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万家岭大捷:全歼日本106师团 打出中国军人威风

万家岭大捷:全歼日本106师团 打出中国军人威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4/1/24 16:58:33

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出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当时,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

国民政府则以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及全部海空军(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迎敌,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薛岳被调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负责鄱阳湖西岸及南浔线防御。战至7月26日,张发奎失守九江。8月1日,薛岳奉命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他把7个军的兵力部署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摆下一个他自称为“反八字阵”的阵势,迎战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薛岳说:“我这个‘反八字阵’,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左应,犯左则右应。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8月3日,日军一○六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到达庐山西麓马回岭附近,薛岳率部在九江南部金官桥设置主阵地,予以迎头痛击。他命令第七十军、第八军、第四军参战部队不许后退半步,否则军法从事!日军以坦克、飞机、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硬是不能越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最终,日军一〇六师团陷入薛岳部包围之中,师团中小队长半数伤亡,两个联队长(大佐级)阵亡于金官桥前沿。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死伤可怕。”

薛岳

日军一〇一师团企图包围薛岳部队的侧后,切断南浔路。此计被薛岳识破,他命令王敬九率领的第二十五军两个师,严守星子镇和隘口镇,迎击敌一〇一师团,并命令王敬九:坚守的时间越长越好,为第一兵团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王敬九在星子镇坚守了七天七夜,后又撤守隘口镇。敌一〇一师团进攻直到9月底,伤亡过半,却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军队阵地。冈村宁次只好命令一〇一师团停止进攻,另增派敌二十七师团从瑞昌、武宁方向进攻。薛岳立即调集部队,并电令各守军指挥官:“不能坐以待毙,要组织部队实施反攻。”于是,中国军队发动反攻,在麒麟岭全歼敌二十七师团一个联队。

由于薛岳急于堵死各方向漏洞,不知不觉间,南浔、瑞武线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巨大空隙。日本空军很快发现中国守军出现的这一空隙。9月25日,日军一部突破了五台岭守军的薄弱防线。10月1日、2日,敌一〇六师团主力万余人进至德安万家岭一带。正准备离开德安前线返回南昌去的薛岳,虽得知日军一〇六师团与守军脱离接触,但尚未意识到危险。当南昌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武汉军委会来电询问战况时,他的答复仍是:“各线平静,一切正常。”

白云山地区担任中国军左翼守卫的是刚从金官桥一线撤下来不久的第四军。金官桥一战,欧震将军指挥的第一军吃了日军迂回侧后的苦头。要不是第七十四军的掩护和第四军拼力死战,第四军险些撤不下来。得到搜索队不断传来发现日军的报告,欧震下令全军转身布防,将向东防御变为向西攻击,一时把敌一〇六师团拖在了原地。

欧震一面阻敌,一面急电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欧震的报告,使薛岳大吃一惊,他立即给陈诚和蒋介石发电说:敌一〇六师团钻隙精神甚强,已突至我白云山一线纵深,我兵团拟抽调大军,歼灭突入该敌,以定后方。

得到蒋介石和陈诚的同意后,10月2日,薛岳急电南浔、德(安)星(子)方面的第四、第七十四军及第一八七、第一三九师,从东面包围万家岭日军,切断其可能回缩的退路。同时,再电瑞武线的新十三师、新十五师、第九十一、一四二、六十及预六师,包围万家岭西半面。一时间,12个师10余万中国大军飞调万家岭,把敌一〇六师团1万多人团团包围在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中。包围圈形成后,薛岳下达各部队于7日开始总攻,10日结束战斗的命令。战后,敌一〇六师团万余人被歼,被俘300余人,仅有不足千人逃逸,是为“万家岭大捷”。“万家岭大捷”是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相比之下,在整个武汉保卫战过程中,日军始终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当时,曾经是薛岳老校友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盛赞:“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万家岭大捷”,成全了薛岳,也成全了第七十四军。战斗打响前,蒋介石曾致电薛岳,要他把伤亡惨重的七十四军调到长沙修整。薛岳回电:“调不下来。”蒋二次来电说:“第七十四军在岷山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薛答:“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七十四军长,伤亡都比七十四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七十四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张古山战斗中,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三〇五团团长张灵甫提议出奇兵从山后绝壁攀援突袭,配合正面进攻。得到同意后,他亲自带领精兵上阵,很快占领该山。在和日军的拉锯战中,张部浴血奋战,使日军遗尸数千。1939年冬,田汉把此战编剧演出,激励了无数中国抗日志士。因为此战中第七十四军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田汉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了《七十四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齐魏马陵之战:决定战国新格局的经典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马陵之战: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战国中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败魏军的一次著名伏击战。魏于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又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旧都安邑(今属山西运城),然其实力尚未根本削弱。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魏又召集邹、鲁、宋、卫等国赴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会盟,自称

  • 热河抗战历史:揭秘关东军侵略热河的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热河抗战历史:热河抗战发生于热河省,时间为1933年1月1日。热河抗战首先爆发的是位于榆关的大型战斗。张学良以保存实力为由,退居山海关之内。日本军队驻守长城外,占领热河直取北平态势相当明显,不过就整体而言,日本是想藉由攻击北平行动,换取国民政府对伪满洲国的承认。因为中国国内舆论普遍不愿意承认伪满洲国

  • 宋元战争史:宋元战争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

  • 中原大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一九三〇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的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本文所述,主要是叙述蒋、冯、阎之间的合作和分裂的一些事实,西北军在陇海、平汉线对蒋军作战的经过,以及西北军总崩溃的结局。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或蒋冯阎李战争。中原大战一方是国民党员蒋介石,张学

  • 十三翼战役经过:十三翼之战作战双方兵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189年,被各部推举为首领的铁木真与札木合发生军事冲突。次年,札木合集合三万人进犯。铁木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于答阑巴勒主惕。作战双方:铁木真vs札木合兵力:3万vs3万起因:札木合弟弟盗马,铁木真牧马人赤答尔把他射杀了。札木合企图以优势兵力,一举歼灭铁木真汗。经过:1、札木合联合泰亦

  •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一场毫无必要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不过期年,半岛便全部纳入燕国版图。后来,秦亡燕,尽收其地,朝鲜半岛无可争议地成为大秦王朝的一部分。事实上,直至汉惠、汉文、汉景三帝时代,朝鲜都归辽东郡管辖。卫满及其子孙虽然世代袭官,但说到底只不过是辽东

  •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 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年(1360年)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昌为统治中心、“尽有江西、湖广之地”、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以应天(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吴国公朱元璋和以平江(今苏州)为统治中心、控制了苏浙之地、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三大势力,由于辖区相邻,彼此展开了武力兼并。“陈友

  • 宋理宗与灭金战争 贪图小利重蹈北宋的覆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理宗,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宰相史弥远拥立其为帝,年号宝庆。理宗即位后,有史弥远专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

  • 孟良崮战役简介 揭秘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编成3个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于4月上旬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鲁中或迫使其北渡黄河。华

  • 窝阔台攻宋之战 窝阔台攻宋之战是怎么进行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至十三年(宋端平二年至淳祜元年,1235—1241年),在蒙宋战争中,蒙古军进攻南宋四川、荆襄、江淮地区的作战。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后,宋乘蒙古军北撤之机,派兵北上收复西京、东京、南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南),被蒙古军击败。七年夏,蒙古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