘断定这就是妖魔,两道绿光是它的眼睛射出来的,于是搭上利箭,拉满弓弦,用尽力气,朝绿光“嗖--嗖”射去。两道绿光顿时不见。妖魔被射瞎了眼睛,痛得直翻滚。花珊姑娘敏捷地跳到妖魔身上,抡起大刀,朝妖魔的脖子使劲砍去,一刀,二刀,三刀,……一刀比一刀有劲,直砍得妖魔乱蹦乱跳。渐渐地,她觉得妖魔在向地下陷去。不一会儿,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裂为两半,中间出来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妖魔“轰”的一声,沉到鸿沟里去了。就在这一刹那间,花珊姑娘一个健步跃到了武夷山的东麓。这时,奔腾的东海之水涌进了鸿沟,形成了现在的台湾海峡。那断裂的武夷山西麓,就是现在的武夷山,那断裂的东麓,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东西山麓的树木、鲜花、瀑布、山溪、良田又苏醒了,人民重新过上了安乐幸福的生活。可是波涛汹涌的东海水,却把花珊姑娘和妈妈隔开了。

妈妈爬上高大的武夷山顶,隔海眺望女儿。每天盼啊盼啊,盼望女儿早一天回到母亲的身边。她每天呼唤着女儿的名字。据说那呼啸的海涛,就是妈妈呼唤女儿的声音。

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还是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顶上。

女儿被隔到山的东麓,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大海隔断了她的视线,望不到妈妈。于是,她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向上长着。至今,已经长到五十多米高了,成了很高很高的树木,现在还在不停地长着。因此,它被叫做阿里神木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哩!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黄帝与嫘祖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从广西地区找来准备作为首领的候选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坚决不同意他竞选新首领。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聪明才智,与他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西陵氏族中来了以为能人的消息被北边一个氏族知道了,于是,他们趁西陵氏族不备时把他抢虏走了。跛

  • 法海金山押许仙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许仙是一个一心向佛的人。某日,有一个和尚来到了许仙白素贞的家中,许仙热情的招待了这个前来化缘的和尚,还把家中珍藏的沉香赠予了这个和尚。和尚对许仙说“马上就是农历七月七了,这是阴历龙王的生日,到时候希望你到金山寺去进香。”许仙满口答应。 到了七月初七那天,许仙要去金山寺上香,白素贞满肚子不乐意,她

  • 刘伯温链锁“庙顶神”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德清东城门西侧不远,原先有个城隍庙。庙正殿屋脊中心,有两个砖瓦质的“庙顶神”立像。奇怪的是,这两个神像是用铁链锁着的。凡是奇事,多有传说,这就要提到刘伯温了。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嘉奖为大明江山捐躯的将士,着令刘伯温到江浙地界为有功之臣封神建庙,立像受祀。刘伯温二话没说,便

  • 岳飞不吃翻面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宋高宗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在寿昌梅岭关操练兵马。后奉圣旨打洞庭湖杨幺,经过龙游北乡大路。北乡大路是一条由石板石子铺成的大道,大道边沿有一块岩石。岩上有“我来了”三个大字,到今天还能辨认得出。相传是乌石寺的主持和尚写的。 和尚也是当兵出身,因为朝廷腐败,看破红尘,才在乌石寺出家做了和尚。岳飞到了北

  •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庆贺她的七旬寿诞,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匠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 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勃然大怒,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

  • 崇祯测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①虽知大势已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 闯王义军攻城不克,损失惨重,军师宋献策献计,让闯王设法动摇崇祯坚守孤城的决心。他附在闯王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闯王听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宋献策乔装扮成一测字老先生,混入

  • 乾隆横招贼要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在洛阳一带,流传着乾隆皇帝游龙门,扫“要店”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在洛阳通往北京一条官道上,有个村子名叫“要店寨”,寨子不大,只有一千多户人家,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背倚巍巍邙山,俯瞰滔滔洛水,南通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孟津渡口,自古以来,一直为陈兵要地。 周武王、汉光武、唐太宗都在这里摆过战场。如

  •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皇帝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满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金榜题名。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愤愤不平,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

  • 谢安东山再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

  •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意为“大宝”,统率着五千个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富那宁,老二叫提婆,老三叫萨埵。萨埵太子年龄虽小,心地却非常善良,对一切生物都非常爱惜。 有一次,国王带着群臣,还有王后与儿子们,一起出外游玩。玩了好半天,国王有些疲倦,便在树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