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为什么变成了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

中国为什么变成了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1/24 14:06:39

中国为什么变成了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这也记忆有关。中国人饥饿太久了,对于大饥荒年代的记忆仍然保留着,在大脑里,在胃里,在见到食物之后分泌的唾液里。经听过一个70年代生人形容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吃饭还是买东西,她永远都在抢,永远怕轮不到自己,晚了就没有了,她的人生就是处于一种惊弓之鸟的状态。”

中国的胖,吹气球一样,胖得大旗鼓。2016年4月2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份科研报告,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用了40年时间对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920万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进行了趋势调研后发现,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其中,中国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了全世界胖子最多的国家,全国有8960万个胖子(男4320万,女4640万);美国以8780万个胖子屈居第二(男4170万,女4610万)。

四十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没有胖子的国家。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于1972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里,人人都是瘦子,男人女人裹在黑蓝制服里,仍可以看出形销骨立,腰肢细得没有什么肉。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部分记忆都与饥饿有关。莫言曾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题目叫做《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讲座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饥饿的经历,当时还是孩子的他,每天想的就是如才能搞到食物,孩子们像一群饥饿的小狗,在村子中嗅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吃树上的叶子,叶子吃完了,就吃树的皮,树皮吃光后,就啃树干。

那时候,莫言的邻居是一个被打成右派的大学生,两人经在劳动的间隙分享对食物的记忆和欲望。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白白胖胖的,写了一本书,得了成千上万元的稿费,每天吃三顿饺子,肥肉馅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为了每天能吃三顿饺子,莫言决定当一个作家。

那个时代的记忆,是生存的艰难与饥饿考验、土地的贫瘠与现实的困窘。

如今的莫言也变得白白胖胖,饥饿只不过是一段记忆,一个谈资,一段令外国人啧啧称奇的故事。人为什么会肥胖?这和记忆有关。在石器时代,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是活下来的条件,人们靠此储存能量。现代社会的人,已经没有了远古时期人类的巨大劳动量和体能消耗。可是记忆里却仍然保持着对高热量食物的欲望。

中国人为什么会肥胖?这也和记忆有关。中国人饥饿太久了,对于大饥荒年代的记忆仍然保留着,在大脑里,在胃里,在见到食物之后分泌的唾液里。曾经听过一个70年代生人形容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吃饭还是买东西,她永远都在抢,永远怕轮不到自己,晚了就没有了,她的人生就是处于一种惊弓之鸟的状态。”

后来,她母亲的“饥饿症”在香港待了三个月就痊愈了,因为发现那里的人都是有序的,并不会因为排队或者等待,而没有了自己那份,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学会了从容地,像个正常社会的人一样活着。

中国的肥胖症,一部分是因为食物的富足,一部分是因为纵欲对食物有种穷凶极恶的热情,这种热情,像是对饥饿记忆的一种报复。

欲望的解放在中国近十年来是全方位的。观察当今中国的狂欢与元气,在历朝历代恐怕只有唐朝能够齐肩。奢侈的欲望、暴露的欲望,爱欲、情欲与食欲之间都有联系,解放一个,便是全盘放纵。所以唐代以胖为美,所有塑像的美女乳房都大得惊人,是生殖能力、性欲和食欲赤裸裸的展示。

中国人因为富裕起来,而变得肥胖。可肥胖却恰恰说明中国还不够富裕。“肥胖病”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2014年全球最“胖”的十个国家,前六名为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只有美国是发达国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节奏加快、竞争剧烈、人们压力变大,对食物的要求变得很低,便宜快捷的快餐成了第一选择。

一个韩国教授来到中国对我说:“我发现你们中国人都喜欢边走边吃。”他所在的地方是北京的五道口,这里有搜狐、新浪、网易等等网站,周围来来往往的都是在城市奋斗的年轻白领。他又说:“韩国也一样,午餐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每个人都狼吞虎咽快快吃完。”

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勤劳,中国人也变得越来越“短”。对于与生存没有那么多关系的事情,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时间成本。“送货上门”穿着中国整个服务行业,“让您足不出户,就可以……”的标语显得越来越吸引人。人们变得连寻找自己爱情的体力和时间都没有,“摇一摇手机”就可以选择方圆三米内的可恋爱对象,如果没有合适的,那么就“再摇一摇”,换一批选择的对象,所有消耗的体力不过是摇晃一下手臂,这大概消耗不到1个焦耳吧。所有的勤劳,都是为了变得再懒一点。

