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战争中人们用兵器档箭,真的可以吗?

古代战争中人们用兵器档箭,真的可以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93 更新时间:2023/12/18 4:41:51

弓,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更是古代最有效的两种单兵远程武器之一(另一种是弩)。

代武学家华岳在《翠微先生北征录》中说:“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十八般兵器第一为弓。

从实际运用上看,中国古代弓的装备率也非高,唐代大多士兵都有一弓,宋代的三叠阵里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弓手,明代虽然出现了火器,但是军队中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士兵装备弓箭。

可见对于兵器时代的中国来说,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有攻必有防,世界上不存在无敌的武器。那么,有哪些武器能够防得住弓箭的攻击呢?

防御手段,差不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防御,即利用武器进行格挡;一种是被动防御,即利用盾牌、铠甲进行防护。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角色,在遇到弓箭攻击的时候,往往会快速挥舞旋转手中的武器,比如长棍、花枪之类,格挡飞来的箭。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漫无目的的挥舞,能够挡住弓箭几乎是不可能的。古代的战弓力量较大,战箭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秒40米到70米,而且因为箭比较重,所以在飞行的过程中不会损耗太多速度。而箭的长度大约在80到100公分。

这么一算,即使是以秒速40米飞行的100公分长箭,它飞过自身长度的时间也只有四十分之一秒,如果随机转圈的长棍能够百分百挡住这支箭,则至少要在二十分之一秒内完成一圈的旋转,也就是说其转速最少也得达到每秒钟二十圈。

每秒二十圈,这个转速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人体的极限。这么说吧,这个转速是美国帕奇武装直升机螺旋桨转速的四倍,是一般运输直升机螺旋桨转速的十倍。

那么,如果对一支单独飞来的箭进行有针对性的格挡,能否防住袭来的箭呢?

有一位居合道大师, 名叫町井勋,在一个视频中,他能够用刀凌空劈开21米外射来的塑料bb弹,子弹的初速度大约是90米每秒。

这位大师也曾经表演过临空劈箭,也获得了成功。然而,目前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而且即便是町井勋大师,表演时的另一方也存在配合的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战场上的实际情况。

至于其他所谓凌空劈箭的剑道表演,都存在弓未拉满、弓力很轻甚至直接将弓弦装反等等明显的“放水”行为。

而且,即使是能将箭劈开,也不等于能够防住箭的攻击。古代战弓射出的箭,动能大多接近100焦耳,其威力足以击穿普通铠甲。即使能够将箭劈开,箭的残件依然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足以击中目标并给杀伤。

所以,对付弓箭的袭击,主动防御手段基本上是不靠谱的,只能靠被动防御手段。在古代,被动防御在古代有两种常见手段,一是铠甲,二是盾牌。

然而,能够防住弓箭的铠甲,也并不多。比如中世纪西方最常见的锁子甲,防箭性能就非常堪忧,即使是简陋的英格兰长弓,都能够轻松将其射穿。

在1346年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国人以数千弓箭手对阵三万多法国军队(大量装备锁子甲)。最终英国人取得全胜,以阵亡一百多人的代价,杀敌近两万人。

直到艺复兴时期,西方出现了板甲。早期板甲以一整块的熟铁锻造而成,并且有类似“倾斜装甲”的设计,其防御力比锁子甲先进了许多。到了十五世纪,钢制的板甲也开始普及,其防御效果更佳,基本上能够免疫英格兰长弓的射击了。

(英格兰长弓杀伤力测试,射中板甲的箭基本上都被弹开,但是可以轻松射穿锁子甲)

英格兰长弓毕竟只是单体木弓,其威力要逊色于东方的角弓,而且东方的箭也更加注重穿甲性能。韩国曾经复原过一批出土的钢制穿甲头,配上韩国传统的竹箭杆筋角弓,可以轻松射穿五层1mm厚的铁板。

日本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用和弓配穿甲箭射击士兵的板甲和头盔,除了射击到板甲边缘的箭因为倾斜角度被弹开之外,其他的箭都成功穿透。

但是,韩国考古团队还做过一个试验,用同样的弓和箭去射东方传统的扎甲。扎甲是一片片小铁片编缀而成的铠甲,具有较好的活动性。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扎甲对箭则有较高的防御概率,因为很多箭打在扎甲上后,扎甲受到冲击,往后收缩,对箭起到了缓冲减速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概率能够将箭弹开。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看具体的弓的拉力,箭的质量,射的距离、角度,以及甲胄的厚度等等因素。但是总的来说,用一些制作精良的铠甲,是可以对弓箭进行有效的防御的。

