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最奇特的一座陵墓,一千多年来墓地寸草不生,鸟都不敢落一只

中国最奇特的一座陵墓,一千多年来墓地寸草不生,鸟都不敢落一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3/12/18 4:41:37

西夏,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明。历史上,关于西夏文明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大概是因为这个文明存在时间过于短吧。据推测考察而言,西夏文明从兴起到灭亡,前后不过两百年左右的时间。

西夏作为一个封建体制的国家,是有党项一族为首领建立的,这个文明第一次出现在历史长流中大约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这个时候正处于朝时期,也许正是因为宋朝内忧外患之下,这个小小的国度才可以在乱世中生根发芽吧。

历史上对于西夏文明的记载极少,即使是那些刻印在史书里的文字,对于这个文明的介绍也是迷迷糊糊若隐若现,让人只觉得这个短暂的文明神秘莫测。

西夏建立于公元十一世纪,结束于十三世纪,具体来说,西夏是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人的铁骑压境下灭亡的。这个前后不过190多年的封建政体就这样在短暂的昙花一现中从兴盛走灭亡,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朵浪花。

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中若隐若现,模模糊糊的国度在沉没在沙河中千年之后,重新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西夏文明的重现于1972年。这一年,在宁夏的银川,一个被安排在此修建军用飞机场的工程队在施工之时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沉默已久的文明遗迹。最初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土地中挖掘出了一些破碎的陶瓷碎片,事实上,陶瓷碎片并不是十分稀罕的东西,让他们真正震惊的是,这些陶瓷碎片上居然刻写着神秘的文字,显然这些文字并不属于已知的中国古代任文体。

这该如何是好呢?

工程队马上通知了宁夏地区的博物馆,让他们派些专家来看一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考古学家的再三探测之下,他们才发现这块施工用地之下竟然埋藏着一座古墓,伴随着这一座古墓的重见天日,专家们欣喜若狂。他们立即对这周围一块沙漠地区都进行了挖掘,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让他们在这大约30公里的地区里发现了九座金字塔形状黄土堆的陵墓。

伴随着对陶瓷碎片上的文字的深入研究和对这些陵墓的考察,专家确认这些陵墓属于西夏皇室的陵。而伴随着这西夏文明的一步一步重见天日,关于这几座王陵的神秘问题也接踵而来,故而西夏王陵又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金字塔群”。

第一,这几座陵墓不仅是如历代王朝的陵寝那般按照从南往北的帝王辈分顺序的先后排列的,更加让人奇怪的是这几座出土的王陵竟然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的顺序排列相似,这难道是偶然吗?若说这真的是一个巧合,那么,更加奇怪的是这里的每一座陵墓单独看起来竟然与中国自古便有的道家八卦图案不谋而合?

这不禁让人惊讶,要知道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西夏的历史,都无法探查到这个短暂的文明与这八卦风水有任何关系,所以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这是为什么?

这里很可能的解释是,随着西夏王朝的建立,他们急需在中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当然墓葬方式也是其中之一。其实,西夏王陵主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时候,选贺兰山作为王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在中国早有三大龙脉之说,夏国主选在贺兰山麓,肯定寄寓了对西夏王国辉煌的美好宏愿。再有贺兰山可以阻挡部分西北风的侵入,这也正是与国文化常常讲“天时、地利”的含义如出一辙。这种“北斗七星”“八卦图”自然就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就照单全收了。

第二,西夏建立者党项一族原本世代都是游牧民族,而王陵建造的地方也是游牧的好地方,那为什么这陵墓四周竟然寸草不生呢?难道这陵墓是夯土建造的吗?这个解释显然是不成立的。

要知道即使这王陵是夯土建造的,但凡土中有缝隙就一定会有草生长的,而且再坚硬的泥土都不可能比石头更加坚硬,显然,这些夯土不可能在这数千年里没有任何缝隙。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里寸草不生呢?是因为当时人们建立陵墓时经过特殊的处理吗?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处理能在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中保持依旧运作呢?显然也是不成立的,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元代有一个《赵礼让肥》的折子戏里有一句:“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落草为寇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把贼寇当作草一般比较,说明草籽落地即可生根,不管环境多么贱恶,都能以顽强生命力存活。

后来经过推测,这里的土在没有作为夯土之前就被蒸过,也就是说,这些土就是所谓的“熟”土,里面的养分跟种子已经没有发芽再生的能力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西夏王陵周围千不长一根草的缘故了。但又一个令人懊恼的问题油然而生,熏蒸的作用真能持续近千年,即使真是这样,陵墓难免有随风刮来带有草籽的泥土,这些浮土不是经过熏蒸的,草籽难道不能在此生根发芽吗?当然,西夏人也可能用一种别的什么不为人知的办法也说不定。

