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后 经一人提醒 直奔明孝陵

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后 经一人提醒 直奔明孝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1/4 18:05:20

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6天后,按照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元璋之孙、21岁的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作为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大的不同。朱元璋性格严厉,晚年偏好诛杀,特别是诛杀功臣一节,备受非议。而朱允炆性格慈和,温文尔雅。他继位后,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朝廷风气为之一变,史称“建文新政”。

然而,仅仅一年后,国内就烽烟四起。朱允炆的叔父、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起兵变,他率部从封地北京出发,直扑都城南京。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难之役”。

侄儿做皇帝,叔父来反他。如此怪异的情节,是如何发生的?

这与朱元璋的一道政治安排有关。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靠造反起家的。他登基做皇帝后,对手握重兵的大将出自本能地不信任,就先后分封20多个儿子为王,让他们镇守各处封地,还给予兵权。特别厉害的一点是,当皇帝身边出了坏人,或者被坏人把持朝政时,可以密诏各地潘王进京勤王,帮助皇帝铲除坏人。

朱允炆继位后,在黄子澄齐泰两位儒家大师的影响下,开始削弱潘王的权力,同时巩固中央集权。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这5个实力较弱的潘王首当其冲,成为朱允炆削潘的牺牲品。

随后,朱允炆把目光盯向下一个目标: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不是朱橚、朱桂这些软弱的兄弟所可比拟,他的军事政治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事实上,自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死后,朱棣就盘算起皇位,希望朱元璋选择自己作为接班人。可是,最终,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长孙。

朱元璋死后,朱棣率领大军南下奔丧,意图不轨。朱允炆看穿了叔父的心思,只允许他单骑进入南京。朱棣大怒,打算硬闯。这时候,他的军师道衍和尚进行劝解:“大王因为一片至孝之心才奔走到长江边,为什么现在要违背父皇的遗命,干出不孝的事情?希望大王回去积蓄力量,养成龙虎之威,来日风云际会之时,大王只要振臂一呼,整条长江都会被您军队的马鞭填满,何必计较今天这件小事?”

朱棣一想,有道理,就回去了。他在封地北京养精蓄锐,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年后,时机终于来了。年轻的新皇帝朱允炆终于削潘到叔父朱棣身上时,朱棣“该出手时就出手”,于1399年发起了前面所说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之初,朱棣力量较弱,又名不正言不顺,吃了不小的亏,被朱允炆大军打得数次大败。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朱棣越战越强,朝廷军队却出现了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等缺点,此消彼长,朱棣牢牢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直至1402年6月,朱棣大军终于抵达南京城下。

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大军遂攻入南京。在一片混乱之中,皇宫起了大火。大火熄灭后,发现建文帝朱允炆不见了影踪,从此人间消失。

朱棣踌躇满志地进入南京。这时候,一个人对迎在他马前,说了一句话:“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

太祖即朱元璋,朱元璋即太祖。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恍然大悟。毕竟,自己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的,而“清君侧”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所以,朱棣马上率部奔向朱元璋坟头,毕恭毕敬地拜祭一番,各种痛哭流涕不在话下。

这个劝说朱棣的人叫杨荣。朱棣为感谢他的提醒,登基后将他选入文渊阁,进行重用。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容貌极美遭人嫉妒说成丑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黄月英是美女,还是丑女呢﹖ 说法不一,有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据当地人说:“黄月英小名阿娇,长得花容月貌。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很倾慕他,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

  • 魏晋时期,“军师”到底是一个职位还是谋士的代名词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要说这段时间里最火的电视剧,就要数《军师联盟》了,就连作者这个对三国并不感冒的人,也是追着看了好几集。讲真,从整部剧作的着力点来看,是非常大胆的,选择从司马懿的角度入手讲三国,并且将主线都放在了曹魏这边,而三国里的其他两位反倒成了背景。从历史大格局上看,这部片子算是一部久违的好剧,当然因为我们今天总

  • 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情味的三个皇帝,他们做到了其他皇帝做不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都说翻脸无情,谁也比不过戏子。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翻脸最无情的应该是开国皇帝们。他们曾经和手下们一起打江山,约定建功立业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是一旦坐上了皇帝宝座,这些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们宰杀,还美其名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稳江山。 这些人中以刘邦、朱元璋最为典型,因为他们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杀掉名将李君羡 都是武则天惹的祸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多有杀戮功臣的习惯。如刘邦和 朱元璋。而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也素以善待功臣著名。 不过,李世民也杀了一个功臣,即唐初名将李君羡。 李君羡最初是瓦岗寨农民起义军的一员,跟着李密混。后来觉得跟着李密没有多大出息,就“跳槽”到王世充部队

  • 秦始皇为什么不肯立皇后?原因竟是因为他的母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历史上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扶苏,幼子胡亥,中间知道姓名的还有公子将闾和公子高。然而,这二十多位子女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所有这关于秦始皇的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特别是他诸多后宫中的正妻,也就是秦王时代的王后,作了

  • 揭秘中国历史上被老婆气死的皇帝是哪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纵观世界全球史,皇帝最多的一个国家就数中国,中国是历史上盛产皇帝的国家。从西周到清朝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个皇帝。这些皇帝性格各异、能力各异、功绩各异、爱好各异甚至连死都大不相同。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死因:有的是被吓死的、有的是被杀死的、有的是风流过度而死的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是被他老婆气

  • 明朝灭亡锦衣卫去哪:老大降清,只有一人守城战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锦衣卫作为明朝最为特殊情报机构,一直以来,都是由皇帝直接掌握。他们能够掌控天下人的生死,有着无上的权力。明朝的那些文官有时候可能并不畏惧皇帝,但是他们对锦衣卫一直都是敬畏有加。因为皇帝可能会听你讲道理,但是锦衣卫不会。在得到皇帝的示意之后,他们可以先斩后奏,如果怪罪下来,最多也就是个办事不力的责任。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的“项上人头”是被谁砍下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西楚霸王项羽的死,可谓是让人惋惜,世人都知项羽是乌江自刎而死,岂不知,项羽是死无全尸,项羽的“项上人头”都被砍了下来,尸体更是惨遭哄抢,为此汉军互相争夺死伤数十人,为什么如此疯狂,只因汉王刘邦下令悬赏项羽首级,用千斤黄金,万户封邑,此战后,那些抢得项羽尸首的人都被刘邦给封侯了,首功当然是献项羽首级的

  • 她是唐朝最豪放女诗人 情场失意沦落风尘 下场极为凄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其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一度遥遥领先。同时,唐朝也是一个文化水平优越的朝代,遗留下来的诗作数不胜数。说起诗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四明狂客贺知章、诗豪刘禹锡等人都是当时优秀的代表,可唐朝女诗人才情一点都不输那些男人。例如鱼玄机。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的

  • 盗墓贼唯一不敢碰的墓:谁碰谁就是与炎黄子孙为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盗墓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从中国古代开始,关于盗墓的故事层出奇穷。那么为什么盗墓的活动在中国会如此的猖獗呢?这其中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墓葬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直强调厚葬。在古代,那些贵族死后,都会在墓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贵重的陪葬品使他们显赫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