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原大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

中原大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2/7 7:46:03

一九三〇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的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本文所述,主要是叙述蒋、冯、阎之间的合作和分裂的一些事实,西北军在陇海、平汉线对蒋军作战的经过,以及西北军总崩溃的结局。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或蒋冯阎李战争。

中原大战一方是国民党员蒋介石,张学良,另一方是国民党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双方投入上百万部队在十几个省厮杀了了七个月,所在地区民众超过两亿。

中原大战简介

1930年5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

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桂系的临时团结转化为激烈的内部斗争。1929年蒋介石先后打败了桂系﹑冯玉祥﹑张发奎﹑石友三和唐生智﹐威逼阎锡山。阎锡山先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于1930年2月10日电请蒋介石下野﹐继则联络反蒋失败的冯玉祥﹑桂系李宗仁等组织反蒋同盟。阎的反蒋号召﹐得到了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国民党改组派﹐以及邹鲁﹑谢持为首的西山会议派和冯玉祥﹑李宗仁等反蒋政治派别与军事集团的响应和支持。3月14日﹑15日﹐鹿钟麟等五十七人通电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4月1日﹐阎﹑冯﹑李宣誓就职。阎在石家庄设立总司令部﹐自兼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由河北向山东进兵﹔以李宗仁为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广西向湖南进兵﹔鹿钟麟为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由陕西向河南进兵﹔石友三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由鲁西南会攻济南﹔并内定张学良﹑刘文辉﹑何键﹑樊钟秀为五﹑六﹑七﹑八方面军总司令。5日﹐蒋介石撤免阎锡山本兼各职。12日﹐任韩复榘为第一军团总指挥﹐在鲁西阻阎军南下﹔刘峙为第二军团总指挥﹐由徐州沿陇海铁路西进﹔何成浚为第三集团军总指挥﹐在河南许昌以南地区牵制冯军﹔陈调元为总预备兵团总指挥。5月1日在南京誓师﹐11日下达总攻击令﹐战争正式爆发。

晋系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有山西“土皇帝”之称。

冯玉祥,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人,著名爱国将领,民主人士。

中原大战前,冯玉祥部队在潼关红场整装待发。

这场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蒋军虽攻占河南归德(今商丘)等地﹐但总的形势不利。归德旋为冯军收复﹐长沙﹑济南先后被桂军和阎军占领﹐蒋军撤守鲁西南和豫南漯河地区。7月至9月中旬为第二阶段。反蒋各派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宣布成立以阎锡山为主席﹐阎锡山﹑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等七人为委员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但战局每况愈下﹐7月4日﹐桂军退守广西﹐8月14日﹐阎军放弃济南。冯玉祥的“八月攻势”也遭到失败。蒋军在两湖﹑津浦﹑陇海﹑平汉各战场取得全面胜利。持观望态度的张学良9月18日通电拥蒋后为第三阶段。张率东北军入关占领平﹑津﹑河北﹐反蒋联军迅速瓦解﹐扩大会议迁至太原举行﹐不久即风流云散。11月4日阎﹑冯通电下野﹐取消太原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所属军队被张学良﹑蒋介石改编。

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

此后,反蒋势力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介石一决胜负的形式与实力。从1930年底开始,蒋便以重兵向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发动进攻。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十三翼战役经过:十三翼之战作战双方兵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189年,被各部推举为首领的铁木真与札木合发生军事冲突。次年,札木合集合三万人进犯。铁木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于答阑巴勒主惕。作战双方:铁木真vs札木合兵力:3万vs3万起因:札木合弟弟盗马,铁木真牧马人赤答尔把他射杀了。札木合企图以优势兵力,一举歼灭铁木真汗。经过:1、札木合联合泰亦

  •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一场毫无必要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不过期年,半岛便全部纳入燕国版图。后来,秦亡燕,尽收其地,朝鲜半岛无可争议地成为大秦王朝的一部分。事实上,直至汉惠、汉文、汉景三帝时代,朝鲜都归辽东郡管辖。卫满及其子孙虽然世代袭官,但说到底只不过是辽东

  •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年(1360年)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昌为统治中心、“尽有江西、湖广之地”、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以应天(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吴国公朱元璋和以平江(今苏州)为统治中心、控制了苏浙之地、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三大势力,由于辖区相邻,彼此展开了武力兼并。“陈友

  • 宋理宗与灭金战争 贪图小利重蹈北宋的覆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理宗,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宰相史弥远拥立其为帝,年号宝庆。理宗即位后,有史弥远专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

  • 孟良崮战役简介 揭秘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编成3个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于4月上旬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鲁中或迫使其北渡黄河。华

  • 窝阔台攻宋之战 窝阔台攻宋之战是怎么进行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至十三年(宋端平二年至淳祜元年,1235—1241年),在蒙宋战争中,蒙古军进攻南宋四川、荆襄、江淮地区的作战。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后,宋乘蒙古军北撤之机,派兵北上收复西京、东京、南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南),被蒙古军击败。七年夏,蒙古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

  • 解放军与21国的交战史:曾三胜美国两败英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一部人民解放军与21国的交战史,就是一部人民军队的壮大史;一部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史;一部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英雄史。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军曾先后与日军、英军兵戎相见;朝鲜战争中,曾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

  • 高句丽历史:为何隋唐两代非要扑灭高句丽不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我国不同朝代都有异族侵略之患,只不过程度大小不同,那么在他们强大之前是否有必要把它掐死在萌芽状态呢我相信这样一个原则,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没有绝对的公理和正义,永恒不变的只是国家利益。但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能理解并遵循这一原则,甚至包括中国近现代的一些精英领袖们,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犹如孩

  • 史上最不可思议战争:大唐没用一兵一卒灭古印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取经”说起。玄奘法师历尽艰险到达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

  • 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太平天国死人超过二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883年,一个美国传教士称:太平天国战争造成中国人口的损失为5000万。而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则估计太平天国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数为2000万。这是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所作的估算,没有多少事实依据。中国当代人口史学者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重新估算,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根据太平天国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