第三,在这乌雀横飞的西北荒漠地区,在这王陵之上竟然没有一只乌雀在此逗留。要知道这些地方素来都是乌雀们的最爱,而这乌雀素来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前行的,那么,王陵这样一块宽阔的地方为什么没有鸟雀的逗留呢?难道是因为这里寸草不生导致鸟雀没有不在此逗留吗?显然不是。要知道鸟雀之所以在西北逗留,不过是寻求一个栖息地而已。那么这样鸟雀横飞却不逗留的原因是因为封建王权的威慑吗?让人匪夷所思,不禁惊愕。

这里也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跟第二个解释联系起来的说法,在泥土被“蒸”过之后,经过数年,泥土里已经没有鸟儿们需要的“食物”了,这样的话,鸟自然不会落在上面。可是,光秃秃的石头和虬枝也不见得会有许多食物,那为什么鸦雀总是把石头和树枝作为“集散地”,而从不在王陵上造次,莫非鸦雀也知道封建帝王的权威不容冒犯。

猛吸一口北方的空气,想到西夏王国前期与北宋辽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宋金鼎足相持,雄踞西北200年,无不使人顿生敬佩之情。

陈列在博物馆的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和石雕人物像,依旧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收藏的西夏碑文、佛经、佛画和瓷器依然清晰明辨,给人惊叹。特别是188公斤的鎏金铜牛,更是西夏文物瑰宝。西夏王朝给后人留下的谜底,几乎无法从《党项传》和《西夏传》等一些典籍资料中获得一点蛛丝马迹。不管这些奇怪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让人无法理解的秘密,都不可以否认西夏文明在历史中的神秘地位和存在。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第一次看到汽车 以为汽车要吃草才能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车厢上方,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四周缀有黄色的丝穗。乘客席座位的下部,

  • 古代战争中人们用兵器档箭,真的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弓,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更是古代最有效的两种单兵远程武器之一(另一种是弩)。 宋代武学家华岳在《翠微先生北征录》中说:“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十八般兵器第一为弓。 从实际运用上看,中国古代弓的装备率也非常高,唐代大多士兵都有一张弓,宋代的三

  • 宋朝富得冒油 皇帝陵墓却相当寒碜 盗墓贼都不屑光顾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如果问: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裕?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总是宋朝。 ——宋朝国家很富裕。宋朝GDP占到全球总量的60%至80%。 ——宋朝政府很有钱。北宋宋神宗期间,税收最高达1.6亿贯。南宋偏安江南,税收竟也高达1亿贯。 ——宋朝民众很富有。在宋朝之前,大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民众有钱

  • 太平天国灭亡后,因他太有钱,曾国藩不敢对他用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太平天国灭亡后,那些核心领导人物下场都是很惨很惨的,比如洪秀全被剁成肉酱塞在大炮里轰上天,石达开被凌迟三千多刀而亡,因为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好几次他险些被石达开灭掉,但有个人曾国藩是不敢对他用刑的,这人就是忠王李秀成。 为什么李秀成被抓后清兵不敢动他呢?说来你或许不会信

  • 满清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男女俘虏的?男的残忍凌迟女的骑木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伏,全歼穷追不舍的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杀僧格林沁,清军主力沦丧。华北震动,燕京戒严。京师令曾国藩剿捻

  • 后宫的妃嫔为什么要靠药物维系生命?揭秘后宫妃嫔的真实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皇帝的妃子们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女性群体,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宫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但是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也掩盖不了妃嫔群体的悲惨命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这么一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妃嫔们虽然都是皇帝独占的性对象,但其群体规模浩大,少则数千,多则逾万。

  • 古代乱世最关键的省份: 拥有它, 就能一争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每当乱世来临,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群雄割据。乱世出枭雄,纷飞之时,便是群雄角逐之日。但是无论是哪位枭雄,只要想 一争天下,必定会一直惦记着一个地方,而且一旦下手晚了便很难再占据先机。这个地方就是四川。 四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蜀,自古以来,众人皆知,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在这个看似很封闭

  • 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时她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的势

  • 二战日本发明的这种奇葩战术 不知道坑死多少自己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客观地讲,二战前的日本虽算得上强国,但不是大国。因为国土面积和资源的限制,日本一直没有能力像德国、英国和法国那样发动长达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战争。即便是日本勉强获胜的日俄战争,也是日本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打的。俄国人即使是战败了也拒绝赔款,日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总而言之,日本是因为什么都缺才发动战争,而

  • 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后 经一人提醒 直奔明孝陵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6天后,按照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元璋之孙、21岁的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作为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大的不同。朱元璋性格严厉,晚年偏好诛杀,特别是诛杀功臣一节,备受非议。而朱允炆性格慈和,温文尔雅。他继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