丹麦已经开始征收脂肪税,征税对象不是胖子,而是所有含饱和脂肪的产品,包括黄油、牛奶、比萨饼、油类和肉类。不免阴谋论地猜想,这是不是只是地球剿灭胖子的第一步,今年之后,胖子会像烟民一样,被隔离起来,不受公共场合的欢迎而惶惶如丧家之犬。

对于中国肥胖问题唯一保持乐观的人,是中国问题专家查尔斯·钱斯,他说,老年退休金制度带来的压力会因为肥胖人口的增加,而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因为肥胖的人较健康的人寿命短,所以,可以少领取若干年的退休金。

以上这个原因给了减肥充足的理由:减肥吧胖子,哪怕只是为了不给政府省钱。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为何选莲花当做圣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佛教当中的每一个物品都有其特有的含义。在这些物品当中,要属莲花的出镜率最高,几乎每个佛祖都有一个莲花宝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佛教对莲花如此喜爱,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

  • 美国为啥没有剩男剩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美国,各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多未婚的,甚至好些人60、70岁还从来没有结过婚,我想其中的有些人可能也想把自己嫁出去,但是大龄未嫁的女性并没有带来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少有人在她们背后说闲言碎语,更没有“剩女”的提法和集体的焦虑。小编想这并非是美国人高尚,其深刻缘由是

  • 住多大的房子最旺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个地产圈的师兄,今年做出了一件令周围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他竟然把自己185平米精装修的房子出租了。全家搬入一个不足90平米的小房子,朋友为什么这样做?是他家的风水不好吗?这话说也对也不对。说对,是他自从住进大房子以后,事业节节攀升,财源滚滚而来;说不对,是他家人在身体方面出现问题,妻子睡眠质量变

  • 中国篮球历史上那些震惊世界的天才球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排名不分先后,旨在让大家也认识到篮球无分国界,不只有NBA的技术才叫好技术。只要基本功打的牢,打出自己的特点,你就是经典,你就是历史!1、钱澄海 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男篮的核心后卫兼队长,小快灵的鼻祖,招牌技术是运球突破中的减速跑投,他所开创的“追着屁股打”的战术

  • 为什么中国僵尸都穿着满清的朝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外鬼的吸血鬼,中国的僵尸,这差不多也算是中国的一个典型标签。每每看到那些香港的僵尸电影,都会不禁感叹道家的神奇。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僵尸都是穿着满清朝服,难道清代之前没有僵尸吗?清朝的官服从拍摄效果上比较符合僵尸的形象,因为清朝官服比较直统统的,颜色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个

  • 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六个神秘俱乐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俱乐部很多人都去过,里面有各种娱乐设施。那么这个小小的俱乐部可能影响历史吗?我猜你的回答一定是“不是”。历史上偏偏就有七个神秘的俱乐部。他们的寻在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1、波西米亚俱乐部位于旧金山的波希米亚俱乐部成立于1872年,对外保密,只收男性。最初的会员只是一些放荡

  • 中国人须重塑尚武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的武学,不包含穷兵黩武的成分,中国式的“尚武”是以战止战,并特别警戒:国虽大,好战必亡。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这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程。经济建设靠房地产拉动,文化建设靠什么拉动?笔者认为,在当前内忧外患的时世下,中国应从重塑国民尚武精

  • 为什么欧洲今天依然有那么多贵族,而中国却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其实从古至今,“贵族”都是平民们仰望的对象,是许多家族世代追求的目标,但不得不提的是它也是个参杂着鄙视、艳羡、嫉妒等许多情绪化的词语。一部分人称赞着贵族的风范与成就,与之对立的是另一部分人说他们虚伪、腐朽、尸位素餐。其实都有理,但都不能全面地理解贵族。韩熙载夜宴图《说文解字》

  • 盘点中国古代民间十大豪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民间故宫”王家大院恐怕中国没有哪一家有王家那么大了。院子总面积在25万平方米以上,对游人开放的仅是建于乾隆、嘉庆年间的红门堡、高家崖两组建筑群,虽只占整个王家大院约五分之一,竟已容纳了百余座院落、千余间房屋,真不愧“民间故宫”的雅号&hellip

  • “相公”历史上最早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相公”这一称谓,早期特指宰相,乃统领国家政事的最高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宰相的叫法,在古代千变万化,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有时称丞相,有时称仆射、中书令、尚书令、内阁大臣、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明清之前,宰相的地位相当高,可以开府建牙,独立性较强,拥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但到了明清两代,宰相的权