至于盾牌,那基本上就是弓箭克星。古代盾牌多由厚实的硬木制成,有的还带有倾斜角度,并且有蒙皮和金属加固。弓箭即使能够击穿厚木,也很难伤害到躲在盾牌后面的士兵。所以古代弓箭手军队遇见装备盾牌的部队,要么将他们围起来从多面同时射击,要么将弓对着天射,让箭从天而降,让盾手防不胜防。

除了铠甲和盾牌之外,日本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防箭武器,叫母衣。这种武器将“以柔克刚”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母衣的构造非常更简单,就是个竹制的框架,蒙上一块精致的丝绸。多装备给精锐的骑兵,这些骑兵被称之为母衣众,他们将母衣背在背上。

母衣只有在骑兵躲避追兵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母衣众们策马奔跑的时候,迎面呼呼地吹来风,将母衣吹得像个气球。这时候,如果有箭射在母衣上,蓬松的丝绸和空气会消耗掉箭的动能,让箭变得没有杀伤力。

不过,铠甲也好,盾牌也罢,包括日本的母衣,其本质都是防御性的武器。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古代真要对付一群优质的弓箭手,最好的法子还是自己在准备好防御性武器的同时,自己也组建一支弓弩手的部队,才能保证自己不至于陷入被动。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宋朝富得冒油 皇帝陵墓却相当寒碜 盗墓贼都不屑光顾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如果问: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裕?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总是宋朝。 ——宋朝国家很富裕。宋朝GDP占到全球总量的60%至80%。 ——宋朝政府很有钱。北宋宋神宗期间,税收最高达1.6亿贯。南宋偏安江南,税收竟也高达1亿贯。 ——宋朝民众很富有。在宋朝之前,大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民众有钱

  • 太平天国灭亡后,因他太有钱,曾国藩不敢对他用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太平天国灭亡后,那些核心领导人物下场都是很惨很惨的,比如洪秀全被剁成肉酱塞在大炮里轰上天,石达开被凌迟三千多刀而亡,因为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好几次他险些被石达开灭掉,但有个人曾国藩是不敢对他用刑的,这人就是忠王李秀成。 为什么李秀成被抓后清兵不敢动他呢?说来你或许不会信

  • 满清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男女俘虏的?男的残忍凌迟女的骑木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伏,全歼穷追不舍的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杀僧格林沁,清军主力沦丧。华北震动,燕京戒严。京师令曾国藩剿捻

  • 后宫的妃嫔为什么要靠药物维系生命?揭秘后宫妃嫔的真实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皇帝的妃子们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女性群体,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宫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但是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也掩盖不了妃嫔群体的悲惨命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这么一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妃嫔们虽然都是皇帝独占的性对象,但其群体规模浩大,少则数千,多则逾万。

  • 古代乱世最关键的省份: 拥有它, 就能一争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每当乱世来临,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群雄割据。乱世出枭雄,纷飞之时,便是群雄角逐之日。但是无论是哪位枭雄,只要想 一争天下,必定会一直惦记着一个地方,而且一旦下手晚了便很难再占据先机。这个地方就是四川。 四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蜀,自古以来,众人皆知,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在这个看似很封闭

  • 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时她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的势

  • 二战日本发明的这种奇葩战术 不知道坑死多少自己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客观地讲,二战前的日本虽算得上强国,但不是大国。因为国土面积和资源的限制,日本一直没有能力像德国、英国和法国那样发动长达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战争。即便是日本勉强获胜的日俄战争,也是日本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打的。俄国人即使是战败了也拒绝赔款,日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总而言之,日本是因为什么都缺才发动战争,而

  • 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后 经一人提醒 直奔明孝陵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6天后,按照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元璋之孙、21岁的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作为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大的不同。朱元璋性格严厉,晚年偏好诛杀,特别是诛杀功臣一节,备受非议。而朱允炆性格慈和,温文尔雅。他继位后

  •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是容貌极美遭人嫉妒说成丑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黄月英是美女,还是丑女呢﹖ 说法不一,有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据当地人说:“黄月英小名阿娇,长得花容月貌。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很倾慕他,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

  • 魏晋时期,“军师”到底是一个职位还是谋士的代名词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要说这段时间里最火的电视剧,就要数《军师联盟》了,就连作者这个对三国并不感冒的人,也是追着看了好几集。讲真,从整部剧作的着力点来看,是非常大胆的,选择从司马懿的角度入手讲三国,并且将主线都放在了曹魏这边,而三国里的其他两位反倒成了背景。从历史大格局上看,这部片子算是一部久违的好剧,当然因为我们今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