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郑板桥巧断家务事

郑板桥巧断家务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1/24 11:20:08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

一天,有一个老妇击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

衙役们深感奇怪,人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裁决。

只见郑板桥端坐堂上。细听老妇人哭诉。这才知道老妇的儿子叫朱其林,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的靠给人家帮工度日,好不容易把他养大成人。

谁知道他娶了媳妇忘了娘,打骂不说,经常不给饭吃,两口子还暗中商量,要买pi霜将老娘毒死,除去累赘。

老妇听得清清楚楚。生怕不明不白死去,这才来状告恶子恶媳。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速去将朱其林夫妇捉拿到堂!”众衙役不敢怠慢,不一会儿,小两口被带了进来。

两人一见堂上各类刑具,就吓得跪倒在地,如实招供。

郑板桥想了想。问老妇人:“老人家,不肖之子应该如何处理?”

老妇一想到孽子所为。就气得浑身发颤:“老爷。我生了这么个畜生,就是杀了他也不解恨啊!”

“那好吧,今天就让你解解恨。”郑板桥说罢,吩咐衙役抬来两块石磨。他又吩咐衙役把石磨拴上绳子,并拉到大堂梁头上。

然后让人将朱其林夫妇二人押到石磨下面。两人吓得胆战心惊。“老人家,今天处死你的儿子儿媳就由你来执刑吧。”

郑板桥命令衙役把拉着石磨的绳子交给老妇人,老妇人起初不敢接,可是看到大人一脸严肃的表情,只好接了。

这时,郑板桥轻松地说:“拿酒来,今日处死一对不肖夫妇,真是大快人心,值得庆贺!”

酒菜刚上齐,老妇人就高声喊道:“大老爷。我快拉不住了!”郑板桥笑着说:“拉不住就松手呀。”

老妇人急得哭着说:“老爷快让人来帮帮我,要是拉不住石磨砸下来,我的儿子儿媳就没命了!”

郑板桥不紧不慢地说:“你就放一根绳子吧。这样会轻松许多。”老妇人说:“一根也不能放啊,砸死了儿子,没人给我送终;砸死了儿媳,哪里再去找像她一样对我儿子那么好的儿媳啊!”

郑板桥说:“那我也没办法了,执法如山是本官的职责。”

老妇人见老爷见死不救,就对儿子大声吼道:“傻儿子,快拉着你媳妇躲开呀!”

朱其林见大人没有发话,不敢挪动半步。老妇见再不采取措施。绳子就会从手中滑落,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心一横,将两根绳子缠到自己的脖颈上。“娘啊,你不能死啊!”儿子和儿媳见状,慌忙跑过去拉住绳子,救下老娘。此时,三人抱成一团,哭得死去活来。

郑板桥这时才开怀大笑:“本案已经了结!朱其林欲杀母又救母,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妇人恨儿又爱儿,娘儿仨和好如初。来,共饮一杯团圆酒吧!”母子三人一齐跪下,给郑大人磕头:“多谢父母官,救了我们一家人!”

等他们走后,衙役们一齐称赞郑大人足智多谋,连家务事也断得令人心服口服,算是开了眼界。

郑板桥却说:“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是断不好家务事,又怎么算得上清官呢?”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狗咬吕洞宾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

  •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树木长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山间,还有

  • 黄帝与嫘祖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从广西地区找来准备作为首领的候选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坚决不同意他竞选新首领。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聪明才智,与他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西陵氏族中来了以为能人的消息被北边一个氏族知道了,于是,他们趁西陵氏族不备时把他抢虏走了。跛

  • 法海金山押许仙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许仙是一个一心向佛的人。某日,有一个和尚来到了许仙白素贞的家中,许仙热情的招待了这个前来化缘的和尚,还把家中珍藏的沉香赠予了这个和尚。和尚对许仙说“马上就是农历七月七了,这是阴历龙王的生日,到时候希望你到金山寺去进香。”许仙满口答应。 到了七月初七那天,许仙要去金山寺上香,白素贞满肚子不乐意,她

  • 刘伯温链锁“庙顶神”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德清东城门西侧不远,原先有个城隍庙。庙正殿屋脊中心,有两个砖瓦质的“庙顶神”立像。奇怪的是,这两个神像是用铁链锁着的。凡是奇事,多有传说,这就要提到刘伯温了。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嘉奖为大明江山捐躯的将士,着令刘伯温到江浙地界为有功之臣封神建庙,立像受祀。刘伯温二话没说,便

  • 岳飞不吃翻面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宋高宗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在寿昌梅岭关操练兵马。后奉圣旨打洞庭湖杨幺,经过龙游北乡大路。北乡大路是一条由石板石子铺成的大道,大道边沿有一块岩石。岩上有“我来了”三个大字,到今天还能辨认得出。相传是乌石寺的主持和尚写的。 和尚也是当兵出身,因为朝廷腐败,看破红尘,才在乌石寺出家做了和尚。岳飞到了北

  •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庆贺她的七旬寿诞,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匠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 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听后勃然大怒,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

  • 崇祯测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皇帝①虽知大势已去,终不肯束手待毙,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 闯王义军攻城不克,损失惨重,军师宋献策献计,让闯王设法动摇崇祯坚守孤城的决心。他附在闯王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闯王听了连连点头。 第二天,宋献策乔装扮成一测字老先生,混入

  • 乾隆横招贼要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在洛阳一带,流传着乾隆皇帝游龙门,扫“要店”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在洛阳通往北京一条官道上,有个村子名叫“要店寨”,寨子不大,只有一千多户人家,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背倚巍巍邙山,俯瞰滔滔洛水,南通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孟津渡口,自古以来,一直为陈兵要地。 周武王、汉光武、唐太宗都在这里摆过战场。如

  • 康熙皇帝与《聊斋志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名叫《鬼狐传》,《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康熙皇帝替蒲松龄改的。这里有一段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满腹才学的蒲松龄进京应试,三场考罢,他非常满意,心想,根据自己的文章,定要金榜题名。谁知皇榜抬出,同乡中有的不学无术的人反而考中了,自己名落孙山。他愤愤不平,回到了山东淄博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