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狗咬吕洞宾的民间故事

狗咬吕洞宾的民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625 更新时间:2024/3/31 2:14:39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杏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但苟杳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苟杳将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又是两夜,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这样。

三夜过后,苟杳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苟杳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尔后,苟杳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苟杳听后便对吕洞宾说:“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苟杳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苟杳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苟杳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啕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后才信。

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如梦初醒,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他苦笑了一声说道:“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自此,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树木长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山间,还有

  • 黄帝与嫘祖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从广西地区找来准备作为首领的候选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坚决不同意他竞选新首领。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聪明才智,与他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西陵氏族中来了以为能人的消息被北边一个氏族知道了,于是,他们趁西陵氏族不备时把他抢虏走了。跛

  • 法海金山押许仙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许仙是一个一心向佛的人。某日,有一个和尚来到了许仙白素贞的家中,许仙热情的招待了这个前来化缘的和尚,还把家中珍藏的沉香赠予了这个和尚。和尚对许仙说“马上就是农历七月七了,这是阴历龙王的生日,到时候希望你到金山寺去进香。”许仙满口答应。 到了七月初七那天,许仙要去金山寺上香,白素贞满肚子不乐意,她

  • 刘伯温链锁“庙顶神”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德清东城门西侧不远,原先有个城隍庙。庙正殿屋脊中心,有两个砖瓦质的“庙顶神”立像。奇怪的是,这两个神像是用铁链锁着的。凡是奇事,多有传说,这就要提到刘伯温了。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嘉奖为大明江山捐躯的将士,着令刘伯温到江浙地界为有功之臣封神建庙,立像受祀。刘伯温二话没说,便

  • 岳飞不吃翻面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宋高宗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在寿昌梅岭关操练兵马。后奉圣旨打洞庭湖杨幺,经过龙游北乡大路。北乡大路是一条由石板石子铺成的大道,大道边沿有一块岩石。岩上有“我来了”三个大字,到今天还能辨认得出。相传是乌石寺的主持和尚写的。 和尚也是当兵出身,因为朝廷腐败,看破红尘,才在乌石寺出家做了和尚。岳飞到了北

  •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庆贺她的七旬寿诞,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匠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 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勃然大怒,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

  • 崇祯测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①虽知大势已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 闯王义军攻城不克,损失惨重,军师宋献策献计,让闯王设法动摇崇祯坚守孤城的决心。他附在闯王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闯王听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宋献策乔装扮成一测字老先生,混入

  • 乾隆横招贼要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在洛阳一带,流传着乾隆皇帝游龙门,扫“要店”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在洛阳通往北京一条官道上,有个村子名叫“要店寨”,寨子不大,只有一千多户人家,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背倚巍巍邙山,俯瞰滔滔洛水,南通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孟津渡口,自古以来,一直为陈兵要地。 周武王、汉光武、唐太宗都在这里摆过战场。如

  •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皇帝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满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金榜题名。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愤愤不平,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

  • 谢安东山再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