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民间故事:重新做人,废才之浪子回头金不换

民间故事:重新做人,废才之浪子回头金不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6:17

一晃,废才和香穗结婚几年了,并且还有了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儿子叫长锁。

满跑满踮的长锁整天不愿意着家,爷爷奶奶闲来无事就领着大孙子到打谷场藏猫猫,到草丛里抓蛐蛐,哄着长锁到处转.

老俩口拿孙子就当个宝似的娇惯得不得了,真是捧手心上怕晒着,含到嘴里怕化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和实惠都着实地落到了老百姓的头上。

自打生产队宣告解体,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农具和牲畜,土地也承包到户,自家的责任田,自留地是啥收入高就种啥,农民是彻底地尝到了甜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更新,泥瓦盆这个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代言词,也悄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废才车上取而代之的是,铝盆,铁盆,塑料盆……

还是外加收废品,他依旧是早出晚归地忙碌着。家里的香穗不但孝顺能干,过日子更是一把好手,小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院落整齐。

香穗深深理解丈夫的难处,这些年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他风里来雨里去的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

可他从不叫一声苦,从不说一声累,为了一家老小能过上好日子,默默地付出着。

每天丈夫一出家门,她一颗心就会悬起来,总是担心他路上会不会遇到啥难事解决不了。

每逢雨天、雪天,她更是担惊受怕,早早地站在村口张望,啥时候远远地看到丈夫归来的身影,她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会放下。

隆冬的长夜寒而漫长,废才和香穗一觉醒来睡不着,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唠着闲嗑。“昨天下的那场大雪路滑不好走,今天去菜家屯卖盆上一处慢坡路时,我帮着驴拉,费了好大的劲才上去。

可是上坡容易,下坡难,下坡的时候由于惯性大,谁知毛驴后蹄一滑,差点失去重心摔倒,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赶忙使劲地提拽毛驴的缰绳,用身体靠住车的横梁板,控制车的平稳,毛驴才稳住四蹄,车子缓慢地下了慢坡。

真是有惊无险,当时毛驴要是摔倒了就会造成惨重的后果。”废才心有悸地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香穗掀开被子一骨碌身爬起来,摸索着打开灯,眼泪汪地看着废才。

废才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不无埋怨地说:“你睡毛了,一惊一乍的,鸡还没叫头遍你起这么早干啥?”

香穗一脸认真地说:“孩他爹,我看你改行干别的吧,省地你在外面跑,我总跟着你提心吊胆的,你要是有点啥事,我们这一家老小可咋活啊。”说着香穗“呜呜”地哭起来。

废才连忙起身顺手扯过毛巾,一边给香穗擦眼泪一边安慰她说:“那都过去了,放心吧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以后小心就是了。”香穗却固执地说:“你不答应,我就不睡。”

废才无可奈地说:“好吧,我琢磨琢磨。”这下香穗才抽泣着停止哭声,废才关了灯两个人重新躺下。

他有点后悔刚才的口无遮拦让香穗跟着担心,他也知道香穗的脾气答应她的事就得做到。心想:“不干也罢,只要用心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废才辗转反侧,瞪着眼睛绞尽脑汁一直到天亮才想出另一个行当。

吃早饭的时候废才把自己要改行的事和家人说了,爹和娘都很赞同,娘说:“干了这么多年了,受点子罪,守家在地的你们俩口子就甩开膀子干,眼下我和你爹趁还没老眼昏花,能扔动老胳膊老腿的就帮你们看看家,照顾照顾孩子。”

没多长时间废才家的杂货店开业了,由于他家位于村子的中央,是村民们来来往往的必经之路,地点好加之废才俩口子热情周到的服务,小店的生意虽算不上红红火火,但是从早到晚零零散散的人流不断。农闲时节,人们即使不买啥也喜好来这凑凑热闹,唠唠闲嗑。废才还特意在屋里摆放了几条长板凳给大伙提供方便。

歪脖是经惠顾小店的常客,他天生斜颈,黑黝黝的刀条脸上嵌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光棍一个。

自小家境贫寒爹娘先后生下四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不幸的是在他刚满月的时候,爹在给生产队放牛时,被一条烈性牤牛挑起摔下,落地时头重重地磕到一块石头上,头破血流当场就死了。

悲痛欲绝的娘,看着这大眼瞪小眼可怜巴巴的几个孩子,不知何去何从,她实在是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抚养这些尚未成年的幼子。

最后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她咬咬牙把还没有断奶的歪脖,过继给村里一户结婚几年一直没有孩子的人家。然后她领着三个孩子改嫁了。

歪脖是喝母山羊奶长大的,养父养母拿他当宝似的。谁知好景不长,在歪脖八岁那年,被人们认为不生育的养母。

竟然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大胖小子,养父乐坏了,杀猪宰羊地宴请乡邻。几年里,养母就像开裆的母鸡一连生了好几个男孩。

打那起歪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家里重活累活只要他能干动的养父养母都指使他去干,好吃的他从来捞不着。

几个弟弟也都欺负他,歪脖稍有反驳,弟弟就去养父养母那告小状,歪脖就免不了遭到一顿毒打。后来有人偷偷告诉了他的身世秘密,他才知道养父养母为啥总打他。

歪脖十六岁那年,养父养母一看歪脖已长成了一个半大小伙子,怕再大一大娶媳妇得花销很大一笔钱,再说自家还好几个男孩,将来用钱地方多着呢。

俩口子一商量就偷偷地折腾了家当,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狠心的养父养母偷偷地领着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了。

歪脖成了一个无人管教的流浪儿,去张大爷家蹭口饭,去奶奶家喝口粥,靠大家伙的接济度日子。可是谁家有活需要帮手,只要叫他一声他麻溜就去。

寒冷的冬天,他耐不住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冰窖一样的屋子,总想往人多的地方跑。

冬天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数赌场了,他守在那些吆五喝六的赌徒身后,给他们递烟倒水当小答应,哪个人赢钱了就扔给他几张毛票。

他乐得屁颠屁颠地干得更卖力了,谁上茅房他就替着摸把牌,一来二去时间久了歪脖是纸牌、扑克牌、牌九样样通。从此他就没白天没黑夜地泡在赌场。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民间传说:谢端与(田螺姑娘)白水素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东晋元兴年间,在侯官人谢端的家中,出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这位谢端自幼父母双亡,而且还无亲无故,是左邻右舍好心的大娘大婶们收养了他。他吃东家饭,穿西家衣,转眼已长到了十八岁,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为人勤劳诚恳,没有任何坏毛病。他非常尊敬和关心邻居们,经常帮他们耕田锄地,修房垒墙。 邻居们见谢端为

  • 清朝民间故事:算命瞎子智破旅店奇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清光绪初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北京城郊的一条大道上兴冲冲地走来两个人。这是两个布贩子,一个叫王心魁,一个叫孙宝发,刚从河南贩布归来。这一趟生意颇为顺利,两人大赚了一笔,心情愉快,一路上边走边说笑。路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地上放着两个大箱子,正坐在扁担上用草帽扇风,远远看见了王心魁和孙宝发,就迎了上去

  • 亲情故事:妈妈爱吃鱼尾巴的故事 有着怎么样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 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有啥好吃的?”阿兰妈就告诉她:“鱼头虽然没肉,但嚼起来挺有味道的,你爸爸下酒正好。鱼尾巴虽然刺多,但肉比较嫩。”说完了便低头细细的吃

  • 民间流传的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在远古时候,当时还是奴隶制时期,有个在老爷家做工的农人,做事勤劳吃苦,因此,老爷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老爷对他说:“你若能给我两把银子,或是能把泥沼地里的魔鬼撵走,我就给你自由。” 农人心里寻思:“要银子难办,可是撵走魔鬼倒能行。” 他去找铁匠,求铁匠替他拿铁丝拧根短马鞭。铁匠替他做好了。他拿着

  • 清朝民间故事:张秀才妙联讽贪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清朝的妙联故事。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

  • 民间故事:方孝孺与红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方孝孺是明朝初年一位大儒,他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的事例一直都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这位有学问、有道德的方孝孺,所以就起用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来辅佐朝政。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

  • 皇帝做梦的民间故事:梦见当皇帝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皇帝做梦,相信很多人在睡觉的时候都会么梦见皇帝,那梦见皇帝有着怎样的预兆呢?民间故事的种类有很多,那关于皇帝做梦的民间小故事你是否听说过?今天小编为你带来皇帝做梦的民间故事及相关解析。 皇帝做梦的民间故事: 古代人做梦往往让人占卜一下吉凶祸福,以便趋吉避凶。普通人占梦,一般不会有多大的举

  • 民间故事:假秀才招打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

  • 清朝民间故事;面子值千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年间,古砀县有个书生叫贾文元,寒窗苦读却屡试不第,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初衷,弄得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相依为命的老娘也跟着受连累 丢面子 清朝年间,古砀县有个书生叫贾文元,寒窗苦读却屡试不第,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初衷,弄得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相依为命的老娘也跟着

  • 茶圣陆羽的民间传说:他的传说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是个被遗弃的孤儿。唐朝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三岁的陆羽被遗弃,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西湖边拾得,抱回寺里。禅师以《易》自筮,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茶经》为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那茶圣陆羽有着怎样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